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三国(下):三国解谜》
第19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淮时任雍州刺史,诸葛亮突击的地方正是凉州,雍州的交界的地方,如天水,陇西,南安一带,应该是属于雍州的地界。郭淮能够做到在援军到来之前守住几个节点,例如几个主要的城池,如冀城,上邽等等,牵制住诸葛亮攻城主力既可。事实上大概诸葛亮也因此被迫分兵,一部分去围城,前锋部队交由马谡去抵挡张合。后来郭淮还配合张合作战,击败了街亭侧翼的列柳城的蜀军高详部。

  魏明帝曹睿当机立断,得到消息后一点都不耽误,马上命令坐镇洛阳的大将军曹真替换夏侯楙,率领主力机动兵团北援关中,还把荆州前线的张合也调走了,并且亲自去长安督战。还激励士气: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正合兵书致人之术,破亮必也。”。
  而曹真的部署并没有被诸葛亮所谓的北出其谷的赵云邓芝的疑兵唬住,为了防止掉入诸葛亮围点打援的陷阱,曹真给张合的前锋主力部队配备了五万人之众,就算诸葛亮设伏,估计也够呛。按三国志曹真传和资治通鉴: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正合兵书致人之术,破亮必也。”乃勒兵马步骑五万,遣右将军张郃督之,西拒亮。、
  不过由于赵云,邓芝大概部署得当,这支部队并没有吃曹真太大得亏,得以顺利撤走,这个也得益于斜谷道得险峻,估计没有明确得情报,曹真并不敢轻易追赶。
  日期:2018-06-22 21:46:33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对手曹真,郝昭,郭淮。
  诸葛亮街亭之战败北后,曹真对诸葛亮的动向做了精准的判断,按三国志曹真传: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这个曹真的判断是基于什么呢?我们前面说过四条从汉中进攻关中的道路,很明显,陈仓道是距离长安最远的。而诸葛亮性格谨慎,如果出斜谷,势必会受到陈仓,长安的两路夹击,而斜谷出来的郿城,如果一开始拿不下来,就容易陷入到困境之中。
  很明显,诸葛亮用兵谨慎这个特点已经被曹真吃的很透了,结果就是曹真派郝昭好好的加固城防,结果诸葛亮以数万人,也没有攻下陈仓:十二月,亮引兵出散关,围陈仓,陈仓已有备,亮不能克。亮使郝昭乡人靳详于城外遥说昭,昭于楼上应之曰:“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详以昭语告亮,亮又使详重说昭,言“人兵不敌,无为空自破灭。”昭谓详曰:“前言已定矣,我识卿耳,箭不识也。”详乃去。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曹真遣将军费耀等救之。帝召张郃于方城,使击亮。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郃知亮深入无谷,屈指计曰:“比臣到,亮已走矣。”郃晨夜进道,未至,亮粮尽,引去。将军王双追之,亮击斩双。诏赐郝昭爵关内侯。

  第二次北伐的第一战,诸葛亮把自己谨慎和后勤保障不利的两大问题都被魏国吃的很准,结果是无功而还。不过,靠着退军的设伏,诸葛亮斩了王双。这个大概是诸葛亮第三个用兵特点,善于在退军的时候设伏,王双,张合都吃了这个亏。

  诸葛亮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第二战把目标对准了和汉中接壤的武都,阴平两郡,这两郡,曹操时代应该是属于雍州的,不过由于这两郡靠近汉中,反复在魏国和蜀汉之间易手。拿下这两个郡,对于完善蜀国北部的防线还是有意义的。不过这两个郡在秦岭之中,人口很少,基本上只有军事意义,没啥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这个只能算一个局部的小胜利而已。不过,对诸葛亮而言,乘着这个小胜利,恢复了丞相的职位,多多少少挽回了一些面子。

  这第二战的主要对手是雍州刺史郭淮。不过郭淮也不愿意吃亏,放弃了和诸葛亮主力硬碰硬,撤离了两郡,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日期:2018-06-22 21:47:06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由于曹真病重,曹明帝曹睿命司马懿替代曹真,镇守长安。诸葛亮的对手主要是司马懿,郭淮,张合。

  这是司马懿第一次在关中主持对蜀国的军事。之前,司马懿也镇守宛城,率领张合击败过吴军数次。按说司马懿和张合也配合过,可是在这次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过程中,司马懿却和张合产生几次的摩擦,最后导致张合送命。
  按资治通鉴:太和五年春二月,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于是大司马曹真有疾,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将军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以御之。
  司马懿使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张郃欲分兵驻雍、郿,懿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懿等寻亮后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郃追之。郃进至木门,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郃右膝而卒。

  司马懿第一次对诸葛亮,却也是非常谨慎。司马懿在对诸葛亮都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这个倒是很耐人寻味的,之前诸葛亮的战功并没有让司马懿如此高看的理由啊。
  司马懿更用相持战法来对付诸葛亮,这个就是用集合全部主力大军逼近诸葛亮的主力,和它相持,却不和他正面决战,耗到诸葛亮粮食没了,诸葛亮自然退军。说是乌龟战法,不过也没有这么消极,也有积极的因素。不过,这个战法魏明帝曹睿还是蛮欣赏的。
  张合作为曹操特别看重的主力将领,这个时候已经升迁到征西将军了,大概是二品将军了,他的地位和司马懿其实相差不多,不过,司马懿是曹丕的托孤之臣,自然在地位上是高于张合的,不过司马懿的战功可没有张合显赫。在这次战斗中,魏国将领们居然敢嘲笑司马懿畏蜀如虎,其背后的支持者肯定是张合无疑。这个大概让司马懿愤怒无比,利用职权让张合追击蜀军。张合反对无效,结果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伤众而亡。俗话说的好,官大一级压死人。司马懿对政治对手的毫不留情,在张合事件中表露的无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