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密码:讲述故宫的秘密》
第53节

作者: 停杯一问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22 10:12:12
  我静等冯老爷子的消息,当天下午没有音讯,第二天上午又没有消息。直到第二天傍晚,冯老爷子那边才打来电话。小顺子先接通,然后才是冯老爷子的声音:“两只脸谱我都看了,至于它的根源嘛,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可以给你几点意见。第一东西绝不是出自宫廷造办处,因为这东西造型太鬼道,不符合造办处喜福祥贵的风格,造办处造这种玩意恐怕要杀头;第二之所以出现在皇宫内,应该是外部番官进贡来的;第三脸谱的造型似乎跟某种宗教有联系,可以打听宗教界人士。”

  冯老爷子的话参考价值很大,我对老爷子表示诚挚的感谢,邀请他老人家有空来北京,请他到全聚德搓一顿。
  冯老说北京他自然会去,因为猫胞衣的事情他还想搀和。直觉告诉他这件事儿不会这么了结,后面说不定还有多么大的风波。
  有冯老爷子参与进来自然事半功倍,我代表胡所长先给老爷子磕头了。
  冯老爷子说你就别埋汰你们所长了,老胡想当年也是一号人物,虽然没见过面,但是胡舟的名声他还是有耳闻。说不定以后还要拜见这位胡所长。
  我心里一动,胡舟的名声在古玩界并不出名,不管以前还是现在,他的专业是“民间考古”,只有专业水准很深的人才有可能知道胡舟的名字。莫非…冯老爷子以前也是搞民间考古的?
  冯老爷子建议我看一些清宫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晚晴的,因为从雕漆脸谱的漆色上看,年代不是很老,也就是晚晴左右。当然查资料要查正史资料,八卦和野史就不要看了。反正故宫有的是清史资料,专心查阅总会找到蛛丝马迹。

  挂断电话,我心里感觉有了底气。有冯老做后盾,事情要简单的多。
  当天,我向胡所长提出申请,要查阅晚晴的宫廷资料。老胡很爽快地答应了,替我写了报告。一些不属于文物的晚晴史稿放在了我的案头。第二件事就是请故宫的宗教专家帮忙鉴定,雕漆脸谱是不是属于宗教用品。
  日期:2017-08-22 16:00:49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书山字海中度过。查阅清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简直就像大海捞针。我从道光帝开始看,整整三天才看到太平天国,照这个速度一个月也完不了。这个过程很枯燥,至少这三天来没有任何收获。
  胡所长那边倒是有了一些进展,经宗教专家认定,雕漆脸谱确为宗教用品,满清信奉萨满教,脸谱就是萨满教的东西。不过萨满教自满清入关以后就不断演化,脸谱的造型应该属于晚晴,咸丰帝以后的东西。
  这个说法跟冯老爷子不谋而合。我感觉距离真相越来越近,正如冯老爷子所言,线索就在晚晴的史稿中,得仔细发掘才能找到。
  转眼又过去几天,咸丰朝的历史也被搜罗一遍,依旧没有实质性收获。不过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慈禧太后信奉萨满教。咸丰帝在位时,慈禧还不是太后,连皇后也不是,只是一个级别很低的贵人而已。她的转机出现在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出生以后,母凭子贵,慈禧很快被封为懿妃,后又被封懿贵妃。这就是咸丰在世时慈禧的最高地位了,甚至连皇贵妃的等级都未达到。1861年,咸丰帝驾崩,载淳继位,即同治皇帝。此时慈禧才晋升为太后,与正牌的皇太后慈安并称东西两宫太后。

  当然这都不是主要的,我更感兴趣的是史料不止一次记载:慈禧信奉萨满教。慈禧信佛,人称老佛爷,这事天下皆知。可是慈禧信佛的同时更信奉萨满教,这件事没几个人知道。萨满教是满族自己的宗教,顺治帝入关,萨满教也跟着入关。皇宫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举行萨满教的法事。到了晚晴也不例外,对于萨满教的法事,慈禧十分重视,做法地点一度设在乐寿堂。晚年的慈禧自比乾隆爷,也曾在乐寿堂居住过一段时间。

