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
第44节

作者: 司马寻欢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一回咱们提到,张怀德建议柴荣杀掉樊爱能何徽及部下诸将70余人时,柴荣点了点头说,我懂了。这次柴荣不像以前有时虽然没听懂,但也装着听懂了而点头一样。
  这一次,他是真的听懂了。
  如果不杀他们,就是纵容姑息,看似多留了几个以后可以打仗的人,但是后周就依然会像五代十国别的王朝一样,不得民心,养虎为患,永远逃不出以枪杆子建国,很快又被别的枪杆子所灭的命运。

  周世宗柴荣心里无比清楚高平之战暴露出最大的问题是:骄兵悍将难以驾御的问题。
  这可不是开开会洗洗脑,或打打柏子唱唱高调就能解决的。冯道这个72岁阅皇帝无数的老宰相为什么会不惜一世英名以死为谏?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在经历了生死这战后,看清这个挡在国家面前最大的拦路虎,军队是不是有战斗力,军队是不是真的能听自己指挥的问题。
  是的,必须改变五代诸朝对骄兵悍将纵容姑息的政策,70多人的人头砍了,就是告诉后周的所有官兵,风向变了,你再吊儿郎当,你再敢临战叛变,不但会人头落地,还会诛连全家。
  当然,杀人是可以解决眼前军纪败坏的问题,但周世宗深知仅靠杀若干个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要想改变五代军队长期遗留下来的积习,提高战斗力,必须从整顿禁军入手。带兵返回汴梁后,周世宗这个被姑姑姑父从小扔在藏书楼长大皇帝,思考再三后,他决定在后周成立一个军校!任命自己是军校的名誉校长,执行校长就是他从此以后决定信任他重用他的后起之秀赵匡胤。
  军校只干一件事:打造一支可以让后周一统天下的军队。

  以前别的国家和王朝谁也搞过军校啊,那这个军校具体该怎么搞呢?柴荣这个名誉校长,对实际执行的校长赵匡胤只交待了三句话,六个字:裁员、换血、重生
  其实整顿军队是冯道初任宰相就跟郭威提的三条重要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
  可惜咱们的郭皇帝岁数大了之后就变得宅心仁厚,特别是当了皇帝后,他觉得应该分天下分荣华富贵,而不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杀功臣,所以以前跟着郭威打天下的这帮兄弟们中,靠谱的得到了重用,不靠谱的也没受到什么惩罚。
  日期:2019-02-07 08:31:52

  隐患就此埋下,郭威和冯道心理都清楚,但他们都没找到根除毒瘤或抑止毒瘤长大的方法。
  在此,请允许我插播一段题外话,从军队这个角度来试着解读一下五代十国为什么为如此混乱,军人当政的时代为什么国家这么容易被政变而改朝换代?
  其实,自从唐朝后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以来,地方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唐王朝之后全国出现了两类武装力量。
  一种类就是各地节度使直接指挥的藩镇大军,我们可以简称为地方军或牙军,地方军就是地方军,跟你中央军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他们只听节度使的,说白了就是节度使的私人武装,中央政府是无法调动和支配的,名义是国家的军队,只是名义上而已。
  第二数就是隶属中央政府的禁军,我们可以简称为中央军,这中央军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卫京城,负责皇帝的安全,这支部队才是皇帝可以说了算的部队。
  如果把这两支部队对比来看的话,我们马上就能发现,地方军的战斗力远胜于中央军。
  为什么呢?
  原因有二:
  第一:募兵的兵源优劣不同。
  地方兵主要来自当地的农民牧民和边民,这些边民年轻气盛,生性彪悍,体格健壮。而中央兵多是京城附近王公贵族的子弟,这些人里不是喜欢遛鸟就是喜欢泡妞,他们来当兵,并不是真来尽义务领工资的,他们是来顶兵爷的帽子以便于欺负老百姓的,这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自然没法和体壮如牛的地方兵相比。
  第二:部队成长的环境不同。
  地方兵的的首要任务是帮皇帝守帝国的边关,经常需要实打实硬碰硬的和周边邻国战场相见的,特别是契丹人、党项人等,跟这些少数民族的人老干仗,使得地方兵的战斗力在不断的实战中得到逐步的提升。
  而中央军很少有真刀实枪打仗的机会,一年到头弄来弄去就是那几招花拳绣腿,维护下京城的治安,抓抓小毛贼傻刺客还勉强凑活,真要打仗,肯定不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唐朝后期,苦命的小皇帝动不动就被地方部队逼得到处乱跑的根本原因。
  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今天提和谐社会美丽乡村那样,在当时社会最流行的话:“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乎?!”
  谁兵多马壮谁当皇帝,谁敢军事政变谁当皇帝!
  所以五代十国时期当皇帝是相当危险的职业,因为这个位子是自己抢来的,别人壮大了非要来跟你抢这个位子,你拦是拦不住的,只能打,谁打赢了谁当。
  所以,枪杆子才是硬道理!必须拥有一支强有力的中央军,一支能牢牢控制并掌握地方兵的中央军,就成了五代十国时期能不能把皇帝当下去的重要前提。
  当然,之前的十几个皇帝,做的都不好,不是不好,是相当相当的差劲,
  他们都犯了一个致命的生死结,就是地方兵无论从人数的战斗力上,都远远超过中央军。

  引发叛变几乎是决定的,特别是当了皇帝后不思进取,把精力放在宠幸后宫几百名美女的皇帝,可以睡着睡着就被一路大军冲进来砍掉了JJ,也砍掉了脑袋。
  要想,要想结束这种混乱的割据局面,只有一个办法—以战止战。
  日期:2019-02-07 08:31:53
  整军的巨大收获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在中央禁军中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匡胤在中央禁军中任命了一大批中下级军官,以前,赵匡胤是皇帝身边的小跟班,京城部队里的这些中下级军官谁认识你赵匡胤是个什么鸟人啊,现在不一样了,中下级军官都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自己是他们的校长啊,你看看哪个学生不听校长听居委会大妈的?
  这些全部都是他的人,以后要干点什么事,那还不容易吗?

  第二,大大的削弱了侍卫司提升了殿前司的地位
  这个特别特别的重要,不是因为别的 ,而是因为兵的人数不同。你再牛,你就管10个人,别人不牛,别人管10万。如果以后你俩要打仗,这仗可怎么打?现在不一样了,我牛,我管6万人,你牛,你管4万。你这4万里,有一多半还是我提拔的话,听我的话,是我的人。那以后你怎么跟我打?肯定我赢啊。
  第三,建立了自己的派系
  赵匡胤建立的自己的派系,跟一般的拉邦结派完不同,赵匡胤是奉诏整军,他是以国家的名义整军,以国家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一班人马,一个班底,一个团队。这就是赵匡胤的无比高明之处,这是私欲和国家利益的不多见的统一和融合,真是妙到了极处。
  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赵匡胤拉帮结派的功力是我们普通人不具备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