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
第43节

作者: 司马寻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在众将士欢庆高平之战胜利的时候,之前逃跑和投降的两个将领回来了,一个樊爱能,一个何徽。这对于刚刚登上皇位的柴荣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题,该怎么办呢?是杀?是留?,柴荣内心还是有些徘徊和犹豫的。
  日期:2019-02-06 04:07:08
  柴荣想起了临终前姑父交待的话,但凡大事,自己先不要直接做出决定,而要先问一问大臣们的意见,自己权衡之后做选择题,当皇帝的,最忌讳自己直接把填写题做了,那对与错的风险至少是一半一半的。
  所以不做填空题,只做选择题,就成了柴荣坚守的当皇帝的第一个准则。
  柴荣首先问的是大将张永德的意见,大家可不要忘了,柴荣和郭威的义子,人家张永德可是郭威的女婿,虽是外戚,那跟郭威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的。
  张永德回答的也很巧妙,他没有直接说杀或者留,而是把皮球在脚下盘一下,又踢回给了柴荣,他说,皇帝您如果你想的是保持现状,维持咱们大周现在这个局面的话,那就算了,反正他们也回来了,象征性的处罚一下,做做样子就行。但是,如果您有更大的志向,或者您想的是统一全国,要结束这个混乱的时代,哪怕您手里有百万的虎狼之师,但这些人都不怕你的话,一上战场,还没打呢,就直接跑了降了的话,那有个什么鸟用呢?不杀不足以立军威,不杀不足以肃军纪啊!就看皇帝您心里是怎么样的了?“

  问的很有必要,答得很是巧妙。这就是两个高手之间的对话。
  柴荣说:阿德,你说的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周世宗柴荣决定从此刻开始践行他姑父郭威曾教导他的““帅兵同心,兵帅同欲,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十六字治军方外针的后半句: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柴荣下令将相当于军区司令级别的高级将领樊爱能、何徽,和他带领这个部队的中高级将领七十余名全部斩首示众,史书记载,从此以后后周的军队在老皇帝死了之后,再次知道了后周除了有一个打仗不要命的皇帝,还有临阵脱逃就要掉脑袋这样严厉的军纪。
  当然高平之战的胜利让两个人脱颖而出,当然,最闪亮的那颗星当属周世宗柴荣莫属。次闪亮那颗星是咱们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
  柴荣自不用说,跟着冲上去的那50个亲兵已经把皇帝勇武的故事,讲的神乎其神了,所以周世宗的收获不仅是当皇帝的尊严和威信,还有全体将士的人心。这个对于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是非常难得的,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也是非常难得的。
  周世宗此举,胆识勇猛不亚于唐太宗。假若他不能果断的亲征, 或者在危急时刻先行逃跑,历史都将改写。
  日期:2019-02-06 04:07:29
  还有一个人收获也非常巨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都超过了柴荣。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赵匡胤。
  当然点亮赵匡胤这颗星的高人也不是一般的人,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后面还会无数次提到的人张永德。张永德做为郭威的女婿,统掌中央禁军,可见郭威对他是有多么的信任,而柴荣此刻也让他继续当下去,可见也是非常信任和依赖的。
  张永德就和郭威在讨论高平之战后将领的赏罚方案时,说了几句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话。他说:皇帝您可知道,当时当你带着50个骑兵冲上去的时候,后面的人其实全部蒙圈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一个人您今后一定要重用,哪怕你不用我,都要把这个人用好。
  他就是你的手下赵匡胤,他过去在你的手下曾那么默默无闻,毫不起眼,我过去从来没想到赵匡胤这个人是这么有眼光,这么冷静,这么有谋略。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战场,他没有慌,也没有乱,赵匡胤能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能够帮忙咱们在那么关键时刻扭转战局。如果没有赵匡胤,高平之战很可能会让我们兵败国灭。

  要重用赵匡胤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这个人跟您一样,打起仗了,是不要命的拼命三郎。我是一介武夫,所以骨子里是佩服这样的人的,因为我知道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了你不要命,他对你的心一定是真心的。如果连这样的人都不被重用的话,一定会寒了那些有胆有识有才的人的心。
  这番话,柴荣是真真的听到了心里去了。
  就算张永德不说这番话,他也准备大大的重赏并重用赵匡胤的。
  张永德这么一大段话,更加坚定了柴荣的重用赵匡胤的决心。
  顺坡下驴,做个顺水人情有什么不好的呢?
  所以,周世宗将赵匡胤被擢升为中央殿前禁军总参谋长(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一跃而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张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挥使。
  日期:2019-02-06 04:08:14
  从此张永德成了赵匡胤的直接领导,而赵匡胤除了获得郭威义子柴荣的信任外,还赢得了郭威女婿张永德的倚重。这对他日后的个人发展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同时,柴荣重赏有功将士:阵斩北汉第一猛将张元徽的马全义升为中央警卫团团长(散员指挥使),神箭手马仁瑀升为中央禁军机枪连连长(弓箭控鹤直指挥使),还有在本次战役中有军功的诸将,一一封赏,量才重用。
  高平会战结束了,可以说,战胜对于后周来说,是保住了家国性命,但更深一层,高平之战是“治乱之枢机”,这是大宋王朝的统一之基,实则发轫于此。

  可是胜是胜了,但对于皇帝柴荣来说,留给他更多的却是思考和疑虑。
  樊爱能、何徽的临阵叛变,张永德、赵匡胤的生死不惧,这两类人巨大的反差和残酷严峻的现实让柴荣意识到,后周的军队看似管理有纪,实则问题重重,种种的弊端,骨子里虚弱,有兵无将的尴尬,都会让后周陷入真实的困境
  怎么才能让后周拥有一支忠贞不二、纪律严明、冲锋陷阵、敢打敢拼的军队呢?!
  紧接着,柴荣又宣布了一个更重要的决定:在后周军队中进行全面的军事改革,从军事编制到人员选拔,事无巨细,统归新任殿前都虞侯赵匡胤同志全权负责!

  高平之战中的完美表现,让赵匡胤成为了柴荣心目中实施强力改革的不二人选。
  从此,赵匡胤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军校校长!
  当然,你可以和我们熟悉蒋介石校长做个类比。
  他这个军校校长是怎么当的呢?

  他都招收了哪些学员,日后哪些人能为他所用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日期:2019-02-07 08:30:48
  035-军校校长赵匡胤!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如果说高平之战让赵匡胤一战成名的话,那这个虚名背的机会,才是更为实质的收获。
  这个虚名就是赵匡胤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小头目,升为了中央禁卫军的首领,殿前都虞候。
  这个机会就是周世宗柴荣任命赵匡胤代表皇帝整顿军政。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次看似不起眼,谁干都一样的普通机会。这可不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