  我渐渐有了感觉,开始专心查阅慈禧老佛爷的资料。
  日期:2017-08-22 16:02:49
  关于雕漆脸谱的测试结果出来了,报告多达好几页,然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报告显示一切正常,不管是放射性检测还是空气检测和磁场检测,都没有发现异常。而且木雕脸谱自始至终没有起变化,所谓的合并成一支牡丹花的推测没有发生。
  我身上的压力陡然增加,各种证据都表明我之前的推断是错误的。这无异于当头一记闷棍,直接把我打蒙了。
  而此时我研究晚晴宫廷史的事情进入到关键时刻,越来越多的线索从成堆的史料中摘出来。不过胡所长似乎对此失去了信心,让我赶紧来上班,研究史料的事先放一放。
  我极不情愿地放下手头的资料,来到胡所长的办公室。小季和王册都在,最近十多天以来我们第三研究所的成员第一次全部凑齐。
  别人都还正常,唯独王册眉飞色舞,这小子负责的任务估计又有新的进展。果然,胡所长让王册先发言,汇报一下最近的收获。
  王册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大堆照片,都是最近拍摄的,满满都是小动物的印记,有脚印、有粪便、还有毛发等等。我暗暗好笑,这家伙是不是要在故宫里拍摄一期动物世界。
  王册把所有照片按照次序摆放在一起,一条清晰的脉络呈现出来。这家伙果然没少下功夫,也没少吃苦,竟然拍摄到了不少细微而珍贵的画面。照片就是一个证据链,预示着王册已经摸清了隐藏在故宫里的狐狸的踪迹。所有的证据无不指向同一个地点:英华殿。
  这个结果我并不感到意外,英华殿是紫禁城当中少有的林木茂盛的区域。紫禁城占地七十多万平方米,栽种高大树木的地方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像占地很广的三大殿区域,连一根草也没有,全部都是方砖铺地。东西六宫、慈宁宫、寿康宫、皇极殿、奉先殿等主要宫殿也很少看见树木。
  故宫里大部分的高大树木和茂密植物都集中在最北端,以御花园为中心,东有乾隆花园,西有延春阁和英华殿。三个地方集中了故宫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植物。为什么营建故宫时植物都统一栽种在最北端?其中缘由颇有讲究—

  本章送给沙滩无水困蛟龙同志,感谢打赏。
  留言的目测有60位了,还有没有?
  日期:2017-08-22 16:10:35
  从风水学上讲,北方属水,北方壬癸水。按五行相生的原理,木生水,因而北方易植树。从大的环境上来讲,故宫北端紧靠景山,故宫的绿植与景山的树木遥相呼应、融为一体,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等于整个故宫与景山融合在了一起。当年永乐皇帝营建紫禁城,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堆砌景山,自然有其原因。第一就是收住气,风水学讲究背有靠山,景山就是紫禁城的第一道靠山,起的作用就是聚拢气势,收住浩大磅礴的皇家气势。两者之间有树木遥相呼应,等于有了一道连接的纽带。

  至于为什么故宫里大部分地方都不种树木,比如核心重地三大殿,一棵草也不种。历来众说纷纭,第一种说法就是三大殿乃皇家重地,栽植树木不利于安全,刺客容易在其中隐藏,对皇帝及皇家重要成员不利;第二种说法就是三大殿巍峨雄浑、三大殿广场开阔磅礴,中间如果栽种树木的话,视觉上受限,磅礴的气势就没了;后来又有了第三种说法,三大殿的地底下都是打的灰土,极其坚硬,不适合植物生长。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故宫里除了北边之外,主要宫殿里没有大片的树木存在。
  今天胡所长召集我们来,显然就是奔着英华殿去的。我们一行人出了办公室,顺着狭长的巷子左拐右拐一路往北。穿过铁皮围挡做成的隔断,西边就是未开放区域了。路过慈宁宫的时候我们不禁多看了几眼。
  慈宁宫正在抓紧修缮,争取在故宫博物院建馆90周年的时候对外开放。与之配套的大佛堂也开始修缮。钢管和木料搭起的施工架子把整个宫殿团团包围,安全网又将宫殿与外界完全隔开,里面的施工几乎看不到。
  事实上不光慈宁宫,整个西六宫都在修缮,用不了几年就会对外开放,紫禁城里最神秘的地方即将揭开面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