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43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03 15:40:32
  很快,杨玄感就召开了行军决策会议,命弟弟杨积善率兵三千出偃师,沿着洛水向东都洛阳进军;杨玄挺率兵二千出白司马坂,越过邙山向洛阳进军;杨玄感率领三千精兵作为机动部队,一路向洛阳进发。
  此时,留守洛阳的是杨广的孙子越王杨侗,以及户部尚书樊子盖,他们已经从怀州刺史唐祎的口中得知此事,杨玄感的乌合之众还没有到达战场,洛阳方面就已经给他们找好了对手,正好凑成一桌。
  河南令达奚善意,率领五千精兵抵御杨积善。
  将作监、河南赞治(负责文书草拟工作)裴弘策,率领八千精兵抵御杨玄挺。
  日期:2018-06-03 15:42:06
  第40章势力如日中天
  要知道,杨玄感仓皇起兵,依仗的都是不会打仗的农民兄弟,而且大军没有辎重,士兵们甚至连弓箭都没有,只能依靠近身搏斗取胜。
  但是,有趣的一幕发生了:裴弘策和达奚善意的军队虽然比叛军多一倍,而且武器装备要优良许多,却在刚刚交锋之后便四散溃逃,裴弘策等人组织不起任何反抗,最后只好带着14名亲军退入洛阳城!
  出师就取得首捷,太提振士气了!

  不仅如此,杨玄感还得到了大批武器和辎重,以及临阵倒戈的官军。
  613年6月14日,杨玄感屯兵洛阳城上春门,开始了耀武扬威的军旅生活。
  作为隋朝的贵族,朝廷的重臣,你要攻打并占领洛阳城,怎么样也得给首都人民一个交代吧,不然老百姓怎么会认可你呢?
  于是,杨玄感在上春门搞了个新闻发布会,涕泪交加地宣称道:
  父老乡亲们,你们恐怕都知道,我是隋朝的楚国公,身份地位非比寻常,可谓有钱有粮,不缺吃穿,可是我为什么要冒着全族被灭的风险起兵造反呢?我都是为了拯救天下的黎民百姓,拯救你们于水火啊!
  说的大义凛然,口吐白沫。
  老百姓一想,是啊,杨玄感敢冒着被灭族的风险起兵,难道是为了一己之私吗,当然是为了我们小老百姓啊!
  此处有热烈的掌声.
  日期:2018-06-03 19:23:11
  据史料记载,洛阳周边的百姓又是送酒,又是送肉,狠狠地犒赏了杨玄感大军一顿,完事之后还鼓励家中的孩子参军,打算和杨玄感一起拯救黎民百姓.
  老百姓嘛,大部分都是愚昧的,他们当然不知道杨玄感和隋炀帝之间的恩恩怨怨,更不知道如果参加杨玄感的叛军,将会给前线的隋炀帝带来多么大的灾难,他们更不会想到,如果隋炀帝拿下高句丽,隋朝将会迎来多少年的和平稳定,破坏了隋炀帝的大计,又将会给天下带来多少灾祸。

  杨玄感在洛阳上春门的一番演讲令百姓兴奋的手舞足蹈,可手下的人却提醒他,你这样不痛不痒地说些冠冕堂皇的话,确实可以糊弄小老百姓,可大隋的文武百官都还在洛阳城,如何争取他们的支持才是你要考虑的事!
  杨玄感觉得此话非常在理,这才开始找人撰写讨伐隋炀帝的檄文。
  内史舍人韦福嗣是专门负责起草诏书的官员,官军在洛阳兵败之后,他不幸被俘,杨玄感将他待为上宾,并将自己军中来往的文书都交给他处理。
  韦福嗣表面上投诚了,可暗地里却时刻在想办法回洛阳,面对杨玄感的请求,韦福嗣思来想去还是委婉地拒绝了。
  这可是个杀头的勾当,干好了不过是继续做官,干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被人拒绝的滋味,总归是不太好受。
  杨玄感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好兄弟李密安慰道:“兄弟啊,韦福嗣就是颗墙头草,迟早还得归顺朝廷,不如早点除掉他!”
  这话说的没啥毛病,有大局观,还为兄弟考虑,靠谱!
  然而,杨玄感却非常固执.哥们好歹也是杨氏家族的杰出代表,朝中有这么多门生故吏都愿意追随杨家,韦福嗣的脑子一定还没转过来,给他点时间!
  杨玄感认定韦福嗣即便不愿意写讨伐檄文,也依然会对他忠心,因此继续将他待为上宾,养在军中。
  和李密比起来,杨玄感确实有点书生气,更缺乏识人和用人的能力,这也为他的谋反事业平添了一份风险。
  日期:2018-06-03 22:10:33
  怎么办,继续找人代写,然后继续被拒绝?
  杨玄感想了想,还是自己动笔吧!
  领导嘛,有时候自己动笔写报告,才能显得够有水平,才能有成就感!
  讨伐檄书很快就出炉了,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
  隋文帝好不容易打下这铁桶江山,圣上既然继承了皇位,就应该好好打理,然而,杨广却大兴土木,使得民生凋敝;沉溺于酒色,乱搞百姓子女;耽玩鹰犬,以至于地上跑的牛羊,天上飞的鸟雀也深受其害;亲近小人,致使朝廷朋党倾轧;为了打仗,轮输转运不止,百姓可谓苦不堪言。
  看到没,即便如此,在杨玄感的檄文中依然没有出现隋炀帝弑杀杨坚,欺凌后母之事,这是官修史书的记载,不容争辩.

  不过,在讨伐檄文的结尾之处,杨玄感爆了个惊天猛料:
  先帝曾经给我的父亲杨素留下一道密诏,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如果太子杨广可以辅佐,你就尽力辅佐,如果是个不孝不贤的子孙,你就把他给废了!
  这桥段很像当年刘备向诸葛亮托孤的情景…
  不过,杨素不是诸葛亮,隋炀帝更不是后主刘禅,杨玄感甚至连屁都不是。

  杨玄感虽然很想把隋炀帝黑的体无完肤,可搜肠刮肚也只能找出这些不痛不痒的罪名,因此才在结尾爆这样一个猛料。然而,世人都知道,所谓的托孤说辞只不过是掩盖杨玄感起兵的意图罢了…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看《隋书杨玄感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