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宝鉴解红楼:红楼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第14节

作者: 正气歌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此可见,宝玉和黛玉二人的婚事已经注定,这应该是贾母的意思,也得到了贾府上下全体人员的认可,否则以凤姐的聪明伶俐,没有没确定下来,又怎么会随便开这样的玩笑呢?要知道,古时不比现在,女子的名节有一丝一毫的亏损,以后都是很难再嫁人的,这女孩儿的一生也就全毁了。如果不是确定的事情,凤姐绝对不可能开这样的玩笑。
  这当然不是孤证,在第六十六“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兴儿在向尤家姐妹介绍贾府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兴儿的话,再一次证实了此言不虚。
  就在二十五回凤姐和黛玉开玩笑的那节中,甲戌本和庚辰本都进行了批注,甲戌本的批注是这样的“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具不然,叹叹!”庚辰本的批注是这样的“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由此可见,二玉的婚事得到了贾府上下的一致肯定,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变故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

  就连黛玉的直接竞争对手对此也是认可这一点的。同样是在第二十五回,宝玉遭赵姨娘陷害,生命垂危,黛玉焦急万分。就在宝玉的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黛玉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此时宝钗说话了:“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

  连宝钗都开出这样的玩笑,并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再次证实了贾府上下对二玉婚事的认可。

  那么后来为什么二人又最终没能成婚呢?究竟是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变故呢?
  我们还是从文本中寻求答案吧!
  第二十七回中是这样写宝钗扑蝶的: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
  梁祝化蝶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从东晋时期就开始流传,到明清之际,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在《古今小说》记载:祝英台为宜兴人,梁山伯为苏州人。并说祝英台是哥嫂将其许于马家,文中还有地裂、入坟、化蝶之说。另一位著名文人张岱《陶庵梦忆》第二卷《孔庙桧》中记载,他竟然看到了“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由此可见,在明代,梁祝的故事早就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红楼梦》作者当然不会不知道蝴蝶的象征意义,即是指相爱至深的情侣!

  而这对蝴蝶竟然是“玉色”的!在《红楼梦》中的所有情侣中,又有哪一对是“玉色”的呢?除了黛玉和宝玉,还会有第二对吗?

  由此可见,这里的“一双玉色蝴蝶”即是指黛玉和宝玉,他们冲破了重重阻力,终于“将欲过河”了,也即是说二人的婚姻终于如愿以偿。
  我们惊奇地发现,扑蝶的主角竟然是宝钗!这难道是说宝钗会是二玉婚姻的破坏者吗?
  日期:2017-03-12 12:37:20
  宝钗是否真的“总远着宝玉”
  和宝玉、黛玉的婚姻“木石前盟”相对应的是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书中第一次提到“金玉良缘”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 “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一方面固然是宝玉和黛玉这对“玉色蝴蝶”的“木石前盟”已经是板上钉钉了,甚至是可以拿来开玩笑的一个话题了。
  另一方面,宝钗作为一个未婚少女,对另一个未婚少年,当然得“远着”,毕竟古时讲求“男女授受不亲”,宝钗当然应该“远着宝玉”,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凡是稍微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会知道,只要黛玉和宝玉二人在一起玩闹的时候,宝钗的身影马上就会出现,就像是追踪导弹一般、如影随形。

  宝钗不仅从未“总远着宝玉”,反而一直是刻意接近宝玉,甚至还十分用心地推销那套“金玉良缘”的说法。
  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宝钗就逮着了机会向宝玉说明这金锁的来历。
  宝钗故意将宝玉的通灵玉拿来,将上面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读了两遍。此时其丫环莺儿说话了,“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莺儿一个丫环,怎么会注意这些呢?如果不是宝钗示意,不知道暗地里讲过多少次,莺儿会注意这些细微末节吗?
  这当然引起了宝玉的好奇,于是宝玉向宝钗索要金锁。宝钗“不情愿”地将金锁给了宝玉。只见上面也有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八个字,竟然和“通灵玉”上的那八个字是一对!对仗着十分的工整!

  我们都知道,“通灵玉”上的那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脱胎于秦始皇玉玺上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通灵玉的字是天然形成的,是由宝玉含着带到这个世间的。
  那么宝钗这个金锁又是从何而来呢?其实书中早就给出了答案,只是我们一般人不认真去读罢了!
  在第三十五回里有这样的情节:“薛蟠道:‘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宝钗道:‘黄澄澄的又炸他作什么?’”这里所谓的“炸一炸”,就是说金项圈佩戴时间长了有磨损,需要进行翻新,这只能说明金项圈是自己打造的,不可能是“神仙”癞头和尚给的,不然何苦需要翻新呢?而且这里用了“又”这个字,说明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这个“又”字有文章,说明项圈也许并非和尚所赠,经常翻新说明是自己打制。真是和尚所赐岂会炸了又炸把灵气炸无?试想这样的俗物怎么能跟“通灵宝玉”这样的“仙物”相提并论呢?由此也可以说明“金玉良缘”的说法是宝钗母女二人刻意编造的谎言。

  既然“金玉良缘”只是谎言,那只能说明一点,宝钗居心叵测,刻意接近宝玉。金锁上的字和通灵玉上的字对仗着越是工整,越是说明宝钗刻意制造和宝玉相配的假象!

  而事实上,宝钗非但没有“总是远着宝玉”,反而老是“缠着宝玉”。她十分的在意宝玉的一举一动,刻意接近宝玉,以至于有一次,她甚至还呆在宝玉那里直到深更半夜!(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因发幽情)以至于晴雯都发火了,“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一个未婚少女呆在一个未婚少年房间里,一直呆到“三更半夜”还不肯走!就算是放到现在,也觉得很是不妥当,更何况礼教森严的古时社会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