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无名——讲述封神背后的故事》
第45节

作者: _六铃使者_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16 09:35:16
  正饮之间,妲己奏曰:“乐声烦厌,歌唱寻常,陛下传旨,命宫人与宦官扑跌,得胜者池中赏酒;不胜者乃无用之婢,侍于御前,有辱天子,可用金瓜击顶,放于糟内。”
  如此看来,这肉林的肉,这酒海的酒,好像并不是用来供纣王与妲己宴饮的啊!这可真是骇人听闻了。
  第30回《周纪激反武成王》中,妲己携贾氏上得楼来,行至九曲栏杆,望下一看;只见虿盆内蛇蝎狰狞,骷髅白骨,堆堆垛垛,着实难看;酒池中悲风凛凛,肉林下寒气侵侵。
  撇开宴饮不谈,就这么个鬼地方,又有什么值得赏玩之处?可话又说回来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许,人家纣王与妲己就好这一口哩。
  如果说虿盆是用来震慑后宫的,那么肉林酒海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难道真的就只是纣王与妲己用来放飞自我的地方?事实绝非如此。
  实际上,妲己不会无缘无故地就枉费那么多条人命,这摘星楼下的肉林酒海与虿盆,定然是暗藏玄机的。
  第23回《文王夜梦飞熊兆》中,时有上大夫散宜生出班奏曰:“今日灵台工完,大王为何不悦?”文王曰:“非是不悦。此台虽好,台下欠少一池沼以应‘水火既济、合配阴阳’之意。孤欲再开沼池,又恐劳伤民力,故此郁郁耳。”
  古人在建筑问题上是非常讲究风水的!假山池沼,绝不是随意可建的!所以,千万不要再无知地以为,妲己的池沼奏请是耽于享乐的荒唐之言!
  其实,肉林酒海配建在虿盆左右,除了应水火阴阳之外,还别有深意。

  要知道这肉林酒海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假山池沼!它悬肉为林,注酒为池,其量之大,远超享用之极,实有供奉之嫌。
  因此,贫道以为,这肉林酒海并不是什么美味珍馐,而是用来祭祀天地的供品。
  可好端端的,妲己为什么要祭祀天地呢?
  且说妲己把玉石琵琶放于摘星楼上,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已后五年,返本还元,断送成汤天下。
  如果只需将玉石琵琶放于摘星楼上,就能令其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而至返本归元,那摘星楼上的瓦片岂不是早就成精了?
  所以,妲己明面上不遗余力地造虿盆,建肉林,配酒海,看似荒诞不经,但暗下里却是在摆一个祭祀天地的风水大阵。她不惜以千百活人为牺牲,摆下这风水大阵,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复活玉石琵琶精。
  这便是兵法上所谓的“瞒天过海”之计了。
  日期:2018-11-26 09:07:45
  21.离职,离婚,离境
  虿盆、肉林与酒海,这摘星楼的三大异制奇观,方才落成,就震惊了朝野!可时隔不久,妲己竟然就突发奇想,又向纣王进献宝图,欲造鹿台。
  一日,妲己忽然想起玉石琵琶精之恨,设一计要害子牙,作一图画。
  此处可见,妲己献鹿台之设计图的目的,就是要陷害姜子牙,为玉石琵琶精报仇!但贫道曾有明言在先,妲己引姜子牙入朝,一则是为天命解释权,二则是为纣王举贤,怎么好端端的这妲己又害起姜子牙来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女人心海底针么?

  使臣往比干府宣召姜尚,比干慌忙接旨。使臣曰:“旨意乃是宣下大夫姜尚。”子牙即忙接旨,谢恩曰:“天使大人可先到午门,卑职就至。”使臣去了。
  天子宣召姜子牙,而使臣却往亚相比干的府邸去传旨,这个细节恰恰就暴露了,妲己忍辱负重的结果,不过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已!原来,姜子牙入朝后,成日在比干府里厮混,其所掌控的天命解释权,在君权与相权的两相争斗之中,到底还是倒向了后者。因此,妲己偷鸡不成蚀把米,就对姜子牙起了杀心。
  可如果仅仅是为了陷害区区姜子牙,也犯不着要莫名其妙地去献什么鹿台之图啊!献图与陷害,此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这就不得不提及姜子牙的为官之道了。
  姜子牙的为官之道,自然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而妲己献图,却意在举荐他为督造鹿台的负责人,这与姜子牙自我标榜的为官之道,竟有些格格不入了。因为,对于像鹿台这种罔恤民艰的浩大工程,姜子牙身在清流,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更别提尽心督造了,所以妲己此举,分明就有陷害之意。
  子牙曰:“臣启陛下,鹿台之工,劳民伤财,愿陛下且息此念头,切为不可。今四方刀兵乱起,水旱频仍,府库空虚,民生日促,陛下不留心邦本,与百姓养和平之福,日荒淫于酒色,远贤近佞,荒乱国政,杀害忠良,民怨天愁,累世警报,陛下全不修省。今又听狐媚之言,妄兴土木,陷害万民,臣不知陛下之所终矣!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不得不赤胆披肝,冒死上陈。如不听臣言,又见昔日造琼宫之故事耳。可怜社稷生民,不久为他人之所有。臣何忍坐视而不言!”

  姜子牙这番宏论的背后,其实就是一句话:起造鹿台,非不能也,实不愿也!但事情果真如此吗?未必。
  据贫道推断,姜子牙之所以会反对起造鹿台,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直接原因,是姜子牙于建筑工程一窍不通,自知难堪建台大任;
  2.根本原因,是姬昌的七年之殃将尽,姜子牙该离开朝歌去西岐了。
  众官赶子牙过了龙德殿、九间殿,子牙至九龙桥,只见众官赶来甚急,子牙曰:“承奉官不必赶我,莫非一死而已。”按着九龙桥栏杆,望下一撺,把水打了一个窟笼。众官急上桥看,水星儿也不冒一下,不知子牙借水遁去了。
  既然这姜子牙有心寻死,那么他又何必大费周章地逃至九龙桥下才去跳水呢?因为,只有跳水,才能教他既全了死谏的忠名,又得了逃跑的实惠。明明是借水遁逃走了,竟然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莫非一死而已,比起那撞柱的商容、炮烙的梅伯以及跳楼的胶鬲来,这口口声声要做什么忠臣良将的奇葩,真可谓是无耻到家了。
  且说纣王与妲己议鹿台差那一员监造,妲己奏曰:“若造此台,非崇侯虎不能成功。”纣王准行,差承奉宣崇侯虎。

  如果说妲己奏请起造鹿台,就是为了要陷害姜子牙,那么当姜子牙临阵脱逃之后,妲己为什么不就此打住,却又向纣王举荐崇侯虎为督工呢?难道她害完了姜子牙还不够,又要害崇侯虎?可她与崇侯虎素无冤仇,又何必害他?
  当然,这件事情对于素有“殷商第一巧匠”之称的崇侯虎而言,未见得就是坏事。只不过,妲己的鹿台之议,想来并不简单。
  话说妲己欲行陷害,而姜子牙却见七年之期将满,便将计就计,乘机离朝而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