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相--由八十年代陈三尺真人真事改编的悬疑写实》
第17节

作者: 孤子一枚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老太婆姓刘,叫刘老太,在当地莲花村里接生相当厉害,几十年接生没有出过事情,名气比较大。
  刘老太因为神婆的身份特殊,就没有结婚,而是独生一人。前几天刘老太晚上,刘老太在家里吃了饭,正准备睡觉,她家的木门响了。

  刘老太便去开门,借着煤油灯就看见一个中年男人,神色很焦急的叫刘老太去接生,他媳妇要生了。
  古话说人生人吓死人,刘老太不敢耽搁,便收拾着她的接生家伙打着马灯跟着那中年男人走,说来也奇怪,那中年男人并没有打着灯笼或者电筒,而是抹黑走在路上,速度相当快,刘老太跟都跟不上。
  刘老太想是别人心里焦急,便问那中年男人为什么不打个电筒,中年男人说见红了心慌,就赶忙跑来找您了,这天还不黑,看得见,您走的太慢,我来背你。
  刘老太虽然老,但是眼睛不花,这路上明明看都看不见,难道这中年人吃过蜂王浆不成(以前蜂王浆被传的很神,说吃了会让人发生变化)?那中年人不管刘老太,直接就背起了刘老太一路小跑。
  那刘老太在背上一阵眩晕,被颠得难受,最后被颠迷糊了,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回过神来已经到了那中年男人家中,中年男人家里非常气派,非常古色古香。奇怪的是屋子是进门就是厅堂,而后面才是卧室,一张雕花桌子上放着几盏豆大的清油灯,刘老太心里嘀咕这么有钱也不装个电灯。
  卧室里传来一个女人的痛叫,刘老太也不含糊,让那中年男人去烧水,最起码烧一锅,说完背着他的接生家伙就往后面的卧室走。
  那卧室也是相当气派,床都是难得一见的雕花木床,床上有床罩子,在床边有一盏白蜡烛,烧的正旺。刘老太将东西放在桌子上,又去掀开了床罩子,就见床上躺着一个穿着白布睡衣的女子,正用手摸着肚子,一张脸被疼的煞白,汗顺着这个女人的脸不停的往下流。
  刘老太伸手一摸,下『体』湿润,看来羊水已经破了。那刘老太便开始工作起来,那中年男人烧好了水,用雕花的铜盆一个接着一个端了进来,一共端了四盆。

  刘老太一看就觉得奇怪,那铜盆上雕花非常精美,盆低还有字,分别为福禄寿喜,心道这家人还真古朴。
  一阵忙活以后,终于接生成功,是个男孩,便对着窗户一阵喊:是个多头。多头是稳婆的术语,男孩叫多头,女孩叫添头,那胎盘叫儿衣,脐带叫长命。
  刘老太用烛火烤了交脐(剪刀),然后剪断了长命,用艾草烧了肚脐,才在床头抓了一张白布将婴儿包了起来,又将儿衣用一个专用的布口袋装起来才叫男人进了屋。
  那男人看是一个男孩,高兴的抱着孩子在屋子里转圈,紧接着又掏出了一快银子递给刘老太,这钱是接生的工钱,被叫做“拆红”。刘老太接过来银子,觉得更奇怪了,现在谁还用银子?不过刘老太没问,因为银子比钱值钱多了,这一块银子少说值百十来块,那可是十张大团结。

  刘老太又从包中摸出三付中药,这中药被称为月子汤,是补血催奶的好方子,为稳婆一代代传下来的药方。交代完毕后,刘老太得了银子心中高兴,又交代了几句以后准备走人。
  中年男人却不让刘老太走,要给刘老太煮几个荷包蛋,刘老太听说有鸡蛋吃,也就坐在了厅中,这荷包蛋和今天吃的荷包蛋不一样,是由不沸腾的水温熟了,其中加了猪油和红糖,十分补人。
  那中年人给刘老太端来了荷包蛋,又给刘老太两快碎银子,说是给刘老太的“看好钱(赏钱)”。刘老太心里开了花,端起荷包蛋就吃起来,心里想要不再送两付月子汤。
  原本香甜的荷包蛋刘老太吃起来却没有感觉,那白花花的猪油和红腻腻的红糖都没有味道,感觉就是在吃馒头一般。刘老太觉得奇怪,就去看那中年男人,只见这中年男人穿着一件圆领的黑衣和一条黑裤子,脚上穿着一双新布鞋。那黑衣服刘老太一眼就认出来是死人穿的寿衣!

