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宝鉴解红楼:红楼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第40节

作者: 正气歌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对宝玉的态度,宝钗也是忍无可忍,她写了一首词来刺激宝玉。在这首词中,宝钗竭尽嘲讽侮辱之能事,将宝玉贬得一文不值,甚至将其贬做女子!
  摒弃金缕,怜惜荏苒,英雄履霜知冰。
  坎流淘尘,硕月傲群星。
  王孙自堕自弃,学女儿,怯弱心平。

  叹井蛙,食足贪逸,志庸实堪惊。
  无奈,凭尔去,闲熬华发,嘲弄功名。
  空惹啼痕处,又见薄幸。
  百年能有多时,终有那,愧悔泪盈。
  伤情处,王孙犹眠,悠梦何必醒。
  宝钗本以为这样措词的一首词就可以刺激一下宝玉,让其重新起来读书仕进、考取功名。可宝玉早已是心灰意冷,对这样的讥讽根本不以为意,而是将其揉作一团,扔到角落里了。宝钗这下彻底爆发了。
  宝钗复进屋来,见纸团抛却一旁,公子犹似无知无觉,上去一把揪起道:“夜里还没睡够,大白天也睡起觉来,这算什么刚性男子?”宝玉一坐而起道:“我不是男人,可我也不会学人家认贼做父,为仇人效命!”宝钗听了这番胡话,甚为不解道:“那个是仇人,谁个又认贼做父?荒唐至极。”
  宝玉道:“戎羌欺我朝廷,夺我江山,我全家皆毁败其手,姐姐还要我读书考取功名,为仇人卖命,这不是更荒唐无耻吗?”宝钗道:“你休要找借口脱滑使懒。君子就该,我不管他是谁,这世上的人都死绝了,若是能换来你的功名也值的了。”(第一百零五回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很显然,作者在这里借宝玉之口痛斥满清的卑鄙无耻、刻骨残忍,坚定了自己不愿仕进的立场。而宝钗则代表了那群厚颜无耻的士大夫之流,在他们眼里,什么“国仇家恨”,什么“白骨如山”,根本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个人的荣华富贵!“骑五花马,穿千金裘,食雉鸡肉”,这才是宝钗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生活,宝钗对别的什么都是不在乎的!“我不管他是谁,这世上的人都死绝了,若是能换来你的功名也值的了”,这样的赤裸裸的“无情”的话也是其心里的写照!

  在这里,宝玉影射的是那些坚持民族气节,不肯仕清的有风骨的士大夫,而宝钗影射的是那些不顾国仇家恨,只有个人仕途的“禄蠹”们!
  (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是宝玉和宝钗最大的分歧。)
  宝钗一门心思想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宝玉则秉持民族气节,坚决不肯读书仕进。两较比较之下,宝玉的可贵可敬和宝钗的可鄙无耻不是太过明显了吗?这样的一对夫妻,又岂能长久呢?
  这样说来,宝玉最终离开宝钗也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日期:2017-04-05 18:07:13
  贾宝玉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宝玉和宝钗终究不是一路人,所以宝玉选择了逃离。在决心逃离的时候,宝玉也做了一番心理斗争:
  暗想想人生有娇妻温婢,本是美事一桩,理应是孟光接了梁鸿案,夫妇相敬如宾。然终究美中不足,志趣不合,实在栓人,不如弃却妻妾自寻出路……(第一百零六回 孤倔王孙悬崖撒手 凄惶红袖秋千传情)
  宝玉的生活其实是很安逸的,宝钗为其打理一切。这里的“孟光接了梁鸿案,夫妇相敬如宾”就一个典故,是历史上孟光和梁鸿的故事,是讲夫妻之间和睦相处的。而宝钗有“停机德”,这是《列女传》里的一个故事,乐羊子妻为了让乐羊子安心求学,独自承受着一切家庭和生活的琐事,尽最大可能的牺牲自己,而只求丈夫安心求取功名。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间和睦相处。而宝玉和宝钗这对夫妻实际上是貌合神离。)

  在“庚辰本”第二十一回的批语中有这样一条:
  “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一般人若是有宝钗为妻,麝月为妾,有她们替自己打理好一切,在生活上不要自己操任何一丁点的心,估计都快要乐疯了!而实际上,以宝玉的才华,只要稍稍用点心,功名其实并不是难以获得的。
  但显然,那样的话就得为异族政权效力,他是绝对不能同意的!这样一来,他也就只剩下唯一的一条路——逃跑了!批语里的“悬崖撒手”并非是像一些红学家们说的出家为僧,而是指宝玉不听宝钗的劝告,以至于处境越来越糟糕,好比一个人骑马狂奔到了悬崖边上,却并不是勒住马的缰绳,而是放开双手听之任之,那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的。
  我们知道宝玉是“天下无能第一”,除了读书,别的什么本事也没有。他从宝钗处偷了一点银子,本想做点生意,可他对如何经商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没过多久就把钱赔得个精光。于是他只得出家做了和尚。
  (宝玉做了两次和尚。)
  在前面解读妙玉的章节中,笔者指出佛教并非来自我中华,而是异族流传过来的,而且其信徒必须要“剃发易服”,这和清廷的政策是一样的。这里的和尚其实也即是暗指满清。
  果不其然,宝玉终于知道这帮和尚“原来都不干不净的,那里有一个是真的参禅了悟的!白天到人家里超度摆坛骗錢,晚上还要偷盗,竟把自己也弄污秽了”,不由得十分的后悔,于是赶紧逃离了这个贼窝。
  百般无奈之下,宝玉只好再次流浪。这次他竟然遇到了二丫头!二丫头这个人物是在第十五回中出现的,当时宝玉和秦钟对纺车很是好奇,上去摆弄,差点弄坏了人家的纺车,二丫头出来呵斥了他们。也正因此,宝玉留心了这个二丫头。殊不知,因为这一面之缘,二丫头对其伸出了援手,给了他一块地方居住,还给了他一块土地,只可惜宝玉根本不懂稼穑之道,连糊口都难以维持,加上其不善于和底层人打交道,最终也就只能离开。

  而这段故事在前文也早就有过伏笔:
  宝玉等会意,因同秦钟出来,带着小厮们各处游顽。凡庄农动用之物,皆不曾见过。宝玉一见了锹、镢、锄、犁等物,皆以为奇,不知何项所使,其名为何。小厮在旁一一的告诉了名色,说明原委。宝玉听了,因点头叹道:“怪道古人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为此也。”(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由此可见,《红楼梦》中没有闲笔,《癸酉本石头记》是真本,连这些细节都能一一对应,二丫头这样的小人物也丝毫不会放过。

  写到这里,笔者也不由得十分的感慨,像北静王这样的表面看起来和贾府十分友好的贵族,在关键时刻却只会对你落井下石;而像二丫头这样的似乎是毫不相关的底层平民,仅有一面之缘的路人,在你危急之时,却往往能伸出援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