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第20节

作者: 历史票友_康永聪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布斋毕竟年长,多少有些气度,憋了半天,对阿林察说:“你走吧。”
  阿林察站着不动。布斋奇怪:“还干啥?”
  阿林察说:“见纳林布禄,再念一遍。”
  布斋问明缘由,差点背过气去。心想:好你个努尔哈赤,杀人不过头点地,欺人太甚。但嘴上却说:“我弟弟说话口无遮拦,回去告诉你家主子,让他见谅。不过纳林布禄那儿,我看你就别去了。如果你非要去,我也不拦你,后果自负。”
  老子《道德经》有云: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阿林察很勇敢,但不傻。他在心里掂量掂量自己,便将书信交给布斋,返回建州复命。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纳林布禄到底还是知道了信的内容,气得火冒三丈。他跟兄长布斋商量之后,决定对建州发动试探性进攻。当然,自己单干,他们显然信心不足。叶赫的实力究竟怎样,恐怕努尔哈赤信中给出的就是正确答案。于是,纳林布禄联络哈达贝勒孟格布禄、乌拉贝勒满泰、辉发贝勒拜音达里,共同出兵。

  于是,便有了四部联军进攻户布察寨的一幕。
  日期:2018-08-01 18:50:40
  (45)【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听说对方如此兴师动众,努尔哈赤以为要大战一场。结果等他风风火火地赶到户布察时,所谓的四部联军早已不见踪迹。

  雷声大,雨点小。
  原来,纳林布禄虽然情绪激动,但头脑还算冷静。此次进攻,无非想试探努尔哈赤的态度。探听到对方过于强硬,他立刻下令收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没想到,努尔哈赤认真了。他锲而不舍地追击四部联军,一直到哈达部境内,并在富尔佳齐寨与哈达贝勒孟格布禄的部队遭遇。努尔哈赤还是老套路,诱敌深入,自己殿后,打算像以往一样,擒贼先擒王。
  哈达骑兵果然追上,但领头的不是孟格布禄。
  最靠前的一个骑兵挥刀猛扑过来,努尔哈赤故意放缓速度,回身搭弓便射,一箭中马,敌人连人带马倒下去。
  万万没想到,后面又有三个骑兵乘机疾驰而上,一起向努尔哈赤杀来。
  努尔哈赤本人倒还算镇定,可惜战马受到惊吓,一跃而起,几乎将他掀翻在地。假如努尔哈赤就此倒下,被三个无名小卒砍成肉泥。那么,整部《清史稿》可能消失,而他本人也只能在《明史》中寥寥几笔:癸巳年【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夏,奴酋侵哈达,堕马,猝。
  写历史小说(姑且称为小说)最大难点在于,无论我怎么发挥,所有事情已经注定。我写与不写,结局就在那里,不动不摇。因为历史不能假设,白纸黑字。我所能做的,只是尽量的让它好看——即真实,又通俗。再简单点,就俩字,真、俗。
  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穿越题材。我总觉得那些东西基本属于科幻范畴,跟历史无关。可即便是科幻,里面多少也有点历史情节,我觉得作者、编剧们最起码应该贴近一点史实。毕竟,头脑穿越不等于大脑穿刺嘛。
  我们的史实是,努尔哈赤没有死。
  危急时刻,安费扬古挺身而出,奋勇厮杀,干掉了敌军的三个骑兵(尽斩之)。
  努尔哈赤才得以翻身跃起,稳住惊马,调头回来再战,正赶上孟格布禄姗姗来迟。说时迟,那时快,努尔哈赤抬手一箭,正中孟格布禄的马腹部。战马顿时扑倒在地,马翻人仰。
  努尔哈赤应该没读过杜甫的诗,即便读过,也不见得能懂。因为唐诗翻译成满文,也势必会遇到跟译成英文同样的尴尬,意境全无。不过,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杜甫一段诗句的正确性。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尤其“射人先射马”这句,在各种战斗中屡试不爽。此时,孟格布禄已随马一同倒地,下一步等待他的,就该“擒贼先擒王”了。只可惜,“王”没擒住,逃跑了。哈达那边,危难之时,也有人显身手,将自己的马交给孟格布禄,让领导先走。
  哈达部随即溃逃。
  此一役,努尔哈赤小获全胜,杀二十人,缴获铠甲六副,马十八匹。
  日期:2018-08-02 20:03:34

  (46)【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然而,一场小胜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同年九月,不甘心失败的叶赫部贝勒纳林布禄,纠集了其他三部:乌拉、哈达、辉发;蒙古三部:科尔沁、锡伯、卦尔察;长白二部:讷殷、硃舍里,九部联军,共三万多人,再次向建州袭来,直扑努尔哈赤老窝佛阿拉城,大有一举消灭的架势。
  努尔哈赤得到消息,赶紧派武理堪前去侦查。

  武理堪,瓜尔佳氏。原本老家在哈达部的费德里(在今辽宁西丰县境),后来追随努尔哈赤,忠心耿耿。
  按照指示,武理堪首先向东侦查。他快马加鞭,一口气走出一百多里地,始终不见敌人踪影。于是,他登高远望,见不远处一大群乌鸦栖息。走近,乌鸦四散飞走,刚离开,又重新聚集起来。武理堪心知不好,根据经验,大军过处,鸟兽必惊,如今沿途飞禽走兽竟然如此安详,说明侦查方向肯定不对。他赶紧疾驰回去,将想法告知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对武理堪的判断力给予肯定,并再次派他出去侦查,这次的路线是从扎喀关(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上夹河镇五龙村)向浑河地区,一路向北。武理堪不敢耽误,一口气飞奔到浑河岸边,已经傍晚时分,见对岸火光密布。
  现代人野外露营的都是吃饱了撑的,过去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一般吃不饱,所以基本可以排除老百姓有旅游的雅兴。
  探明了对方虚实,武理堪再次狂奔回来,当时已经将近凌晨三点。他顾不得领导正在休息,赶紧将情况告知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并不惊讶,只让武理堪传令下去,所有人都准备好,天亮出战。之所以不立即行动,一则怕惊扰部中百姓,二则估计怕大家休息不好,影响战斗力。
  布置完工作,努尔哈赤倒头接着睡。
  当时侍寝的妃子名叫衮代,富察氏,努尔哈赤的继妃。此时,努尔哈赤的元妃、东果格格的生母——佟佳·哈哈纳扎青(佟氏),已经去世。她大福晋的位置,暂时由富察·衮代接替。
  衮代对努尔哈赤的表现倒是颇为惊讶,实在忍不住,推醒他问:“大敌当前,怎么还能睡觉?难道害怕了?”
  努尔哈赤轻笑一声:“我就听过吓得睡不着觉的,怎么你还听说过有谁害怕,怕得想睡觉?正因为我不怕,所以才能安睡。之前我听说他们要打过来,人来的还不少,心里稍有些不安。如今他们已经来了,人数也知道大概,我就放心了。”
  说完,接着睡。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努尔哈赤便带领诸将到堂子祭天神。女真部落当时信奉萨满教,堂子是他们祭天神的场所。祭天神的仪式一般很隆重,只有新年或者重大事件时才会举行。此时祭祀,说明努尔哈赤对这场仗,倒还相当重视。如今这种仪式已经失传,而今很多人普遍认为,“跳大神”就是萨满教的传统仪式。我个人认为,不怎么靠谱,至少努尔哈赤还不至于在大战之前领着大伙听人唱什么“日落西山黑了天”或者“哎嗨哎嗨呦”之类的东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