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
第49节

作者: 司马寻欢
收藏本书TXT下载
  韩重赟是个非常老实的人。因为他老实,赵匡胤在批量罢免禁军高级将领时,并没有罢去他的职位,而是进一步把它提升到了殿前都指挥史的位置,成为当时高级禁军将领中唯一硕果仅存的老人。而且赵匡胤还特别信任他,筑皇城的任务交给他,修河防的任务也交给他,连皇帝郊祀时的一干礼仪,也交给他负责。
  然而,似乎是因为人红是非多,赵匡胤的信任也差点毁了韩重赟。当时有人诬告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这一着似乎正碰到了赵匡胤的忌讳:对皇权的威胁,史载:
  太祖怒,欲诛之。赵普谏曰:"亲兵,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太祖纳其言,重赟得不诛。后闻普尝救己,即诣普谢,普拒不见。(《宋史·韩重赟传》)
  赵匡胤听说韩重赟私自蓄养亲兵心腹,就恼了,不经调查就想要杀掉他。辛亏赵普的劝谏,韩重赟才幸免一死。
  此事过后不久,韩重赟就被罢去了禁军职位,出为彰德节度使。据说,韩重赟在地方,也信奉佛教,“课氏采木为寺,郡内苦之”,这一点描述跟石守信却有了相似之处,似乎,那时候的政治气氛对这些被罢免的曾经战功赫赫的禁军将领门有些压抑,他们只能谨小慎微的保命过活。
  太祖义社氏兄弟中,还有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刘守忠、杨光义、刘庆义、王政忠等五位,其中后四位史料记载不详,刘廷让则在宋朝两路大军攻打后蜀时曾任归州路副都部署(东路军主帅),而且军纪严明,攻下后蜀江防重镇夔州,击破川东防御体系,后蜀唯一可能与宋朝抗衡的大将高彦俦在白帝城自焚殉节。后来在王全斌(北路军主帅)的纵容逼迫下,后蜀降而又叛,刘廷让率部又击败叛军主力全师雄部,俘万余人,次年,后蜀重被讨平。此后,直到开宝六年(973年),刘廷让才被免去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但在赵匡胤弟弟赵光义登上帝位后,刘廷让被重新起复担任重要军职,在君子馆与辽国大战,结果因援军不继而遭遇大败。

  杯酒释兵权后,义社十兄弟的成员基本都走下了历史舞台。赵匡胤对他们的待遇非常优厚,一部分还成为了皇室姻亲,比如石守信次子石保吉取了赵匡胤第二女延庆公主,王审琦长子王承衍取了赵匡胤长女昭庆公主。

  他们大都得了善终。李继勋在太平兴国初年以太子太师致士,大朝会时被允许站在中书门下班列(宰相之列,荣誉之至了),年六十二岁卒,赠中书令。石守信也是不断被加上一些荣誉虚衔,侍中、兼中书令、检校太师、卫国公等,卒年五十七岁,赠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
  王审琦则是在赵匡胤在位时去世的。开宝六年,他和高怀德一起被加封为同平章事(位同宰相),开宝七年卒,年五十岁。在王审琦病重时,赵匡胤曾亲自去看望他。等到死了的时候,赵匡胤又来看他,哭得很伤心,又赐中书令,又追封他为琅琊郡王,又赙赠加等。等到下葬之日,赵匡胤又为之废朝。也许,当赵匡胤亲眼目睹了信任的老兄弟忘逝,真切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无奈和孤独吧。
  韩重赟被罢为彰德节度使后,赵匡胤也没有忘记他,也许后来也想明白了在那件事情上冤枉了他,在开宝二年,赵匡胤征讨太原后汉时,把韩重赟喊来喝酒,并且任他为北面都部署,委托他去偷袭契丹,韩重赟依照太祖方略,果然不负所望,大胜而归。开宝五年,韩重赟病卒,赠侍中。
  十兄弟中,最让人惋惜的,恐怕就是刘廷让了。自从君子馆败后,刘廷让虽然没有受到朝廷处分,但导致其大败的主因,是因为由李继隆率领的援军非但没有赴援,而且南逃了。事后,李继隆虽被逮赴朝廷审问,但结果还是无罪释放了。刘廷让愤愤不平,病倒在雄州知州和兵马部署的任上,宋太宗赵光义派医前去医治,刘廷让犯浑,要求回京,不等朝廷同意就私自南归,结果被问罪,削夺官爵,发配商州(今属陕西)。刘廷让在途中绝食而死,年五十九岁。

