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名册——讲述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儿女的精彩故事》
第2节

作者: 刘昶晗1993
收藏本书TXT下载
  船翁愕然,苦笑道:“我对这些官员王侯家的事,曾经是了如指掌,可现在毕竟家破流落了这么多年,后来的这些晚辈们究竟怎样,我真的不知道了。……只记得当初朱膺铄也是个风流人,但因惧怕发妻,故而未曾纳过妾。而王妃为他产有一子,名唤彦瀚,乳名文儿。那时你族兄杨傅还在南直任职,正风华正茂,胸怀大志,而金陵王也刚到新封之地,想要一展身手,因此他二人性情契合,情同金兰。恰好江南有一对周氏姐妹,有倾国之貌,与他二人正是相配,你兄长便娶了其姊为妻,朱膺铄则纳了其妹为妾。但因惧怕他家那位‘醋坛子’,朱膺铄便将那女子偷偷养在外面。结果没过一年,不知谁走漏了风声,让王妃知道了此事,便趁朱膺铄外出之际,派人抓来了那女子拷问。不想那女子早已有了身孕,正值临产,因此受不了折磨,一命呜呼而去,只留下一个可怜的新生儿。好在叫文儿的孩子英勇正义,抢走婴儿,养于自己宫中;又怕母亲斩草除根,故而对幼儿寸步不离,才保下了那孩子的性命。”

  杨旌道:“正是。这个新生娃子便是朱彦汐,小名柳儿。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位小柳公子,从小深受他兄长的熏陶,虽无经天纬地之才,却也是个灵秀俊朗之人。而金陵王因恼恨王妃害死周氏,便搬出宫去,另居于新宅;小文公子见状,生怕母亲独居宫中再为所欲为,便忙将小柳公子送到了峨眉学艺。可怜这个小柳儿,小小年纪,便要在外面自立成才,而且一晃就是十年,岂能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兄嫂二人才愿意履行指腹为婚之约,想迎他入赘,免得他再在外面受苦。”

  少年忽好奇地问道:“爹爹,老先生,哪个…那个王爷和王妃,他们俩后来又怎样了?”

  日期:2016-09-25 21:48:55
  船翁笑道:“后来的事,我也是听得传闻,并不知明细。据说金陵王另居别院后,再也不肯主动见王妃一面;一晃十年,虽是没打骂过一次王妃,却冷冷清清,让王妃更加懊丧,也添了不少憔悴。可怜这王妃,独居王宫十年,连亲儿子也很少和她说话。整日里,惟有红烛点点滴滴,与她相伴;最终熬不过,孤苦凄凉地死了。不过她逝世前,却作了一首牌为《雨霖铃》的词,题为《夜来又梦当年月》,写得真情毕露,感人至深,让王爷读了也心如刀绞,潸然泪下。不过故妻已逝,再欲与之推心置腹,却无处话凄凉,因此让王爷悔恨莫及,从此也茕茕孑立,不再与任何女子有染。”

  杨旌微笑道:“这些都是真事。而说起这首《雨霖铃》来,其实它并不十分雅正,但刚一传世,就风靡天下。文人骚客们竞相模仿,以能做出此等韵味的诗词为能。不瞒老先生,我也曾将它背得滚瓜烂熟,也想作出一些如出一辙的词来,只是在下才疏学浅,始终未能如愿。不过直到现在,我还能对它倒背如流。”
  少年听了迫不及待道:“爹爹,那你能背诵一遍不?我也想见识见识!”

