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解点『西游记』!》
第19节

作者: 独孤求败AH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仙家里供养天地,其实是谄佞出来的,天还受得供,地却受不得。他乃是地仙之祖。很可能是开天辟地的元老!(这里的天地是指三界。)
  行者道:“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三藏道:“令师何在?”童子道:“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行者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
  悟空也是太乙玄门,跟镇元大仙正是同门。!嘟,人也不认得!我老子来了,你给我扯空心架子,也不看看我是谁?
  什么意思?,悟空为什么这么横呢?按照常理来说,到人家家人做客,客客气气的,端庄谨慎一点才是呀。不过这个猴子怎么这么蛮横呢?这就是这只野猴子的不对啦!
  不过,奇怪的是,悟空竟然是他一同门,却为何不见镇元大仙说起?也许它不知道。可是猴子在天上很多年了,太白金星都知道他是太乙散仙。书中很多人都说到悟空乃是一个太乙金仙。
  镇元大仙不知道吗?也许不经常上天,所以不知道吧。可是他跟三清四帝都是朋友辈,如果上天走一回,多少也要闲聊起来的,怎么会一点都不知道呢?那是悟空在天上的时间不长,所以镇元大仙没跟他们聊起来了?
  你看,他都认识唐僧,说是五百年前,佛祖的二徒弟,给他奉过茶。!而猴子压在五行山下,不就是五百多年嘛?时间上是差不多的。可是他却不知道孙悟空?!也许他知道,但是看不上猴子。那也又说不通了啦。因为他看不上猴子,后来竟然能跟猴子结拜?!也许是看在观音的面上?可能吗?这种事又没什么利益,完全是两个人觉得互相瞧得起,交个朋友的意思,结拜兄弟,可能比朋友要硬一些。但也仅次而已啦。

  镇元大仙什么时候认识的唐僧?佛祖那时候在哪呢?是在印度,还是尼珀尔?唐僧应该还是目犍连尊者吧?唐朝离佛祖成佛的年代?所以这里面问题很深。
  唐僧至少是500多年前才下界来的。就正好是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那一段时间!到底犯了什么错失,被佛祖贬下界去啦?
  所以,照我看,孙悟空是这个镇元大仙的弟子倒是很有可能的。
  第一:两人都是太乙道法之门!
  第二:徒弟四十八,对修道人这些数字偏执狂来说,不正常。应该是四十九才舒坦啊。!
  第三:悟空的话有古怪:什么叫‘人也不认得!’这两个小童认不得悟空,我大师兄来了,你还不知道呢!

  第四:镇元大仙其实不想找悟空的茬,目标是唐僧~:行李抛在廊下。又道:“徒弟,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不可加铁钺,且与我取出皮鞭来,打他一顿,与我人参果出气!”众仙即忙取出一条鞭,不是什么牛皮、羊皮、麂皮、犊皮的,原来是龙皮做的七星鞭,着水浸在那里。令一个有力量的小仙,把鞭执定道:“师父,先打那个?”大仙道:“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行者闻言,心中暗道:“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顿鞭打坏了啊,却不是我造的业?”他忍不住开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小仙问:“打多少?”大仙道:“照依果数,打三十鞭。”那小仙轮鞭就打。行者恐仙家法大,睁圆眼瞅定,看他打那里。原来打腿,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声“变!”变作两条熟铁腿,看他怎么打。那小仙一下一下的,打了三十,天早向午了。大仙又吩咐道:“还该打三藏训教不严,纵放顽徒撒泼。”那仙又轮鞭来打。行者道:“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时,我师父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纵是有教训不严之罪,我为弟子的,也当替打,再打我罢。”大仙笑道:“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罢。”

  唐僧是凡夫俗子,哪里经得住三十龙鞭呀。可是大仙可不在乎!。
  难道他不在乎佛家的人?!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是做戏!
  做什么戏,你看他笑悟空就知道了。
  :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
  正常发怒时,一定是:我让打谁就打谁,轮得到你说话?!这样才合情理。悟空说打他就打他,大仙还笑道。而且还不是一次,后面好几次都是这样,这大仙也忒好脾气。!
  只不过这大仙的手段却是十分高明的,一招就把唐僧、悟空、八戒、沙僧、连白马行礼都笼在了袖子里,只这一手,悟空便不是对手。可是后来,下油锅的那一段,悟空却屡弄神通。镇元大仙竟然没识破!?
  请看: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大仙低下云头,叫声:“孙行者,往那里走!还我人参树来!”八戒听见道:“罢了!对头又来了!”行者道:“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唐僧闻言,战战兢兢,未曾答应。沙僧掣宝杖,八戒举钉钯,大圣使铁棒,一齐上前,把大仙围住在空中,乱打乱筑。这场恶斗,有诗为证,诗曰:

  悟空不识镇元仙,与世同君妙更玄。三件神兵施猛烈,一根麈尾自飘然。

  左遮右挡随来往,后架前迎任转旋。夜去朝来难脱体,淹留何日到西天!
  他兄弟三众,各举神兵,一齐攻打,那大仙只把蝇帚儿演架。那里有半个时辰,他将袍袖一展,依然将四僧一马并行李,一袖笼去,返云头,又到观里。众仙接着,仙师坐于殿上,却又在袖儿里一个个搬出,将唐僧绑在阶下矮槐树上,八戒、沙僧各绑在两边树上。将行者捆倒,行者道:“想是调问哩。”不一时,捆绑停当,教把长头布取十匹来。行者笑道:“八戒!这先生好意思,拿出布来与我们做中袖哩!减省些儿,做个一口中罢了。”那小仙将家机布搬将出来。大仙道:“把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都使布裹了!”众仙一齐上前裹了。行者笑道:“好,好,好!夹活儿就大殓了!”须臾,缠裹已毕,又教拿出漆来。众仙即忙取了些自收自晒的生熟漆,把他三个布裹的漆了,浑身俱裹漆,上留着头脸在外。八戒道:“先生,上头倒不打紧,只是下面还留孔儿,我们好出恭。”

  那大仙又教把大锅抬出来。行者笑道:“八戒,造化!抬出锅来,想是煮饭我们吃哩。”八戒道:“也罢了,让我们吃些饭儿,做个饱死的鬼也好看。”众仙果抬出一口大锅支在阶下。大仙叫架起干柴,发起烈火,教:“把清油熬上一锅,烧得滚了,将孙行者下油锅扎他一扎,与我人参树报仇!”行者闻言暗喜道:“正可老孙之意。这一向不曾洗澡,有些儿皮肤燥痒,好歹荡荡,足感盛情。”顷刻间,那油锅将滚。大圣却又留心,恐他仙法难参,油锅里难做手脚,急回头四顾,只见那台下东边是一座日规台,西边是一个石狮子。行者将身一纵,滚到西边,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也这般捆作一团。他却出了元神,起在云端里,低头看着道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