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26节

作者: 塘西正观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孙悟空与猪八戒打死了美后白面狐狸,和寿星收伏了白鹿,一齐去见比丘国王时:
  (孙悟空)同寿星牵着鹿,拖着狐狸,一齐回到殿前,对国王道:“这是你的美后。与他耍子儿么?”那国王胆战心惊。又只见孙大圣引着寿星,牵着白鹿,都到殿前,唬得那国里君臣妃后,一齐下拜。行者近前,搀住国王,笑道:“且莫拜我。这鹿儿却是国丈,你只拜他便是。”那国王羞愧无地,只道:“感谢神僧救我一国小儿,真天恩也!”
  估计这比丘国王今后再无颜面见他的臣子了。堂堂一个皇帝怎会糊涂到宠幸狐狸精至差点连小命都没有,还拜鹿儿为国丈呢?
  如果说比丘国王想吃1111男童的心肝,是因为被狐狸精掏空了身子,他要温补身体继续享受温柔乡的缘故,那么,灭法国国王立愿要杀一万个和尚就没有任何道理了。
  《西游记》第八十四回,灭法国国王只是因为曾经有僧人毁谤了他,他便要杀一万个和尚解狠。这多冤枉!多残暴!那一万个和尚并没有毁谤国王呀!糊涂残忍的国王就因为这个誓愿,已经杀了9996个和尚了!多亏孙悟空神通广大,想了一个计谋,既教训了灭法国国王,又点醒了为所欲为的国王。孙悟空在深夜里施展大神通,将灭法国皇宫内院、王府六部、各衙门里的人,不分男女,全部都用剃刀剃了个光头。天亮后这一幕就显得非常滑稽可笑了:

  却说那皇宫内院,宫娥彩女,天不亮起来梳洗,一个个都没了头发。穿宫的大小太监,也都没了头发。一拥齐来,到于寝宫外,奏乐惊寝,个个噙泪,不敢传言。少时,那三宫皇后醒来,也没了头发。忙移灯到龙床下看处,锦被窝中,睡着一个和尚,皇后忍不住言语出来,惊醒国王。那国王急睁睛,见皇后的光头,他连忙爬起来道:“梓童,你如何这等?“皇后道:”主公亦如此也。“那皇帝摸摸头,唬得三尸神咋,七魂飞空,道:”朕当怎的来耶!“正慌忙处,只见那六院嫔妃,宫娥彩女,大小太监,皆光着头跪下道:”主公,我们做了和尚耶!“国王见了,眼中流泪道:”想是寡人杀害和尚……”

  这国王至此才知道佛法的高深,幡然醒悟自己的罪孽深重,就此放下屠刀,皈依了佛门。

  日期:2017-02-26 22:02:58
  第四章揭开《西游记》打碎信仰神坛之谜第(第四章之六)内容提要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三界主宰大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的笔下都被拉下神坛。
  在《西游记》的笔下,玉皇大帝也是个凡人,他曾经是个苦孩子。
  日期:2017-02-27 22:31:21

  第四章揭开《西游记》打碎信仰神坛之谜(第四章之六)
  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依次经过了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等国家。在这些国家中,除了西梁女国的皇帝是个痴情的女皇;狮驼国早就被三魔灭了国,国王不知所踪之外,剩余国家的国王不是胆小如鼠,便是贪婪女色;或者平庸无能,或者嗜血成性,根本就不是什么天子、真龙。皇帝在《西游记》里,都是跌落凡尘的凡夫俗子。

  《西游记》里的西梁女国女王看似没有什么恶意,她只是对唐三藏一见钟情,心甘情愿将皇位和社稷让给唐三藏,自己情愿只做个享受温柔乡的女皇后。如果女王爱的是一个凡夫俗子,那倒也是一桩流传千古的风花雪月传奇;但唐三藏却是一个背负着往西天取大乘真经普渡众生使命的不一般僧人,女国王此举便成为要毁唐三藏十世修行的金身,坏了取经大业的不义之举。
  《西游记》还有多处对西梁国女王“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之类的情色描写,透露出皇族即使是女皇也是好色之徒。女王将自己,还有大好江山,皇帝宝座都倒贴出去,也打不动一个僧人的心,这本身也是一件很令天下皇帝身份丢价的事情。
  但在《西游记》中,有一个皇帝是例外。
  这个皇帝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从《西游记》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作者对唐太宗是非常尊敬的。《西游记》对唐太宗的描写确实与其它的国王有很大的区别。西天取经是由唐太宗倡起的,即使是往西天取经成功后,唐三藏也得回长安给唐太宗虔诚地下跪,感谢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西游记》甚至不厌其烦地将唐太宗撰写的《圣教序》一字不漏地抄写出来。在《西游记》,也只有《心经》才有如此的待遇。

  但是,《西游记》对唐太宗还是有很多贬抑的地方,不过这已经不是《西游记》对某个皇帝的好恶问题了。对唐太宗的贬抑已经是《西游记》对整个皇帝群体的评价观点,关乎到《西游记》对宇宙世界观的认识,是《西游记》作者哲学思想的高度的体现。这些世界观、哲学观不会因为对某个皇帝的喜爱而会有例外。
  规律就是规律,没有例外可言。这也是《西游记》的伟大之处。
  对唐太宗的贬抑之处在什么地方呢?就在《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这个故事里。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主,连***也赋诗“唐宗宋祖”褒扬。唐太宗在位时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盛世。但是,在《西游记》里,这位皇帝的杰出代表在死后并没有升到上堂去,而是要下地狱,接受十代阎王的审判。他的父皇——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的兄弟建成、元吉此时也还呆在“幽冥地府鬼门关”,他们吵吵嚷嚷着要和李世民清算阳间的旧账。多亏下地狱前,魏征让唐太宗捎了书信给酆都掌案判官崔珏暗中帮忙,其实说白了是在作弊。可怜的一代名帝,竟要靠冥司掌案判官的作弊才得以延长阳寿20年。

  但是,20年后呢?20年后唐太宗还得往地狱走一趟,还得和他的父王、兄弟在黄泉中见面。
  唐太宗死后尚需入地狱,其它皇帝就更不用说了。《西游记》已经帮天下所有的皇帝安排好了后路,请看《西游记》的描述:
  十王……言毕,命掌生死薄判官:“急取薄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薄,先逐一检阅。
  这就是《西游记》对皇帝的观点:皇帝其实不是什么真龙天子下凡,他们本是凡人,他们的生死和阳寿都是阎王掌管。皇帝死后一样要下地狱受审。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
  《西游记》将龙王羞辱了,《西游记》将又将天下的皇帝赶下了神坛。那么,《西游记》对佛、道、神仙的态度是怎么的呢?
  《西游记》的篇幅有限,《石破天惊》的篇幅也有限。我们只须看看《西游记》是如何点评天地之间最高最大的那尊神——玉皇大帝吧!
  《西游记》第一回,石猴从仙石中迸裂出来后: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得明。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州海东敖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