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北朝 国家稳定是福 乱世人不如狗》
第1节

作者: 碧血黄沙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9-02 16:50:00
  一直想写一下关于南北朝的事
  但是南北朝不好写
  这主要体现在两点——
  其一是在时间节点上有些纠结;按照正统历史观,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分野是公元439年,这一年北魏拓拔焘灭北燕。从这一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发兵渡江灭陈,这150年,史家称之为南北朝。
  不过从东晋十六国过渡到南北朝,中间有19年的时间差,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南北朝南边儿的四朝上听儿。此时北方的北魏还在打来打去,间或还要跟南方的宋打的热火朝天。到公元439年北方统一,北魏这边儿在位的是拓跋焘,南宋这边儿在位的是刘义隆,这两位算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跨越了两个历史阶段。
  事儿还是那些事儿,人还是那些人,但叫法儿上,摇身一变,已然成了南北朝了。
  其二,不论是北边儿的北魏、北齐、北周、隋(东魏、西魏是打酱油的。),以及更北崛起的突厥;还是南边儿的宋齐梁陈,说起来哪个都不是善茬子;单拎出来都够写一本书了;要把这些强梁摁在一个舞台上飙戏,难免会有挂一漏万之感。而且即便是一帮“影帝”,也得有个谁主谁次之分,从哪儿开始,谁的戏份多,谁的戏份少,因此也颇费踌躇。
  想来想去,还是先写南方的刘宋吧,谁让刘裕太生猛了呢。
  公元420年6月14日,刘裕废黜东晋最后一任皇帝司马德文,正式登上了皇帝宝座,开创了刘宋王朝,史称宋武帝,这一年也由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元熙二年,改为宋武帝的永初元年。
  不过这会儿你要是问刘裕,嗨,老刘,当皇帝了,你幸福吗?刘裕会狠狠的瞪你一眼,然后咬牙切齿的回答,幸福你妹!
  别笑,这是真事儿;当了皇帝的老刘不幸福。
  为什么?
  答:出身。

  众所周知,刘裕的出身很低;刘裕是卖草鞋的出身;后投军,于平定孙恩邪教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再往后,于推翻桓玄的大楚政权中真正崛起;此后十余年间,老刘同志马不停蹄削平群雄,一次西征,两次北伐,灭掉了南燕、后蜀、后秦三国,威震四海。直至最后登基坐殿,唯我独尊。
  但是,这里边儿有个问题,那就是刘裕在无意间打破一个记录——从刘邦至今的六百年间,从来没有哪个平头百姓能通过自身努力最终一跃而成为一国之君的。
  有兄弟可能会说,这是问题吗?屌丝逆袭,这多励志啊!
  这话放在现在没错儿,但您要知道,在两晋时期,你是什么出身,那可太重要了。
  日期:2016-09-02 16:52:15
  两晋时代,士族庶族泾渭分明,二者犹如今天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老死不相往来;高门大族对小士族和庶人是深入骨髓的鄙视,这一鄙视,就鄙视了100多年。而且别看那些大士族们之间会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并且随时会反目成仇,但他们对于小士族和庶人的态度却是出奇的一致。
  现在刘裕以白丁儿之身一跃而加九五之尊,那些曾经的高门大族基于生存的考虑(毕竟刀把子在人家手里攥着),纷纷投在刘裕旗下,但骨子里完全瞧不起这个卖过草鞋、当过老千儿的皇上。
  在这些自诩出身高贵的士族眼中,刘裕从头到脚无一处不体现出浓浓的屌丝味道——刘裕除了打仗之外,啥也不好(hao,四声);既不贪财,也不好色;更没有生活情趣。
  有两个事儿很能说明问题:曾经有人送给刘裕一个琥珀枕头,做工精良,造型优美;刘裕把玩儿了一会儿就问身边人,琥珀能干嘛使;旁边儿那位说琥珀可是好东西,是治疗外伤的良药。刘裕二话不说就让人把这块儿稀世珍宝砸碎,送到军医处,准备拿来给士兵疗伤。
  刘裕二次北伐灭了后秦之后,部下从俘虏堆儿里划拉出了姚兴的一个侄女儿,据说该女子长的那叫一个靓,部下便将此女送到刘裕下处;久居军中的刘裕一见之下十分喜爱,干柴烈火的便搅在一起;几天下来耽误了不少正事儿,旁边儿有人就劝,说您这可不行,咱现在强敌环伺,温柔乡就是英雄冢啊;老刘当即便派人把他的欢乐女神送走了,然后该干嘛干嘛。
  类似的事儿还发生过很多,这些事儿在刘裕看来,很正常;这就是他的本色。但是同样的事儿,在那些讲究生活品质的大士族们看来,刘裕简直是脑子‘瓦特了’,岗都。跟刘裕艰苦朴素的作风相比,那些大士族们过的什么日子,四个字儿:天上人间。翻翻《晋书》,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像《晋书•纪瞻传》记载:“瞻厚自奉养,立宅于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再如《晋书•谢安传》中所载:“安于土山营墅,楼观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肴馔亦屡费百金。”

  一句话,刘裕和他手下的这帮仆从成群、美姬如云、风度翩翩的大士族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被人鄙视的感觉很不好,可是老刘同志又不能把人都杀光,别的不说,把大士族都杀了,谁帮他统治老百姓去?总不能让刘裕同志什么事儿都事必躬亲吧;因此刘裕只能咬着牙搞统战,偶尔附庸风雅一下,以便拉近跟朝中大士族之间的距离。
  然而,老刘虽说能打,能靠武力夺权,让所有人(宋国境内)拜倒在他的脚下,可是观念这玩意儿却需要年深日久之后才能改变;因此大士族们该鄙视他,依旧鄙视他;该打暗拳,依旧打暗拳;该使绊子,依旧使绊子。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老刘同志对自己一手创建的帝国,感到非常担忧。
  日期:2016-09-02 16:53:51
  介是为什么?
  因为老刘同志的家是典型的虎父犬子型儿的。
  刘裕即位是公元420年,这一年刘裕已经58岁了。这伙计一辈子一共生了7个儿子,分别是刘义符、刘义真、刘义隆、刘义康、刘义恭、刘义宣和刘义季。
  别看儿子不算少,但是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老刘的儿子都很小;刘裕登基那年,他家老大刘义苻才14岁,最小的娃刘义季才6岁。
  这年纪搁在现在,最大的上初二,最小的幼儿园大班儿;想靠初中生挑起帝国的担子,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刘裕很挠头。
  怎么办呢?
  日期:2016-09-02 16:54:28

  一辈子摸爬滚打的老刘做了一些措施——
  第一条就是把“禅让”的恭帝给干掉了,免除后患。刘裕在取代东晋之后的第二年的九月,便派人把晋恭帝给杀了;这个事儿咱在前面说过。不过,老刘同志没估计到,他这么干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河,且不说他的后代也基本上在改朝换代时被后继之君给杀了不少,就说他刚死不久,大量的前东晋宗室便开始发难,或投靠北魏,当了带路党;或揭竿而起,成立伪政权;把他一手创立的刘宋折腾的不浅。

  老刘同志的第二条措施,是诸子镇四方。刘裕上位之前,他已经将自己的二儿子刘义真任命为扬州刺史(后来又让这熊孩子镇守刚打下来的关中,结果这熊孩子不争气,把老刘辛辛苦苦抢回来的地盘儿败个精光);三儿子刘义隆任命为荆州刺史;继位之后,刘裕又任命自己的第四子刘义康为豫州刺史。目的不言而喻,加强皇室的力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