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恩怨两千年》
第10节

作者: 春晓夏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同年八月,在与阿华的叛军和日本军队苦苦斗争了两年后,百济辰斯王最终兵败身死。新一代百济国主阿华企图收复石岘和关弥城,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此后数年,阿华王几次主动出击高句丽,但最后都被打得大败而归,而且阿华王是由日本人扶植上台的,所以他还处处受到日本势力的限制,整个百济呈现衰败之象。
  与此同时中国的东北各割据势力也纷纷拥兵称雄;慕容氏建立的后燕政权也因内讧叠起,失去了与高句丽争雄的资本;北魏政权刚刚建立,其势力还达不到辽东,所以这给高句丽的扩张提供了时机。
  日期:2018-11-12 21:25:52
  高谈德对待后燕表面上那是低眉顺眼,毕恭毕敬,一副俯首称臣的姿态,背地里却在使坏,步步蚕食辽东地区。公元396年,慕容宝登基。成为后燕皇帝之后,他竟然破天荒地封高谈德为辽东王,带方王,这样的封号过去都是赐予慕容家的,从来都轮不到高句丽,这说明一方面,后燕已经衰落,国力大不如前;另一方面,高谈德即位以来采取不过分刺激后燕的策略是成功的。现在广开土王就可以安心放开手脚,发动对百济的战争。

  在他的领导下,高句丽一口气就侵吞了百济58座城池,700多个村庄,甚至直逼百济都城。阿华王终于支撑不住,出城投降,还献上奴隶1000人,细布1000匹,还要跪下,在高谈德的面前发誓永远做广开土王的奴仆,这是多大的耻辱啊。不仅如此,高谈德在接受投降后,还把阿华王的庶弟扶余洪及其大臣10人作为人质带走。这段时间高谈德频频对百济用兵,将高句丽的疆域向南扩展到了汉江北岸。

  在南部,高句丽不断用兵,而对北方的后燕仍旧是讨好卖乖。398年,慕容盛即位,高谈德连续两年向后燕进贡。可是慕容盛就是不领情,认为高句丽没有以往那么恭顺了,于是399年二月,慕容盛突发奇想,竟然去掉皇帝称谓,自称“庶人大王”,以广开土王“事燕礼慢”为借口,发起进攻,慕容盛亲率3万人马前往讨伐,高句丽惨败,连失新城、南苏两邑,仅此一战,慕容氏拓地700余里,将掠得的高句丽5000余户迁往辽西。

  此时高句丽还没有力量挑战强悍的后燕,所以面对慕容盛的凌辱,广开土王高谈德也只得隐忍,正巧此时,新罗奈勿王派人向高句丽求助,状告百济勾结日本侵略势力,在新罗全境为非作歹,四处劫掠。高谈德意识到,必须彻底解决半岛南部的问题,否则高句丽无法强大。
  公元400年, 高谈德率领5万兵马,前往救援新罗,集中攻打日本军队集中的男居城,新罗城等地,日本人看到强悍的高句丽军队,纷纷溃逃,高谈德就一路追赶,把日本人驱赶到了任那地区,在与日本的首次交锋中,高句丽完胜,而日本的惨败,也预示着其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势力日益缩减。
  日期:2018-11-12 21:27:11
  解决了南方的威胁,高谈德又将注意力转向东北的辽东地区,公元400年,后燕再次攻打高句丽。然而此次高谈德迅速做出反击,转守为攻,夺回了后燕占据的大部分土地。402年,高谈德主动出击后燕,给与后燕毁灭性打击。
  后燕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眼看着高句丽坐大坐强。公元405年,后燕皇帝慕容熙渡过辽河攻打高句丽,不料被高句丽击败。次年,后燕再次征讨高句丽,但又败给了高谈德。
  后燕国最终于408年灭亡,汉人将领冯跋、冯弘兄弟取代后燕国建立起北燕。高谈德就在北燕取代后燕的间隙,夺取了辽东、玄菟二郡,如愿以偿地侵吞了整个辽东,至此高谈德实现了自太祖王起300多年来十几代高句丽国王的辽东梦,除此之外,他还用武力迫使东扶余归附,对契丹发动攻势,使其臣服。
  百济的阿华王死后,直支王上台,他仍然奉行与日本联合的外交政策,而新罗的实圣王则偏向高句丽,并极力排挤日本在半岛的势力,使得百济无法与日本勾结,所以百济也不敢单独向高句丽挑衅,展开对抗,由此高谈德赢得的不仅仅是辽东的领土,还有朝鲜半岛的霸权。

  高谈德在位期间,是高句丽发展的黄金时代,高句丽发展成为东北亚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疆域辽阔,北部包括今中国辽河以东的东北部分地区,南部达到半岛面积的3/4。这一时期的高句丽国力臻于鼎盛。公元412年,年仅39岁的高谈德逝世,谥号全称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
  高谈德虽然短命,但他的儿子高巨连活的时间却很长,高巨连继任王位后,活了将近百岁,在位长达79年,所以史称长寿王。
  公元427年,长寿王将都城从丸都迁至平壤,平壤城位于大同江流域,土地肥沃,而且地势险要,有利于据险防守,还有重要的就是平壤在地理上更接近南方的百济、新罗,以此为首都的话,就能很好地实行南侵的战略。
  日期:2018-11-12 21:28:08
  附文: 百济与新罗原先都是落后的部落联盟,由土著马韩、弁韩、辰韩组成的三韩族基础上发展而来,三韩部落是现代韩民族的直系祖先。百济、新罗在语言、种族和习俗上北部高句丽都是不同的,虽然在许多汉文典籍里描述三国在服饰、生活方式上有相通之处,那也是因为不同族系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互相影响所至,但就其族源来说,南北双方有着本质区别,高句丽只是我国东北秽貉族群中扶余人的一个分支延伸到了半岛,而百济、新罗是以三韩民族为主体的古朝鲜居民,这几大拥有不同文化,操着不同语言的族群在狭小局促的半岛中交汇,各自都互不隶属,也无直接血缘和传承关系。所以说现代朝鲜民族严格的说都是新罗人的后代,与高句丽人并无直接的联系,至于现代许多韩国人喜欢谈论高句丽,拍摄了许多高句丽题材的影视剧,甚至不少韩国史学研究者把高句丽定位现代朝鲜人的祖先,提出东北吉林长白山,辽东地区是韩国人的故土,那都是一厢情愿的生拉硬扯,这些观点是经不起历史的推敲的。如果我们把某些狭隘的韩国人的逻辑反过来看,再辅以大量中国史料的记载,那么中国人是韩民族的直系祖先这种说法也毫不夸张,因为在高句丽王国里中原汉人数量非常多,是高句丽民族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句丽国内通行汉语当是不争的事实,在加上半岛百济、新罗也有不少中国移民,而且还由此途径源源不断输入日本,这样说来中原汉民族在朝鲜民族形成中是不可获缺甚至是非常重要的来源之一,不管韩国人是否接受,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日期:2018-11-13 20:34:52
  (十六)新罗的崛起
  新罗位于百济之东,与日本隔海相望,自古就拥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7年,其始祖朴赫居西干成为其部落首领的时候,高句丽和百济尚未立国。高句丽的始祖是来自中国东北的扶余人,百济则是高句丽王朱蒙的儿子建立的,相比之下,新罗人几乎是清一色土生土长的三韩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