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三国(下):三国解谜》
第4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见建安二十三年的时候,在北伐大好形势下,关羽还能顾全大局,稳住荆州防线,这个时候的关羽,应该还是非常听从刘备号令的。那么到了建安二十四年,一切都变化了。

  日期:2018-06-21 23:28:15
  首先是曹操败退汉中,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没经过汉献帝的同意,自称汉中王。虽然,在刘备给汉献帝的上表中,关羽也在其中,但这个不排除是没有经过关羽的同意,而为了表示刘备集团的团结,而把关羽的名字添在其中的。(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 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这个表书,职位和排行很有意思。以马超领衔,感觉就有点怪,二是汉室的身份,与刘备集团的身份互相掺杂,例如马超,都亭侯是中央汉室的任命,而平西将军是刘备的任命,而排第二的许靖的左将军(刘备在汉室的身份)长史,又是以汉室身份为贵,如此说来,如果关羽非常支持刘备称汉中王,那么关羽的排位也应该在诸葛亮之前,与马超同列,毕竟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汉室的任命,荡寇将军也是刘备的任命。至于庞羲射援,那是给益州派的一个面子。总之,这个排位有点不清不楚的。

  关羽对刘备称汉中王是有意见的,不是你不能称王,而是称王的程序不对,擅自称王,这样置于汉室于何处,这个让曹操宣称的如国家无孤一人,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给自己吹嘘的话不就成了现实了吗?这个在政治上大概相当于狠狠给了刘备集团的一个巴掌,还是自己扇自己的一个嘴巴。这个事情大概让关羽心里很不高兴的。所以才会有诸葛亮担心关羽不会接受刘备任命的事情。
  而关羽对于刘备任命的态度,我们前面也基本说过了,黄忠只是一个由头。对此,我们还可以有相反的例子,那就是夏侯惇。夏侯惇可是曹操的亲信,是夏侯氏曹氏兄弟中第一个做大将军位置的,这个可不是夏侯惇战功突出,比战功,夏侯惇那能和曹仁相比,更重要的是,夏侯惇对曹魏集团的忠心。夏侯惇不受汉职的故事,就很明白的表明这一点:夏侯惇忠心于曹操,当时各将领都授予魏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受汉朝官职,便上书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于魏。但曹操却认为夏侯惇与他同为汉官,属于汉朝同僚,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号,可夏侯惇依然强烈请求,最终曹操答应了他的请求封其为魏前将军。魏书:时诸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乃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 曰:“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请,乃拜为前将军。 与之对比,关羽对于刘备汉中王官职的计较,还会是因为黄忠的问题吗?如果关羽如此计较,当初就不会回归刘备了。

  现在事情很明显了,刘备实际上和曹操并没有大的区别。关羽虽然只是一介武将,尽管和刘备的兄弟感情很深,可是和这种对汉室忠心的政治选择上,兄弟情大概还是要让位的,关羽在刘备集团刚刚结束汉中之战,并不是北伐的好时机,关羽却不顾客观情况,任性了一回,独自北伐,向曹魏集团开战了。
  日期:2018-06-21 23:30:07
  当然关羽不是莽夫,现在曹操新败汉中,士气曹魏集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各种叛乱也让曹魏集团内部动荡不安,即使没有刘备的支持,也不能说一点没有成功的希望,当然关羽也做了一些安排,例如先让孟达北上,攻取上上庸房陵方向的东三郡,准备夹击襄阳。事实上,大概关羽也是破釜沉舟了,日后兵力不足,连防守老家江陵的兵都调走了,从这个事情上看,我们就知道关羽的决心了。而这个事情的发生,和刘封制住孟达分不开的,是刘备控制关羽的手段。

  关羽如此不听节度,没有刘备的同意,就北伐,其实已经有点叛乱的意思了。当然这个刘备明白的,这个事情不能硬压,否则真的会兄弟决裂的。刘备干了几件事情:
  1.赶紧派费诗去襄阳,说服关羽接受刘备集团的官职和授予关羽假节钺的权力,表明刘备还是明面上同意关羽的。因为假节钺,关羽就有了发动北伐的正当权力,刘备集团内部其他的人就不好说什么了。
  2. 前期派刘封赶到东三郡,节制孟达的军事行动。理由吗,就是害怕孟达打不过申氏兄弟,可实际上,申氏兄弟根本没有打,直接投降了。
  3. 刘备益州集团不出一兵一将,不支援关羽。本来嘛,如果刘备支持关羽北伐,尽管益州刚经过大战,可以派一员名将,率领一些次要的部队赶到荆州,替关羽把守江陵就可以了,这样关羽可以毫无后顾之忧,而孙权也没有办法偷袭的。
  很明显的,刘备的布置是要拉住关羽大腿,让关羽及时回头的,并不是放任关羽把事情搞大,而是希望关羽在襄阳受了挫折及时回头。很多人说是刘备借曹操和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这个太阴谋论了。刘备这个时候并没有对曹操孙权有什么军事政治的优势,而关羽如此重要的一员方面大将,加上荆州的关键地位,刘备怎么可能舍得如此做呢?更别说刘备关羽长达三十余年的兄弟情。那些说刘备阴谋除掉关羽的,大概都是读书读的有点歪了。

  刘备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在处理关羽北伐的事情上,是非常老到的。关羽不听命令和节度,擅自北伐,本来是非常难于处理,轻不得重不得,轻了,内部的人要反弹,重了,那不是让曹操和孙权得利和看笑话吗?而授予关羽假节钺的权力,就消一切于无形了。
  日期:2018-06-22 07:47:45

  刘备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北伐的时候,并不愿意支持,因为刘备集团这个时候需要修养生息,所以刘备需要控制关羽的战事范围和发动大战的能力。这样我们就清楚刘备控制孟达,以及不派一兵一卒到荆州的原因。
  在刘备的盘算中,关羽北伐,要独自拿下襄阳樊城那是非常困难的,曹仁也不是吃素的,襄阳又是坚城,关羽没有后援,很有可能在曹仁手上吃个瘪,最后不得不乖乖的退回荆州。如果关羽吃了败仗,再回荆州,那么,再面对刘备的时候,估计关羽可能就再没有这么有胆气和信心和刘备说话了。
  刘备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关羽先是击败曹仁,围攻樊城。(襄阳吕常在守,关羽不能克)。后来居然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这个时候,大概是因为通信的问题,刘封没有得到刘备的命令,刘封还是节制孟达,以上庸刚刚平定的理由,没有出兵夹攻襄阳樊城,支援关羽,这个就是三国志刘封传所说的,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