  杨旌哈哈一笑道:“也好。让你也听个新鲜。”便一字字吟咏道:
  “冰清霜洁。季冬萧景,良人离却。千僝万僽相送,至留恋处,强开眉靥。蓦地十年眷盼,恐君衷心阙。不应忘,以尔车来,密语深盟后完约。
  夜来又梦当年月。却无虞,晓冷盆炉灭!那堪久长未见,愁不断,泪涟凝噎。最恨梳妆,羞见屏镜泣颜卑亵。怎奈这,两心遥逾,更少银河鹊。”
  日期:2016-09-25 21:50:00
  少年听得痴迷,跟着喃喃念道:“怎奈这,两心遥逾,更少银河鹊……”细品到这一句,登时竟如万箭穿心般,让他涌满了伤情;而作词人如啼血般的悲鸣声,久久不去,一直回荡在他的耳边;便不禁感叹道:“好词,好词!只是……只是作得也太过于颓丧凄凉了……”
  杨旌笑道:“这是人的真情流露,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因此也无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说。再者她写得既不牵强,也不是堆砌浮躁,所以能引人同悲,哀意无穷。”
  少年点点头,忽又想起了些什么,忙说道:“对了!还有俺未来的大姐夫朱彦汐,如今他又怎样了?既然王妃过世了,他兄长又一直护着他,现在他也应该过得滋润了些吧?”
  杨旌道:“嗯,金陵王妃去世后,文公子就让柳公子回到金陵来……”却忽又忍不住笑,对少年摇头感叹道:“不过……你呀你!向来对这些故事传闻感兴趣,可若是把这股劲头用在读书上,将来还指不定能考上什么功名哪!”
  少年听了吐了吐舌头,笑道:“爹,您自己常说:‘高官厚禄,何人不愿向往?可纵然得之,却熬不过挥霍无度,又或者兄弟相争、祸起萧墙,总有失势之时,落得家破人亡。’既然官高禄厚,会让人觊觎,引祸上身,那我还争取这功名干嘛?”
  此话一出,引得两位长者哈哈大笑。杨旌更是摇头,笑叹道:“你这个三娃,总是让我哑口无言。也该多学学你两位哥哥,让我少操些心。”说罢,又站了起来道:“我看现在时辰也不早了,估摸着快夜禁了。老先生,您渡船把我家文轩送回家,我也该去醉仙楼里打理事务了。”便走出乌篷,踏上岸去。
  日期:2016-09-25 21:50:23
  岸边抬眼望,正好能看到一座大酒楼,巍耸壮观,门红槛高,又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而楼门上的大匾上,题着“醉仙楼”三个大字。正是:
  楼殿高耸,朱翠辉煌。五间大殿,一行尽粉褐色红漆;三层高楼,四边都是水痕磨墙。巷如花街,女校妖艳无穷;门庭胜市,公子济济一堂。相逢卖笑,情似结缔依终生;侃侃其谈,谊若天高又无疆。
  此时老翁与少年也走出了乌篷。少年又忙跳到岸上,扯起父亲的手,依恋道:“爹爹,您怎么让我自个儿回家呀?前些日子我跟着您忙婚嫁之事时,也没出过什么差错,为何现在忙完了,你却不愿带我一起了?”
  杨旌劝诫道:“儿呀,醉仙楼比不了你大伯家,他那儿毕竟是私宅,而醉仙楼人来人往,鱼龙混杂。我从不带你和其他家人到醉仙楼那里去,并非是嫌弃你们,而是不想让你们抛头露面,以免将来若有些变故,也不至于威胁到你们头上。快回去吧,文轩……回家报个平安,别让你娘亲和哥嫂们一直担心着咱俩。”
  少年听后,悻悻地“嗯”了一声,垂着头走回船上,然后躬身向父亲告别。老船翁便荡起桨来,划船而去。杨旌则顺着路,快步走向醉仙楼,因心里只想着酒楼里会添些什么事务,便也没注意周边,等快到酒楼门口时,忽从背后闪来一人,还喊道:“喂,杨掌柜!”

  日期:2016-09-25 21:50:53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喝,着实让杨旌吓了一跳,忙回头来看,只见是一位眉清目秀、风流英俊的后生。原来不是别人,正是在锦衣卫任职千户的逍遥子,本姓罗,名隐,因师出“北侠”欧阳燕门下,习得一身好武艺,又为人潇洒不羁,少年得意,因此人送外号“逍遥子”,后来传得久了,都把他原来的姓名给忘了。自从他进入了锦衣卫后,便开始专研武器匣子,不久便使得一手好暗器,百发百中,从不虚发。又因他在锦衣卫里,受指挥同知——飞鹏的管制,而飞鹏帐下还有四名武艺绝伦的猛士,使得武器分别是金枪、银刀、铜锤、铁指,恰好逍遥子随身带一把盛酒的锡壶,人们便按照“金银铜铁锡”的五金之说,将飞鹏与他的帐下五人并称为“五金六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