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小说——螳螂王(真实的民国武林,真实的国术格斗)》
第52节

作者: 宋别离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13 09:10:34
  铁螳螂3
  做生意的讲究和气生财,受此影响,近些年宋启云很少跟人交手,虽然他并没有把功夫搁下。日子一久,外人也不摸他的武功底子。
  他又在江湖上闯过,把义气二字看得重,对待前来拜访的武林朋友从不怠慢,出手大方,大家便也更礼敬他,多给他脸上贴金。故而黑白两道也都吃得开,生意一直做得顺风顺水。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日子久了,有些不入流的练家子听说宋启云不喜与人交手,却仗义好客,便借比武之名前来打秋风。有的甚至打听到宋启云外出,才前来投奔,往往一住就是半月十天赖着不走。
  老管家福旺先是不乐意了,文举一家也厌恶透顶,只是碍于宋启云定下规矩,不得不强忍着。但文鼎却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刚满十七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便捉摸着如何来对付这些人。
  他练地功拳已经有些年头了,早就手痒痒的厉害,无奈高成不准他显露,宋启云又禁止他习武,所以平日里只能装熊。如今碰上这样的人,哪里还坐得住,便暗地里跟福旺商量,让他出面去刺挠刺挠对方,让他们尽早滚蛋。
  于是,小黑龙刁三横空出世。今年开春的时候,便有个自称是从少林寺来的和尚前来投奔,但明眼人一瞧他就是个假和尚,又喝酒又吃肉的,哪里像个出家人。
  文鼎马上穿上他的行头出现了,他也装作来混吃混喝,跟假和尚“抢地盘”。最终两人约定出去较量,输了走人,赢了留下。

  谁知,那个冒牌和尚手底下还有点真玩意。文鼎既穿着铁砂衣,身法不够灵敏,又缺少实战经验,险些吃了大亏。那家伙偏偏又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上去就是暴风骤雨地一顿拳头,打得文鼎连连后退。
  幸好他的童子功厉害,待和尚的攻势稍竭,马上就给他来了几招厉害的,打得他满地乱爬。最后,用三两银子把他打发掉了。
  文鼎回去后,把事情的经过跟高成说了。原以为师父会发火,没想到他的表情很平淡,因为高成知道,真正的高手是不会出来混吃喝的,文鼎练武也快满十年了,找人试试手也不坏。但同时又警告他,倘若他会武功的事暴露,别说宋启云不会放过他,他们之间的情分也就算完了。
  这事一旦开了头便刹不住车,几个月后,文鼎又跟一位练查拳的人交过手。那一次,他听从高成的话,先脱下铁砂衣再战,竟然赢得十分轻生。不禁又惊又喜,此时才晓得高成传自己的地功拳货真价实。日后,他练起拳便更卖力了。
  不久,仲秋节到了。宋启云提前赶回来。十五当日,和顺德行栈和其他的店铺提前半天歇业,给徒弟和伙计们算了工钱,发了礼品,让他们早点回去跟家人团聚。惟有高成自己是老光棍,还守在磨坊里,他是吃住都在那里的。
  他平时也少言寡语,像个哑巴,难得踏出大门半步。所以尽管来到宋家也有十个年头了,但跟府上的人并不熟络,除外更是没有结交一个朋友。

