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盗墓贼都是坏人,我爷爷就是盗墓贼中的枭雄!》
第4节

作者: whwqaz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先生,请慢走。”朱希平追上去,“看老先生言谈举止不凡,可不可以问一下老先生尊姓大名?”
  “我就是一算命先生。”老人继续向前走。
  朱希平一激动:算命先生?自然懂些舆地方面的知识。就快步跟上。
  “老先生,等等我。能问一下你是哪里的吗?”
  “我就是前面高陵村的。小伙子看你像赶路的人,你是哪里人,要到哪里去呀?”
  “我是对岸七堰屯村的,要去云台找马天恩马大师学艺。”
  “你去找马大师?”老先生有些惊讶,回头打量了一下朱希平。
  “怎么,你认识马大师?”
  老先生并没有停下脚步,接着说:

  “我当然认识。天快黑了,到我家住一宿明天再赶路吧。”
  朱希平看看天色已晚,正发愁去哪里住宿的事儿,就答应下来。
  “那就谢谢老先生了。”说完就跟着老先生走进了高陵村。
  老先生的家位于村子西头,再向外就是土丘陵。老人家只有两间瓦房,十分破旧,门没有上锁,窗户用纸糊着。看得出来这老先生也是寡居一人。

  草草收拾一下,简单用过晚饭,老人坐下来抽烟,而朱希平就忍不住开始向老先生提问。
  “老先生,你说咱们这里古墓很多吗?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我们村子里大多数人都姓徐,”老先生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听祖辈讲,我们祖先并不是本地人。曾经是皇族。”老先生吐口烟,接着说,“之所以到这里来,是为某位皇帝守陵。”
  日期:2017-02-20 23:07:00

  “守陵?那附近一定有皇陵了?”
  “没有皇陵那我们守什么?”老先生反问。
  “那皇陵在哪里啊?”
  “听老辈人讲,当时皇帝下葬后没有在地面上留下任何建筑或标记,所有参加寝陵建设的民工全部被杀,为的是封锁消息,防止被盗。”老先生接着说,“祖上受命到这里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墓葬的具体位置。时间过去几百上千年了,再加上漳水经常改道,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今更不知道皇陵在哪里了。不过,”老先生不无忧虑地说,“清末以来,盗墓盛行,西岗上经常发现盗洞,会不会是盗墓贼嗅到了皇陵的味道,开始打起皇陵的主意了?”

  “老先生测算命理十分精准,漳水两岸远近闻名。那你觉得皇陵在哪里啊?”朱希平突然问。
  老先生明白朱希平为什么这么问。老先生年少时家贫如洗,为了生存,拜羑里城孙闻道大师学习八卦命理。孙大师精通天文地理,擅长舆地学。学习之余,徐老先生曾跟随孙大师墈踏地理,受言传身教,对地理学也略知一二。

  “嘿嘿,”老先生狡黠地笑笑。“我怎么能知道皇陵在哪里?”徐老先生卖起了关子。
  “不过,我观察了一下地理,西岗不属于龙脉所在,下面肯定不会有皇陵。但风水还是相当不错的,估计是某代皇族或达官贵人的墓葬。”老先生接着说,“说到皇陵,据我推算,应在漳水附近。很有可能在河底,或者在漳水以北你们村子。”老先生叹口气,接着说,“不过,现在兵荒马乱的,日本又在侵略中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鬼子赶出去。这样看来,大家都不知道皇陵在哪里也好,省得让日本鬼子发现了给盗了去,还是让他继续埋藏着吧!”

  朱希平听得入神。觉得徐老先生说得在理。
  “那徐老先生,你可愿意收我为徒学习地理?”朱希平突然想到先跟徐老先生学习也是不错的选择,就诚恳地问老先生。
  “术业有专攻。我主要学习八卦命理,对地理学习不精。向我学习,恐怕耽误了你。不过,马天恩可是地理方面的专家!”
  “那,你怎么认识马天恩大师的?”朱希平忙问。
  徐老先生清清嗓子,“马天恩师父左阳大师与我师父孙闻道先生是多年的朋友。他们经常互访交流技艺,自然认识。左阳大师仙逝后,马天恩一度到羑里跟师父学习地理。说起来我们还是师兄弟呢!”
  “那他现在在哪里,你知道吗?”朱希平问道,“我这次就是想拜他为师学习地理的!”
  “马大师走街串巷,云游四方,居无定所,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啊!”徐老先生说。
  “轰……”突然,屋子后面的西岗上传来沉闷的一声轰响,屋顶的尘土瞬间掉下,桌子上的水碗跳起来掉到地上摔了个粉粹!
  “怎么回事?!”两人同时问道。
  日期:2017-02-20 23:09:00
  “肯定是盗墓贼在西岗放炮炸墓。”还是徐老先生见多识广,马上镇静下来说。
  “能肯定是盗墓贼?”朱希平问,“咱们过去看看怎样?”
  村子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锣的声音。然后听到了大街上嘈杂的脚步声。
  两人走出屋门,但见村民们纷纷涌到大街上来,快步向西岗方向走去。
  “咱们还是回屋吧!”徐老先生说道,朱希平惊讶地站在原地没动。他心里想:想不到过去了几百年这里的人们仍然没有忘记祖宗的职责,真是尽职尽责啊!

  “不用去管他们,咱们回屋说话。”徐老先生把朱希平拉进了屋里。
  朱希平还沉浸在刚才见到的一幕,就问老先生,“咱们村子的百姓真忠孝啊,还在尽祖辈传下来的职责,真是值得敬佩!”
  老先生抽一口旱烟,说:“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我们村子的风俗习惯与附近截然不同?”
  朱希平小年时候来过这个村子,父亲也多次跟他谈到这个村子风俗习惯,自然知道一些。
  “我也觉得挺奇怪的,那到底因为什么啊?!”
  “我们的祖先原先生活在江南。那里的风俗人情自然不会与这里一样。到这里守陵以来,祖祖辈辈坚守守陵人的职责,一门心思保护皇陵,很少与外人打交道。江南的风俗习惯得到原汁原味的传承,才形成今天的与众不同。”

  朱希平这才想起刚才晚饭吃的是大米饭,老先生喝的是自酿的米酒。确实与中原面食不同。
  “改朝换代过去了这么多年,你们还在守陵,真实了不得!”朱希平接着说,“不过,你们也不知道皇陵在哪里,只是凭良心在坚守,是不是有些愚忠啊?!”
  老先生看着摇摆的煤油灯火苗,只是抽烟,并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老先生侧耳倾听,外边安静了下来,突然站起身来说,
  “敢不敢跟我去墓穴走一趟?!”
  日期:2017-02-20 23:10:00
  朱希平没有想到老先生会这么问。他早就向往深入墓穴探奇,就爽快地说,“怎么不敢,走!”
  老先生也不多话,迈步走了出去。朱希平赶快跟上。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家门。

  街上又归于安静。想是村民用呐喊声吓跑了盗墓贼,转一圈没发现什么情况,也就各自散去回家休息去了。
  这西岗就在老先生破屋子的后边,不走多远就看到黑乎乎的一篇山岗。
  这里是丘陵地带,脚下磕磕绊绊的是散见的鹅卵石,半尺高的是野蒿子。小路边上当地村民种植的玉米衰败兀立,夜风吹过,发着呜呜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