  义社十兄弟,是宋太祖赵匡胤在早期结成的精英社群团体,他们曾经共同驰骋沙场,杀敌赴难,慷慨高歌,建功扬名,他们共同推动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开启了大宋浩浩汤汤的盛世繁荣。

  在赵匡胤登上帝位的初年,也许他们太高兴了,有些得意忘形,难免有时露出些骄横之气。而他们的带头大哥赵匡胤,却也英雄了得,有能力压制和带领诸位兄弟。让我们在一则宋人笔记中结束此篇:
  太祖即位,方镇多偃蹇,所谓十兄弟者是也。上一日召诸方镇,授以弓剑,人驰一骑,与上私出固子门大林中,下马酌酒。上语方镇曰:“此处无人,尔辈要作官家者,可杀我而为之。”方镇伏地战栗。上再三谕之,伏地不敢对。上曰:“尔辈既欲我为天下主,尔辈当尽臣节,今后无复偃蹇。”方镇再拜呼万岁,与饮尽醉而归。([宋]王巩《闻见近录》)
  此事虽颇有逸闻之感,但以赵匡胤的脾性能力,也并非全无可能。从江湖到庙堂,不光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每个人都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需完成君与臣的角色置换。幸亏他们没有拥戴错大哥,这位宽仁大度的带头大哥,没有遵循古代帝王“狡兔死,走狗烹”的老路,而是尽量保全了他们,让他们大都能在有生之年,尽享荣华,富贵终年。
  十兄弟的小故事,咱们概略的说了一下,那他们接下来的一起干过的大事都有哪些呢?
  日期:2019-02-11 09:58:15
  039-一个类似诸葛亮的状元郎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在讲这十兄弟如何风云际会龙虎发威的帮助赵匡胤开国立业之前,我们必须得按奈住内心的激动,没看到坐在旁边的周世宗柴荣满脸的不高兴吗?也是现在人家刚打了一场扬名立威的大胜仗,咱们不但没大夸特夸人家这个当老板的,反而把当跟班的赵匡胤狠夸了一顿。

  当老板的当里能舒服吗?柴荣心里肯定想,我活不了几年就死了,你就先说说我的事,把我的事交待完了,你再夸小赵呗!
  好吧,遂人愿,吃饱饭。那咱们就先按下十兄弟创业开国的故事不表,转个身继续说周世宗柴荣。
  其实,看似是两回事,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当时的义社十兄弟,周世宗柴荣是知道,而且知道的,但没有把它当***组织取缔,就是因为当时他自己是首肯和默许的。
  当然,除了义社十兄弟,还有什么京城十三太保,杀猪七怪,卖席小五义等拜把子兄弟组织,柴荣都是默许的,因为这些人的结义是为了更好的为国家服务,他们认的老大,都是周世宗柴荣的小弟,天下一家,都是自己人啊,所以,当时结拜之风盛行,是社会的风气所至,也是周世宗允许和倡导的。
  柴荣自己弃商从军后,他当然知道武将的重要性,所以当兵的跟着周世宗柴荣打天下,机会和待遇都是比较好的。武将的地位普遍都是比较高的,但周世宗柴荣之所以能被后人称为五代十国第一明君,声名威望甚至都超过了他的姑父,就是因为他不但重视武将,更重视文臣。而且他们这一优良的作风,遗传给了赵匡胤。才有了大宋文人幸福的基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