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为人知的殖民者——汉人及其祖先的扩张史》
第9节

作者: 寒山憶雪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碾压谷物的石磨盘

  这个时代,古羌人已经发明了陶器,当然,材质、器形和纹饰都很原始。材质是没有过滤过的泥土,带有很多砂石,烧制出来的质地松脆,称作夹砂陶。他们的陶窑还比较简单,所以烧制的火候不高,而且陶窑密闭性不好,所以陶器在烧制的过程中,泥土里的铁元素容易氧化,使得陶器呈现红色或者红褐色。所以比较原始的陶器,一般都是夹砂红陶、夹砂红褐陶。
  器形比较简单,圆底的钵、圈足碗,这两种器形一直是我们所熟悉的,圆底钵生活中不常用,但圈足碗那是人人都在用。另外还有三足的钵、三足的罐、深腹罐、小口壶。纹饰是用绳子在潮湿的泥胎表面印出来的纹路,称作绳纹。人类早期的陶器纹饰,基本上不约而同的使用绳子印出绳纹,因为这是最简单省事的办法,日本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甚至就专门叫做绳纹文化。
  ┃原始的大地湾绳文陶器
  古羌人这一阶段的生活留下了不少遗址,这些遗址在陇西和关中都有分布,目前被发现的有几十处,甚至在汉中地区,这个几乎封闭的盆地也发现了相同类型的遗址,他们被统称为老官台文化。
  不过因为老官台遗址没有大地湾遗址内涵丰富,有人主张把古羌人的这一文化称作大地湾文化。还有人认为大地湾遗址分期太多,各个时期文化类型不一样,所以主张把文化类型单纯的白家村遗址作为这一文化的命名,称作白家村文化。
  寒山在此将古羌人这一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统一称作大地湾文化,但是呢,陇西和关中两个地区的遗址风格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差别的,这个差别体现在陶器口部边缘上。陇西地区的陶器口部会做成细微的锯齿状,而关中地区则不会。
  由这两个细微的差别,体现出的是古羌人定居之后,地理的隔绝开始逐渐产生。但这个时代依然是交流多于隔绝,整个关陇地区的遗址内涵是如此的一致,足见古羌人分布广泛,交流也很密切。

  在接下来的时代里,他们将会继续向东发展,而在那里,他们将见到他们阔别了两万多年的近亲,久别重逢时,近亲却已经变成了仇敌。
  日期:2016-11-07 21:09:13
  7.那些隐藏在上古神话背后的真实故事
  八九千年前的原始农业时代,种植和饲养在古羌人的生活中的比例逐渐增大,不过采集渔猎依然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平分秋色,这是石器时代初级农业阶段的常态。
  因而,古羌人的生活既是定居的,又伴随着固定季节的集体围猎,每个氏族、部落依然需要相当大面积的猎场。在他们的氏族村庄周围,是一圈长着粟、黍或者闲置休肥的农田,以及坟地,再往外围,则是成片的原始森林。
  氏族与氏族之间有明确的界线,人口稠密的地方往往是森林中的小溪作为边界,亦或者是其他地标。而人口稀少的地方,往往是一片草场或者森林。大多数情况下,会是后者,这些草场或森林会被当作共有的领地,双方都可以在这些地方采集或捕猎。
  但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分界线就不是这样了,这些宽阔的边界线往往会被双方之间划为无人区中间地带,各自的部落为了避免冲突,都不会进入中间地带。在食物短缺的寒冷期,人们会打破约定,进入中间地带,很多部落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
  平时的生活中,氏族成员或以家庭为单位,或几个比较亲近的兄弟叔侄组成小团体,在村庄周边的森林里捕鱼狩猎。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活动范围往往不超过村庄30公里的范围,这是他们能够一天之内步行往返的最大距离。
  而在固定的围猎季节,一般是秋季和冬季,人们往往会整个氏族为单位,除了一部分男性留守保卫村庄外,其他成年男子集体出动,进行长距离大规模的捕猎行动。因为秋冬季是动物停止繁衍的季节,大规模围猎不会造成竭泽而渔的后果,远古的先民早已明白这个道理。此外,秋冬之际雨水稀少,有利于长期的户外活动,气温较低也有利于防止肉类的腐烂。
  这一习惯在部落中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当一个阶段的围猎行动结束后,各个氏族收获了大量的猎物,他们会各自献出一小部分收获,聚集到一起,举办围猎丰收的庆功宴,感谢祖先和神明的赐予。与此同时,女儿可以见到娘家的父母兄弟,女婿可以见到老丈人和大小舅子,外甥可以见到舅舅,侄儿可以见到姑母,表兄可以见到表弟,一年也就少许几次的聚会,这是他们许久联络感情的重要契机。

  再往大了看,部落与部落之间,虽然没有稳定的通婚关系,但毕竟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很久很久以前,他们都是从某个神圣的祖地迁出来的,而且有可能还是共同的祖先哦。
  何况,平时互为邻居,他部落在你部落东面百里,你部落又在我部落南面百里,食物来源不紧缺的温暖期,还是要好好相处的,因为,石器时代,也有一些氏族部落好吃懒做,不事生产,常干一些抢劫别的氏族财物的事情。所以,与邻居部落交好,总比交恶要好。
  交好的方式,自然也是本部落每个氏族出几个或孔武有力的壮汉、或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身负各种离奇故事的段子手,或是通晓神明的巫师之类的人,组成一个“代表团”,带上围猎获得的食物,到邻居的部落拜访。或者反过来,别的部落到本部落拜访,甚至一起举行一场围猎,增加感情,地点很有可选在平时双方都不可以进入捕猎的中间地带。
  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分散的地域也不是很广,仅仅两个省左右的面积,而且分散的时间也并不长,所以语言上的分化不是很大、或者即便,最西面的青海湖地区的部落,与最东面山西南部的部落,语言已经互相听不懂了,但一个部落与邻近的部落,总是能听得懂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部落所遇到的特别的事情,总是可以在部落之间的围猎联谊会上,氏族之间的联谊会上传开来的。西面的部落会传给中间的部落,中间的部落又会传给东面的邻居,东面的邻居又会传给更东面的邻居。

  假如以往的古羌人是借助自然火保存火种,一些偶然的机会,少部分机缘巧合的氏族成员,在摩擦木块时磨出了烟来,受到启发后,慢慢鼓捣出来钻木取火,古羌人从此可以自由的人工取火了。这一重大发现,必将在各个氏族、部落之间口口相传。几十个部落,几百个氏族,加上岁月的流逝,最初的情况就会渐渐的以讹传讹变成了另一番面貌。
  原先有很多部落都先后有这样的发现,但传到最后变成,是一个人发明的钻木取火,于是成了英雄般的人物,而很多最初掌握人工火的氏族,也被讹传成一个氏族,这便是燧人氏传说的由来。
  同样的,有巢氏的传说,也是这样来的。
  再比如,新仙女木事件发生时,彗星在大气层中发生爆炸,于是“天陷西北,地陷东南”,冰川被融化,于是洪水四溢,粉尘蔽日,于是天地混沌。当粉尘散去时,于是“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如果恰好有些氏族首领在睡梦中醒来,见此景,恰好手中又有石斧一柄,于是两三千年后,故事就变得类似于盘古开天辟地了,再四五千年后,故事就完全变成了盘古开天辟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