《王府小吏》
第52节

作者: 路途无尽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改he为ha,又在阴性nu与阳性ha之间加了过度音r,这样就不至于绕口了,最后加后缀ci,就成了努尔哈赤。
  野猪和野牛在很多鞑靼民族中与驯化后的家猪,是完全区分的两种动物,野猪被视为勇猛的象征,是永不退缩的战士,用野猪给男孩子起名,和用虎,豹起名一样,是希望孩子强壮勇敢。
  从后金初期的王族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东西的正确性!
  舒尔哈齐的意思,直译汉语就为小野猪,雅尔哈齐的意思为豹子皮,穆尔哈齐,意为“老羊皮”。
  多尔衮的意思就是獾,黄台吉的意思就是黄色的宝贝疙瘩,多铎的意思为胎儿,固尔玛浑,意为兔子,杜度,意为斑雀。库尔缠,意为灰鹤……
  “末将惭愧!”曾阿牛道:“末将也想讯问出来,但是一旦涉及到这个问题,他们却是宁死不说,甚至,末将逼问的紧了,那三人竟然嚼烂了舌头。”
  这时,侍卫们抬着三具死尸出来了,张书堂上前掰开刺客的嘴一看,果然,他们的舌头都已经被咬的稀碎,因为血沫堵住了气管,窒息而死了!
  陈奇瑜看了张书堂一眼,张书堂微微点头,示意死因果然如曾阿牛说的那般。

  “抬出去埋了吧!”陈奇瑜摆摆手。
  他敲敲桌子,道:“都合计一下,说说看这群人来我大明腹心,是要做什么来的!”
  徐锦已经包扎好了伤口,他手上的胳膊吊在脖子里,试探道:“大人,会不会是唐王府早已与北边勾结了呢?”
  陈奇瑜皱眉询问张书堂道:“书堂,有没有这个可能?”
  “大人,末将世代都是唐王府卫所官吏,末将不敢说此事就一定不会如徐大人猜测的这样了,但是,末将敢打赌,唐王府必然是不知道他们的身份的。”
  “这可说不准!”徐锦隐晦的看了曾阿牛一眼,似乎意有所指。
  是啊!
  若是唐王府没有勾结关外,锦衣卫指挥使又何必忽然派遣锦衣卫百户驻扎南阳呢?

  曾阿牛苦笑道:“大人,我等进驻南阳,并非是为了唐王府而来的,此事,末将可以以性命担保!”
  曾阿牛的父亲,乃是南阳锦衣卫的头脑,想来曾阿牛的话,应当是真的。
  陈奇瑜修长的手指,不停地敲击着矮几,锦衣卫既然不是为了唐王府而来的,想来唐王府与后金勾结之事,断无存在的可能!
  也就是说曾阿牛审讯出来的——两方勾结在一起刺杀陈奇瑜是巧合之事,可以下定论了。
  既然后金刺客的交代是真的,那么他们来到中原,究竟是为什么呢?

  张书堂却是觉得头大,他发现自从自己牵扯进了王嫡之案之后,所遇到的事情,越来越诡异。
  似乎有一个无穷的漩涡,正在将他拽入深渊!
  “茶好了!”
  陈芙蓉端着茶壶过来,给众人泡了热茶,她忽然插嘴道:“许是人家根本就没有牵扯,也许那王府众人根本就不知道刺客的身份,也许这些野猪皮们只是来办事的呢!”
  “办事?办什么事?”徐锦差异的问道。
  “我哪里知道啊!我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陈芙蓉许是被吓得狠了,她坐在一边打着哈欠,也不愿意上楼休息。
  看着频频打盹的陈芙蓉,陈奇瑜灵感一闪,忽然开口道:“这些人会不会是来打探消息的!”
  “对啊!”曾阿牛一拍大腿,道:“我祖父曾经说过,万历年间,援朝战役的时候,我们锦衣卫里有超过数千人,在朝鲜活动,当时的很多倭寇情报,都是由我们锦衣卫提供的……”
  “唉!”张书堂的脑海里响起了一阵叹息,张书堂再次询问,那些人却是不说话了。
  “情报!”
  陈奇瑜终究是明末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曾阿牛一提醒,他就幡然醒悟,这些人必然就是后金派来打探大明内部情况的探子了!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后金自从反叛以来,却是无往不胜,那么黄太吉此人必然极其擅长兵法,因此,派遣探子前来打探明朝的虚实,就不难猜测了。
  众人不知道的是,自从两年前的宁锦大捷之后,后金这种以战养战的掠夺军事团体,已经遭受了重创。
  老奴受了重伤,因此极为痛恨汉人,在后金地盘内大开杀戒,当时后金境内的汉人,已经十不存三!
  因为没有了人耕种,有正值旱灾,此时的后金部落,按照《清实录》中的记载:“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国中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
  张书堂脑海里的那一声叹息,是要告诉他,就在今岁十月,因为东江总兵毛文龙的被杀,使得后金失去了后顾之忧,从而长入关中,横行掠夺数十万人口,财货、粮食无数……

  可惜的是,因为张书堂人微言轻,这些话若是说了出来,反倒是给他增添祸害!
  第六十二章:抵达京师
  陈奇瑜自以为猜到了后金探子的来意,遂放下了心结,笑道:“这些野猪皮,许是在国内打探消息的时候,正好被朱器塽邀请刺杀本官。
  此等人以为本官乃是分守道,掌握河南道的兵力分部的地图,想要杀了老夫,从老夫处打探虚实呢!”
  众人纷纷点头。
  第二日,船只继续北上,航行了几天之后,在徐州地方交汇到了运河之上。
  船只折道向北,顺着运河直朝京师而去。
  京杭大运河,一直以来都是华夏最为繁忙的河道。
  产于帝国南部的粮食、财货,经过运河的调度,运往了京畿地区的通州,然后又走陆路,分输北方各地。
  青豚坐在船头,静静的看着繁忙的运河。
  一艘艘吃水很深的大船,在船夫的驾驶下,朝着北方而去。
  运河上船只舳舻千里、接踵而来!
  过了东平湖之后,因为河水流量变小,因此,从这里在朝北方的数百里河道,就需要纤夫拖拽才能行驶了。
  好在陈奇瑜是包下了整座船只,又只是带了百十名士卒的船只,船上倒是没有重货,因此倒是可以仅靠船帆的驱动,在加上船夫们的划桨,就能行驶了。
  船只在通州停靠下来,付清了船款,一行人上了战马,朝着京城而去。
  永定门外,青豚看着身着破烂鸳鸯袄的兵卒,难以置信道:“大人,这就是拱卫我大明京师的三大营?”
  张书堂一脸的震惊,值守京城的——不应该是全国最为精锐的士卒吗?
  这些士卒的待遇不应该是最好的吗?
  为何这些人看起来却是宛若乞丐一般呢?
  陈奇瑜长叹一声:此间事却是一言难尽啊!
  自成祖以来,大明官场弊病难除,因为太祖定下了只够百官吃饱的薪酬,是以,当官场的监管稍微松懈之后,各种陋习、火耗不断。
  不仅仅是兵丁的粮饷,就连国家的税收也是折损太多,若是全国百姓交上来一万两,到了国库顶多剩下了三百两——其他的都被照例漂没了!
  张书堂在满脸不敢相信之中,被守城的兵卒验过了腰牌,进入了城内。
  他放目看去,却见百姓们的姿态却是要比兵丁强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