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44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04 09:00:09
  镇守洛阳的是隋炀帝的嫡长子杨昭之子,越王杨侗。
  不过,此时的杨侗年仅9岁,还是个不知人事的娃娃,防守洛阳的重任自然落到了户部尚书樊子盖的头上。此人为官一向清廉,对皇帝又极为忠诚,而且担任过许多州的刺史,是朝廷不可多得的实干型人才。
  问题在于,樊子盖长期在外地为官,对洛阳的官员和政务并不是特别熟悉,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啊!没有中央朝廷(担任户部尚书不太久)的为官资历,别人又怎么会服你,当时洛阳的官员对樊子盖的抵触情绪非常浓厚,以至于许多军情都没有及时向他汇报。
  就拿裴弘策来说,奉命前去平叛,啥也没干成,还给杨玄感白送了几千名士兵和辎重武器,都不知道他是朝廷的官员,还是杨玄感的卧底.
  裴弘策孤身逃回洛阳,樊子盖并未对他实施惩罚,反而是命他再次整军出战。
  未曾想,裴弘策竟公然违抗了樊子盖的军令,撂挑子不干了!

  违抗扛把子的意思,性质很严重吧,态度很恶劣吧!
  樊子盖是隋炀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深知洛阳的安危对前线战局的影响有多么重大,如今权威再次被挑战,樊子盖感到事情有些不妙。
  据史料记载,樊子盖当即叫来了执法的卫士,让他们把裴弘策押出去砍了脑袋,这才稍微镇压了洛阳官员的嚣张气焰。
  自古以来,挑战扛把子权威,一个脑袋肯定是不够用的。
  比如国子祭酒杨汪,深刻的表示不服,昂着高傲的头颅,挺胸拔背地站了出来:不服就是不服,你能拿我怎么样,你还敢杀了我不成?
  樊子盖二话不说,当即命卫士将杨汪牵出去砍了脑袋。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手拿皇帝的令箭,杀起人来毫不含糊!
  樊子盖用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告诉东都官员,谁才是这个城池真正的主宰者!
  此时,距离杨玄感攻打东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周边郡县的支援部队也已经在慢慢靠近洛阳,可他们听说樊子盖诛杀了败军之将裴弘策,纷纷吓得不敢入城。
  杨玄感乘此机会派人游说,将四十多个朝廷勋贵后裔网罗到了自己的麾下!
  咱们来看看都是些什么人!
  韩世咢:上柱国大将军、寿光县公(食邑一千户)韩擒虎之子。
  杨恭道:隋朝宗室,观王杨雄之子,身上的尊号太多,写不下…
  虞柔:金紫光禄大夫虞世基之子,亲叔父是大唐的宰相虞世南。
  周仲:义宁郡公、右武侯大将军周罗睺之子。
  来渊: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
  裴爽:户部侍郎裴蕴之子。
  郑俨:大理卿郑善果之子。

  …
  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部出身豪门望族,家族的长者都是大隋的顶级权贵,而且在隋炀帝的朝堂上担任要职,却不约而同地投入了杨玄感的怀抱。
  贵族子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解释呢?
  樊子盖杀了违抗军令的裴弘策,和他们有个毛关系,为什么不想进城?
  如此多贵族集体反水,原因只有一个:他们视大隋为敌,无视隋炀帝的权威!
  此时,杨玄感手下的兵力已经达到5万余人,和洛阳城相比,似乎杨玄感才是名副其实的官军,而洛阳城的守军,只不过是负隅顽抗之辈.

  接收了这批贵族子弟后,杨玄感传下军令:分兵五千前去把守慈硐道(今河南洛阳西),分兵五千前去把守伊阙道(今河南洛阳南),命韩擒虎之子韩世咢率兵三千包围荥阳(今河南郑州市荥阳市),命顾觉率兵五千攻取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境内)。
  一时间,叛军军威大振,东都震惊,长安震惊。
  日期:2018-06-04 13:51:24
  第41章弘农宫的昏招
  再来说说长安方面的防务。
  临行前,隋炀帝任命代王杨侑(杨昭之子),刑部尚书卫文升镇守长安。
  杨侑听说东都被围,朝廷勋略在洛阳城下集体投靠了杨玄感,深感形势不妙,于是命卫文升带领长安城仅有的4万精兵前去支援。
  卫文升是洛阳人,此时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是从南北朝混过来为数不多的老寿星之一,可谓见惯了朝堂上的背叛和腥风血雨。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
  不过,卫文升还真没有这份心情,他听说杨玄感带头谋反,贵族子弟纷纷归降,气的暴跳如雷,怒火滔天,路过华阴(今陕西渭南市华阴县)的时候,卫文升居然下令将杨素的坟墓都给扒了,并将他挫骨扬灰,以示长安方面的愤怒。
  卫文升虽然是个经不起颠簸的老头子,赶起路来却毫不含糊,他几乎是在最快的时间里赶到了洛阳战场,并在洛阳城北和杨玄感的大军完成了第一次交锋。
  不过,初次见面的气氛并不太友好,杨玄感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一度亲自上阵杀敌,表现的骁勇异常,手下的将士看到主帅用命,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地的猛烈冲锋。
  卫文升的大军损失惨重,只好且战且走,随后在金谷(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和杨玄感的叛军形成对峙之势。

  几番交战过后,杨玄感的大军增加到十万之众,而官军却越打越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