  傍黑时,宋家热闹得像蒸开了锅,透着喜气,家里的仆人都各自回家过团圆节了,只剩下福旺一个在院里忙活,摆出香案和供品,他大脚老婆则帮着夫人、大少奶奶准备饭菜。文举和文鼎哥俩儿帮不上忙,便陪着宋启云在后花园里转悠。
  上半年生意做的顺当,宋启云很是宽心,文举成了家,文鼎也长成小伙子,他对他们便不再像从前那样威严了。文鼎见父亲心情很好,胆子便大了,嬉皮笑脸地怂他打一套拳来看看。
  日期:2015-05-14 09:38:58
  铁螳螂4
  宋启云便笑骂,你小子还是不改那想学武的心思。说归说,还真给他撩拨起了兴致,便走到练武场里打了一套。只见他的腰不断作着扭、拧、缠、转、旋,两只手臂上下旋转,四面环绕,十指竟变化出一朵朵梅花来。
  那一对手臂弯弯地,总是保持着弧度,蓦然就会击出去,又瞬间收回,划着弧又勾出去,当真像闪电一样。文鼎虽然不知他打的哪一路,却看得浑身大汗淋漓,心里砰砰跳得厉害。
  虽然父亲是自己在演练,但那剧烈的拳风和杀气却像针尖一样,扎得他脸皮火辣辣地疼,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真是看呆了,看傻了。没想到父亲的身手如此厉害,他虽然练了童子功,只怕也禁不住他一记狠招。
  文鼎一对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生怕漏看了一点。文举却被拳风逼得远远的,他和弟弟正好相反,自小就对拳脚不感兴趣,不过,在父亲打完拳后,他却最先喊起好来,还啪啪地鼓掌。文鼎却看呆了,忘了喝彩,直到哥哥拿了毛巾上去给父亲擦汗,他才大喊了一声好!把父亲和哥哥都逗乐了。

  之后,父子三人离开后花园,去书房喝茶。文鼎意犹未尽,追问父亲刚才打的是哪一路。宋启云说,那是螳螂拳里的“八肘”。接着,便说起了螳臂挡车的故事——
  春秋时,齐国国君庄公出巡,见有一只大螳螂立在道中,怒气冲冲地举着双臂,想要挡住车轮。庄公问:“这是什么虫子?”车夫说:“这便是螳螂,它只知进,不知退,想挡住车轮前进,却不知已死到临头!”庄公想了想说:“它如果是人的话,一定是勇士,我们要尊重。”说罢,叫驾车的人车子靠边走,让开螳螂,从路旁走过去。
  宋启云讲完,瞅瞅两个儿子,问他们怎么看这个故事?文举马上讥笑道,螳臂挡车,自不量力,冒充英雄。文鼎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但一时间却又翻不上话来。
  宋启云说,十年前,他也做了件螳臂挡车的事。其实不单单是他,当时有千千万万的国人都参与了。说着,还解开大褂,让他们看了他胸膛上的伤疤。那是被洋枪打中的。
  原来,那一年八国联军侵华,他和几个练螳螂拳的好手参加了义和团,用血肉之躯去抵挡洋枪洋炮,那些伤疤就是当年留下的记号。同去的六个胶东老乡,单单只回来了他一个。
  文鼎和文举还是头一次听说父亲的秘闻,都呆了。宋启云脸色沉重,叹了一口气,吐出八个字:螳臂挡车,可使有勇。他告诉儿子们,祖师爷传下来的螳螂拳谱名就叫《可使有勇》。文鼎听了,心中一动。

  天黑下来后,宋家后花园挂起四盏花灯,摆起了一桌酒菜,准备赏月。宋启云忽然想到什么,问人都到齐了吗?文举赶忙说都在这儿了。宋启云摇头说不对,还缺了一个。
  文鼎一激灵,知道父亲说的是高成。福旺也想起来了,磨坊里还剩下一个帮工高成。忙说他不会来的,那是个怪人,这么多年来,什么节都是一个人过的。宋启云说,来不来是一回事,请不请是一回事。对文鼎说,你去跑趟腿儿吧!
  那一刻,文鼎几乎怀疑父亲已经发现他和高成之间的秘密了?但父亲脸上并没有什么异常。
  高成果然不来。宋启云便嘱咐福旺,让人给送去酒菜和月饼,说高成也算是宋家的老人,不可慢待了他。
  那晚上,玉盘样的圆月升起来,照得花园一片雪白。宋启云多喝了两杯,话也多起来。他跟文鼎说起了什么是可使有勇。那句话出自《论语》——子路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意思是说,有勇武可以使用,而又要知道是非的准则。
  他告诉文鼎,如果不懂这句话的真意,就算是武功再高强,那也不过是一介武夫。
  当晚,父子三人你一杯,我一盏,喝得畅快,谈得畅快,其乐融融。文鼎觉得父亲从来没有这样对待他们。他甚至暗中思量,兴许父亲现在已经后悔不让他习武了。
  这一喝,竟然便喝到下半夜,福旺一直乐呵呵地陪着,端酒上菜,直到他们醉的不省人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