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北朝 国家稳定是福 乱世人不如狗》
第37节

作者: 碧血黄沙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0-12 10:58:25
  从史料上看,崔浩的动机不简单——
  首先,借机翻身。咱前面说过,崔浩很得北魏皇帝的信任,每每能影响北魏重大的军国决策;咱们前面没说过,就在寇衙内刚到北魏的那段时间,拓跋焘把崔浩给‘留党查看’了;原因嘛,展开来说一大堆,不过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崔浩得罪的鲜卑贵族太多,那些人合起伙来在拓跋焘面前施加压力,拓跋焘为了朝廷‘和谐’,就把崔浩暂时冷冻了。
  现在崔浩想要翻身,就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能重新得到拓跋焘的赏识;那啥东西才能让拓跋焘眼前一亮呢?
  简单,这也是历代皇帝梦寐以求想要解决的痛点——长生不老!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但凡对哪种宗教感兴趣,绝逼不是对该教派的深奥的理论感兴趣,基本上都是出于祈求长生不老的愿望,才会对某种宗教青眼有加。
  拓跋焘自然也不可能免俗;而寇衙内主持的道教正好能满足拓跋焘希望长生不老的愿望——毕竟作为凡人,你想长生不老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修仙啊,修成神仙之躯,自然就可以‘寿与天齐’了。
  而一旦拓跋焘接受了‘修仙’的观点,作为推荐者,崔浩的好处,肯定大大的有!
  日期:2016-10-12 12:29:56

  其次,个人好恶。翻翻史书,其实崔浩是个挺有意思的人,《魏书·崔浩传》称,(崔浩)“能为杂说,不长属文,而留心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老》、《庄》之书,每读不过数十行,辄弃之,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非老子所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败法之书,以乱先王之教。袁生所谓家人筐箧中物,不可扬于王庭也。’”

  由此可知,崔浩大致属于偏重实用学术的儒学杂家;这哥们儿对理论,尤其是宗教理论其实是嗤之以鼻的;像这哥们儿看老庄的书‘每读不过数十行,辄弃之’就很能说明问题。
  烦老庄也就罢了,崔浩尤其讨厌佛教。
  这里边儿有两个原因,其一跟华夷之分和意识形态有关,北方佛教的兴起,跟石勒的前赵大力宣扬有关;石勒就说过这样的话:自己是胡人,佛是戎神;言下之意,佛是胡人们的守护神。崔浩是什么人?标准的汉族士大夫!这些人除了孔孟,谁都不尿;除了孔孟之说以外,其他的都是异端邪说。
  其二,这就要说跟崔浩的梦想有关了;崔浩有什么梦?简单说,他要改造北魏的意识形态;换句话说,他要把北魏打造成跟中原王朝一样的汉化政权。而且只有这样,做为汉族士大夫的崔浩,以及其他汉人,在北魏朝廷上才会有话语权;这点绝非在下瞎扯,翻翻北魏初期朝廷的官员名录,汉人担任最多的都是些顾问、秘书之类的官职,在朝廷中属于绝对的从属地位(还经常被鲜卑官员欺负)。

  可是如果把北魏朝廷汉化了呢?做为汉族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崔浩会有什么样的利益,不用再说了吧?!

  日期:2016-10-12 14:09:41
  崔浩要汉化北魏,首先就要抵制佛教,如上述,佛是西方传来的,是外来户,是胡神;要抵制佛教,崔浩就要找一位能跟佛教相抗衡的本土宗教的领军人物,现在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寇衙内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崔浩,是个有野心的政治家;寇衙内,是个暂时失意,但有野心的宗教领袖。于是,崔浩拜寇衙内为师,并上书拓跋焘——
  圣王受命,上天一定会有征兆。《河图》、《洛书》,都是将寓意隐藏于简单的符号里面,不象如今这样神仙亲自写下文字,这是从来未有的事情。过去,汉高祖刘邦虽然为一代英杰,但商山四皓尚不屈节于他,现在,大德神仙不召自至,这正是陛下应天受命的预兆,岂能因为世俗常谈而违背上天的旨意,臣对此非常担心。

  拓跋焘看了崔浩的奏表非常高兴,就派遣使者前往嵩山祭拜,并将寇衙内在留在山中的其他徒弟一并召来;尊寇衙内为天师,弘扬道教。
  等到四十多名嵩山的道士来到平城以后,拓跋焘下令在平城东南建了一个天师道场,立了一座五层高的道坛,供给120名道士的衣食,定时祭拜,每月还安排一次由数千人参加的茶话会。
  道教在北魏的市场份额,开始上升!
  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重新回到朝廷的崔浩和开始进入朝廷的寇衙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每每在北魏一些重大决策上,崔浩负责摆事实、讲道理,说服拓跋焘;而寇衙内则负责摆天道、论鬼神,吓服拓跋焘。
  日期:2016-10-12 15:05:23
  这里边儿有一件事儿很有意思,事情是这样的——
  公元429年拓跋焘要北伐柔然,当时朝中除了崔浩之外,所有的大臣都反对,弄的拓跋焘很无语;此时寇衙内已经被拓跋焘封为‘国师’,看大臣们都反对,拓跋焘就来问寇衙内,想看看神仙们会不会支持自己北伐。
  皇上不耻下问,寇衙内不敢怠慢,可是此等军国大事,岂可胡言乱语,一旦说错,那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寇衙内先天道循环的掰了一顿稳住拓跋焘,然后飞快跑去找崔浩问:此次北征,结果会怎么样?真的能成功吗?
  崔浩一撇嘴,这还用问吗?肯定能够成功;我只担心众将目光短浅,畏首畏尾,不敢乘胜深入,不能取得全胜。
  得到肯定回答后,寇衙内赶紧又飞奔回去,对拓跋焘又来了一番天道如何;坚定了拓跋焘北伐的信心和决心。

  不过寇衙内没想到,这次他吹的劲儿使得有点儿大。
  怎么呢?
  敢情拓跋焘为了多一份来自神仙的帮助,特意把他这位能跟神界沟通的翻译带在了身边一起出师北伐。
  这让寇衙内极其郁闷。
  日期:2016-10-12 15:23:59
  可是他又不敢说不,只好肚里骂着娘跟着拓跋焘走了。
  好在战局如崔浩所料,柔然一触即溃,拓跋焘带着鲜卑骑兵所向披靡,一直打到涿邪山(又称涿涂山,今蒙古国尼赤金山,在满达勒戈壁以南一带);到了此处,众将见山势险恶,担心会遇到柔然的伏兵,便纷纷劝说拓跋焘见好就收。
  拓跋焘当然不肯,可手下意见太过统一,拓跋焘便又去找寇衙内,想从他这儿得到支持。

  还是那句话,对军国大事,寇衙内一窍不通;看着拓跋焘满是期待的脸色,寇衙内一咬牙,决定赌一赌,就按出发前崔浩的说法儿回话!
  寇衙内跟拓跋焘说,皇上,别听他们的,神仙们说啦,只要您继续前进,一定能收获满满!
  有了来自‘神仙’的支持,拓跋焘有底了,他强行下令,部队继续追击;果然把狼狈逃窜的柔然打的大败,掳掠了大批人口和牲畜,可以说是大获全胜;打的柔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元气大伤,不得不跟北魏求和。
  有了这件事儿,拓跋焘对崔浩和寇衙内非常信任;对这二位几乎是言听计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