  到这里,刘老太才知道自己撞了鬼。虽然装了鬼,刘老太却不敢说,便扯了个幌子说家里猪还没喂,悄悄的摸出了剪刀,攥在手中,那中年男人笑呵呵的将刘老太送出门后就关了门,刘老太将剪刀就插在那门上。
  日期:2014-09-26 13:12:00
  刘老太提着马灯走出来,发现周围都是坟堆,也不知道多久没有人打理,荒草丛生,天上连颗星星都看不见。见这状况,刘老太哪里敢多管,慌张的往路上跑,那刘老太奔跑起来觉得腰不酸了,腿脚也有劲了,一路狂奔着回到了家。当天晚上刘老太被吓得不敢睡觉,抱着家里供奉的观音菩萨就在火堆旁坐了一夜。
  天亮刘老太摸出那银子,结果哪里是银子,分明就是三块鹅卵石。刘老太气不过,找了几个村里的人,依稀记着昨天回来的路就找了去,最后在村东头一处荒地中找到了那坟,周围有不少土坟,全是无人管理的孤坟,也不知道埋了多久。刘老太是知道这地方得,只是昨天晚上被吓得不清,一时间记不起来。坟修的非常气派,全是大石条扣起来,正面是一个石头雕的牌楼,有七八米高,牌楼里面是墓主人的碑,背后有一对雕花石门作为坟的门脸,那双扇雕花石门缝隙中正插着一把剪刀,正是刘老太的剪刀。

  一般来说那农村中对待这种闹鬼的地方就是一个字:拆。这坟又无后人,拆起来不用顾及。要知道挖人家祖坟这是一种丧尽天良的事情,没有不共戴天的大仇一般做出不来。刘老太活了几十年,不想做的过火,毕竟活在这村子里一辈子也没听见这里闹鬼,但是村中的几个小伙子却眼睛盯着这坟冒光,刘老太又何尝不懂,这坟修的这么好,里面肯定有陪葬品,挖出来就是钱,平日里没人敢做这事儿,这闹鬼便是由头。

  说干就干,那几个小伙子拿来铁锹锄头钢钎,风风火火的就去撬那石条,刘老太想出声阻止,又没人听。便站在一旁看小伙子挖坟,其实心中也想知道究竟这坟中有什么古怪玩意儿。
  这坟的修法很简单,前面牌楼中间碑,碑上写着:故清侍考黄连山,妣成氏老大人之木墓,旁边便是日期,左右还有一副对联。后面就是坟门和大石条子砌成的一个长方形,坟上面被填入泥土,种上白茅草。小伙子动手,自然痛快,几下就将那坟的门脸给掀翻在地,又用钢钎将怀抱粗细的大石条子直接撬开丢在地上,露出一块长方形的土堆来。紧接着用锄头和铁锹几下就将土堆给抛开,露出两口棺材,几个小伙子却被吓住,手中的锄头和铁锹都掉在地上。

  刘老太在旁边看不见,便往里走了几步,只看见两口黝黑的元宝棺材,那清侍表明了这棺材是清朝的,到今天少说也有一百年了,棺材没腐烂不说,上面的黑墨还泛着光,其中一口棺材的棺缝上正不停的往外冒着鲜红的血,那血冒的就像是泉水一般,将周围的泥土都大湿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血腥味,令人作呕。那几个中年人正是看见了这奇怪,才丢掉工具不敢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