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第6节

作者: 木唐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王有教,赐我田在先,不给!
  哟嗬,神通兄真有种啊,赞了!
  哎,哪里哪里,俺李神通什么人?要晓得老夫也是李唐宗室!

  神通兄如此强硬令张婕妤的父亲恼火之极,宗室怎么了?要晓得老夫也不是一般人,那是皇帝的老丈人!结果张婕妤听说这件事后,当即去找李渊告状:
  皇上哪,您批给贱妾父亲那块田,让您的好儿子秦王殿下夺走批给李神通啦!
  你想这样一说,李渊心里啥滋味?他当场把李世民叫来,捋起袖子气咻咻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手敕竟然不如你的秦王教吗?嗯?
  这场后妃与宗室的田产之争不知最后是如何收场的,但如此一来,竟演变为老李家的父子之争,升级为皇权与王权之争!

  还有一件便是“殴打事件”,说的是秦王府下属杜如晦的事:他有次骑马经过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家门前时,突然被尹阿鼠几名家丁拽下马来狠狠揍了一顿,折断杜如晦一根手指不说,家丁们还对他放了一句狂话:
  你什么人?敢过此门而不下马?!
  尹阿鼠家丁是真认不得杜如晦吗?未必是。
  尹阿鼠这人名字很猥琐,总让我想起《十五贯》中娄阿鼠的形象,但他为人,那是绝对的骄横!主子有气魄,打手们自然不含糊,也许一般人还懒得出手,就专挑杜如晦这样有背景的人痛扁,这样子才显得咱主人有气魄不是?
  但杜如晦的背景是谁?
  是秦王李世民。痛扁杜如晦就相当于甩了秦王府一个大耳刮子!
  尹阿鼠感到事态有些严重,不过人家有气魄也不是浪得虚名。本着“没有事,专闹事,出了事,不怕事”的原则,尹阿鼠果断的把这事儿交给女儿尹德妃去摆平。于是尹德妃在第一时间跑到李渊跟前诉苦去了:
  皇上哪,秦王手下欺负俺父亲一家啦,您要给俺做主啊!
  嘿嘿,典型的恶人先告状,颠倒是非。
  听说宠妃一家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李渊这回真怒了,当即派人把李世民找来,不问青红皂白,便劈头盖脸炮轰了一顿,末了又骂道:我宠妃一家尚且被你手下人欺负,你说这长安城里的老百姓还活不活了?!
  言外之意是,儿子你不含糊,看来这长安城里,你是老大啊!
  对此,李世民当然要竭力辩白一番,可不管他怎么说,李渊就是不信。
  老李这是怎么啦?

  没别的。这就是妇女们的力量。你要给这么一堆妇女包围了,你也这样子!
  不管怎样吧,这几件事过后,李渊与李世民的隔阂开始日渐加深了。
  李渊很郁闷,感觉世民这孩子就像变了个人,居功自傲,目空一切,连自家老子都不放在眼里了。不过这些话也不便对别人提起,只有对贴心贴肺的裴寂才忍不住透一两句口风。史载他曾就此对裴寂发出过这样一句感叹:
  “此儿久典兵在外,为书生所教,非复我昔日子矣!”
  世民这孩子,常年在外领兵打仗,不知给谁教坏了,再不是我从前那个好孩子了!
  看到这里,俺忍不住想穿越回去插一句嘴:老李呵,您说的不错,世民变了是不假,不过您老也变啦,你们爷四个都变啦!
  父亲的指责,兄弟的嫉恨,后妃的中伤,让李世民倍感孤单。人穷则返本,在这个时候,他不由得想起了母亲窦皇后。
  她生前教他识字,告诉他做人的道理,带着他辗转千里经洛阳到郑州再回鄠县。那时候的父亲也是爱他的,给他两次拜佛,两次还愿,后来又给他娶妻,带他去太原。但如今化家为国,大唐勃兴,尽得天下,母亲却永远看不到这一切了,而所有幸福的,快乐的童年、少年也都一去不再了!
  最令他伤感的时刻,莫过于父亲在宫中大摆筵席,召集后妃、太子、诸王、百官宴饮。举座但闻新人笑,滴酒何曾慰旧人!每当看到父亲与一帮新纳的后妃们把酒言欢、谈笑风生,他便止不住地悲从中来,泪流满面,失声唏嘘起来。

  这时候的他宁愿逃离宴席,躲在一个角落里,恣意地痛哭一场,然后呆坐着,安安静静地想想母亲,想想她待自己的那些好。但是他不能走,他必须坐在他秦王的位置上,继续忍受那些刺耳的的笑声。
  也许是他的位置太显眼吧,父亲总是在第一时间便能看到他怪异的、失魂落魄的举止,这些举止与现场欢乐的气氛,缤纷的情调格格不入,令父亲扫兴之极。
  父亲很明白他的心思,但他越是这样,父亲便越生气!
  小子你哭啥哭?就你想你娘?老子我不想吗?
  可是老子我都夕阳红了,你就不能让我高高兴兴活几年吗?

  相信李世民对生母窦皇后的思念,正是他与李渊后妃们未能理顺关系,并矛盾越来越深的重要原因。与李世民的不识趣相比,建成和元吉要讨喜得多,即使他们思念母亲,也绝不可能为此而扫父亲的兴。
  接下来不用说也知道,李世民又给人抓住小辫子了。后妃们一起跑到李渊那儿,围住老李哭成了一团:
  如今天下一统,四海升平,陛下年事已高,正该安享晚年,快乐夕阳红,可秦王殿下每次宴会都哭哭啼啼,这正是因为憎恨我等妇女们啊,想陛下千秋万岁之后,秦王必定容不下我等母子,到时恐怕一个都剩不下了,还是皇太子仁孝双全,陛下一定要把我们托付给皇太子,这样我等母子才能得保全啊!
  啊啊啊!
  李渊听了不由得神色惨然, 自此以后,他就从从内心里疏远了李世民,而对建成和元吉却越看越亲了。

  当后妃们包围李渊,抓住一切机会诋毁李世民,群起而攻之的时候,也意味着建成、元吉已经对李世民发动了第一波攻击。
  曾经的同胞兄弟就这样分为两派,变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
  李世民清楚地知道这些,对此他必须进行反击。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建成把世民当成夺嫡大敌,皇帝宝座最强有力的竞争者,那么李世民是否真有夺嫡之心呢?

  如果有,那么这种想法又是何时产生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日期:2013-02-25 08:53:02
  连载5
  第二章 明争暗斗
  关于李世民是否有夺嫡之心,答案是肯定的。
  有,真有。如果没有,后来就不会有玄武门之变了。如果你是皇子,皇家嫡子,你也很难没有。
  好了,这个问题我们不必纠缠了,谈下一个问题:李世民夺嫡之心始于何时?
  这个问题才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不过的确很难回答。
  因为不管怎么说,都会有人反对,甚至拍砖,所幸本人并非权威,也并不想作结论性表述,所以如果大家不满意,大可一笑置之。
  我的回答是,李世民很早就有了夺嫡之心!
  不过以“夺嫡”来形容李世民谋取储位之路,或者说整个夺嫡之路并不准确。细究这一段历史,我们会发现,他的夺嫡之路实际上要分两个阶段:

  武德七年以前,应该称之为“争储”,武德七年以后,才是货真价实的夺嫡。争储是夺嫡的初级阶段,是前期准备,夺嫡是争储的必然延伸,二者以武德七年为分水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