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密码:讲述故宫的秘密》
第54节

作者: 停杯一问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23 10:35:59
  大佛堂屋顶的修缮正在进行,破损的琉璃瓦要换掉,掉色的琉璃瓦要重新上色…大多数的瓦都要一片一片揭下来,重新上色后再用上。这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为了最大限度保持原貌,每一片瓦都有编号,原来在什么位置,修缮时还要放在什么位置。单是大佛堂就有上千片瓦,修缮起来极其繁琐。
  地面上堆放着成堆成堆的琉璃瓦,每一片都用草绳缠着,防止磕碰。整个慈宁宫的后院都被占满。乍一进来还以为进了瓦窑厂。一伙儿专家打扮的人正在围着一堆琉璃瓦指手画脚,似乎在讨论什么。我之所以认定对方是专家,是因为他们的穿着跟工人明显的不一样,并且手里还拿着放大镜、相机、卡尺等等专业工具。现场的工人则是中标的园林修缮公司下发的统一服装,很好辨认。以我多年黑导游的眼力,文物专家和修缮工人还是能分得清。

  胡所长是个好事的人,见有专家在议论什么。第一个走了过去。我们三个自然也得跟着。
  专家当中有认得胡所长的,寒暄几句之后请他加入讨论。我静静地在旁边观望,很快看出了端倪。
  原来工人在给大佛堂的琉璃瓦编号时,发现了问题。故宫里的琉璃瓦,不管哪个宫殿的,背面都有记号。比如乾清宫的瓦,背面会刻着乾清宫三个字,表示此瓦为乾清宫专用。另外还会刻着“五作成造”、“三五作造”、“西作造”等等标识,记录着出自哪座窑口。故宫里的琉璃瓦都是在指定的窑口烧造的,人称御窑厂。全国的御窑厂也就那么几个,专门为紫禁城烧造琉璃瓦。御窑厂在领到烧造任务后,会在瓦胎上刻上自己窑口的名字。因而故宫里的每一片瓦来龙去脉都很清晰,出自哪一座御窑厂,用在哪一座宫殿,一看便知。

  日期:2017-08-23 10:39:21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上面,一个大佛堂竟然出现了三个窑口,“五作成造”、“三五作造”、“西作造”等等标识的都有,这在偌大的紫禁城十分罕见。如果只是这个问题还不算什么,毕竟大佛堂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里,几经修缮,三个御窑厂均参与过大佛堂屋瓦的烧造,也解释的过去。
  关键是工人们还发现了一些刻着端敬殿、仁寿宫字样的瓦,这就说不过去了,宫殿之间的瓦不可能混用,皇帝知道了是要杀头的。这还不算,还有更要命的:工人们还发现了一块刻着陵墓专用的琉璃瓦。这还了得,皇帝知道了岂止是要杀头,简直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块瓦便是专家们讨论的核心,虽然只发现了一块,但是爆炸性无异于一颗核弹。在等级制度森严的紫禁城,这种事情的存在是破天荒的,足以令各路专家们挠破头。就是咚咚撞墙也想不出缘由。
  我的好奇心也被极大的勾引起来,不禁仔细端详着那片瓦:尺寸跟别的瓦一模一样,漆色也没有分别,关键就是背面的刻字:大高玄殿,万年吉地,陵墓专用。十二个字如同十二颗子丨弹丨,深深射进专家们的心里。就这十二个字,足够各路专家寝食难安一段时间了。
  胡所长显然入戏很深,尤其是看到陵墓两个字,更是勾起了他的某种回忆。兴致勃勃地跟专家们讨论着,猜测着各种可能性。
  慈宁宫在紫禁城的地位,熟悉故宫的人都知道,那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就是皇帝去了也得磕头。遑论一般的皇太后还不敢居住,只有像孝庄太皇太后那样的辅历三朝、教导二君的国母才有资格居住。慈宁宫是一座丰碑,除了孝庄之外,历代太后只能仰止。
  日期:2017-08-23 15:22:30
  大佛堂作为慈宁宫的附殿,地位也是极其崇高。要知道大清不比大明,大明以道教为国教,而大清皇族普遍信奉佛教。孝庄、顺治、乾隆、慈禧等等权柄人物更是无比挚诚的佛教徒。大佛堂之于慈宁宫、之于整个紫禁城都有独到的地位。地位崇高的孝庄太皇太后据说就经常在大佛堂礼佛。洛阳白马寺陈列的释迦摩尼三世佛及十八罗汉像就出自大佛堂,全部为明初文物,制作工艺更不得了,乃是将近失传的干漆夹苎工艺。

  就是在这么一个备受瞩目的地方,屋顶的琉璃瓦竟然出了大问题。仅仅是由于财力不济或者一时疏忽恐怕解释不通。
  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在故宫过夜的情形,当时人在西三所,回望大佛堂的情形历历在目:蒙蒙月色中,几个人形的东西在大佛堂的屋顶上走来走去,似乎要从屋顶钻进去。现在看来我想错了,对方不是要钻进去,更像是在揭瓦。莫非在寻找这块陵墓专用瓦?一股无力感从心头升起,故宫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
  胡所长双眼放光,这种稀奇之事十分合他的胃口。看老头子的意思,似乎要把这件事揽下来好好研究。我冲他狠劲儿挤眼,咱的事儿够多了,千万别再接活儿。猫胞衣和雕漆脸谱的事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再揽活儿还不得累死。
  胡所长见我使眼色,稍微犹豫了一下。这个空当里另外几个专家说话了,一位研究清史的专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动把这个课题揽了过去。胡所长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

  我长出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幸好有人接盘。真要交给我们,我真是死的心都有。直觉告诉我这块瓦不会那么简单,很可能跟那天晚上的事有直接关系。想起屋顶上的人形东西我就浑身发凉,最好别招惹,躲的越远越好。
  本章赠给橘胖儿,谢谢打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