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24 08:58:50
公元450年4月,拓跋焘回到平城。回去之后,拓跋焘立即下令抓捕鸡毛信上写的准备造反的人。
此人是谁呢?
说出来,大家的眼镜得摔一地——
拓跋焘的大红人、北魏汉臣中的头号儿人物、三朝元老:崔浩!
怎么样,够劲爆吧!
那位说了,打住,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你怎么知道拓跋焘回去就把崔浩抓了?二、众所周知,崔浩死于北魏国史一案,你怎么说信中有人密告崔浩要造反?
第一个问题好解释,《魏书》中有这么段话,“夏四月癸卯,舆驾还宫,赐从者及留台郎吏已上生口各有差。六月己亥,诛司徒崔浩。”
这话简单说就是拓跋焘从悬瓠前线回去的时间是公元450年4月,两个月后,6月就把崔浩杀了。
崔浩被杀时官拜司徒,那可是位列三公的大官;换成今天的级别,副国级。这样的人,是随随便便就能杀的吗?从人物和时间上看,这里边儿至少能说明两件事儿:其一,崔浩犯的事儿让拓跋焘觉得此人必须得杀;其二,崔浩犯的事儿,不能往大了倒腾,张扬的饶世界都知道,得快刀斩乱麻的处理。
连抓带审,俩月,正好儿!
日期:2016-11-24 10:11:53
好了,第二个问题,传统说法儿,崔浩死于北魏国史一案,你怎么说信中有人密告崔浩要造反?
这问题既好回答,也不好回答。
在这儿首先要说一句,崔浩被杀的原因,虽说谈不上千古之迷,但也是众说纷纭。因此在下觉得有必要郑重声明一句,在下才疏学浅,既不是专业历史学家,也不是专业考古学家,更没有打算翻案跟权威叫板;在下仅为爱好者一枚;下文也就是表达下自己的看法,仅此而已。如有不是之处,还请诸位谅解。
回到刚才的这个问题上,传统说法儿,崔浩死于北魏国史一案,你怎么说信中有人密告崔浩要造反?
日期:2016-11-24 10:50:30
说这问题好回答,这从两个角度说。
其一,传统的说法儿,是说崔浩写了不该写的东西,也就是那个《国书》,触怒了拓跋焘;最终使得后者动了杀机。
这也能说的通,毕竟您把人皇帝家的粑粑事儿全给抖搂出来,这不太合适吧?
如果看过在下拙文《乱世三百年——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的兄弟估计会有印象,拓跋家的家风历来很乱很污;什么公公跟儿媳妇儿合作生儿子、外甥杀了姨夫娶姨姨这样重口味的事儿层出不穷。别的不说,拓跋珪最后不就是死在他跟他姨姨生的那个孩子手里了吗。
这些事儿,即便是小门小户,也不能对外说吧?更何况人拓跋家此时已经是一个煌煌帝国伟大、光荣、正确的代言人——皇室了,人要脸树要皮啊!
好嘛,您崔浩现在不仅把这些糗事儿给公开了,还刻成碑林放在路边儿供人欣赏;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臭事儿嚷嚷的通天下都知道了,你这让拓跋焘家的人情何以堪?这不是啪啪打脸嘛?
可能有的兄弟会表示不服:史官就要秉笔直书!
如果您持这种观点,首先请接受在下诚挚的敬意!其次,在下请您想一个人,此人名叫李志绥;曾是本朝的御医;看看他后来啥下场。
所以老赵那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你瞎说啥实话!
从这个角度说,崔浩之死,印证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即使没有别的事儿,就冲这一件事儿,拓跋焘杀他,杀的也理直气壮。
日期:2016-11-24 11:29:12
其二,说有人密告崔浩要造反。
关于这一点,咱拿一个曾经发生的案子来套一下,各位大胸弟看看眼熟不。
之前咱们曾提到一个人,此人名叫刘洁,时任北魏尚书令,拓跋焘北伐柔然的时候,刘洁几次三番设计想置拓跋焘于死地。但拓跋焘运气不错,硬是躲过了刘洁的暗算。
史书记载,刘洁谋逆这个案子,从拓跋焘下令抓捕、讯问、审结、量刑,到最后‘夷三族’处死老刘家三亲四故,时间,两个月。
再看崔浩这个案子,从时间上看,简直就是刘洁案的翻版,也是俩月;而且崔浩的量刑还要比刘洁要重(“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刘洁是‘夷三族’;崔浩是‘夷五族’(有意思的是,当初揭发刘洁在军令上动手脚的人,就是崔浩。)。
从逻辑上看,刘洁的案子已经是北魏中纪委、公丨安丨部联合督办的A级大案,顶天儿了,量刑是‘夷三族’;可从结果上看,崔浩案是‘夷五族’;那反过来说,崔浩的案由得是A+才行。刘洁已经是谋逆了,比这个罪过还大的,还能有啥?不就剩下武装造反一条了吗?
日期:2016-11-24 12:31:47
说这问题不好回答,也有两个原因。
其一,动机!假设崔浩造反这件事是真事儿,他的动机是什么?崔浩年轻入仕,就给北魏打工,到他死的这一年,老头儿已经70了;老话儿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黄土埋了半截子的人,干这么大一票买卖,他图啥?
其二,北魏史料中关于崔浩想要造反的记载几乎没有;有这方面记载的是北魏的敌人——南朝的史书,比如《宋书柳元景传》中说,“浩密有异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