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三个菜鸟的销售通关之路》
第31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09 20:39:15

  第十章环境动物
  古政农最近想的最多的四个字就是‘矩阵结构’,因为这四个字是大老板唐思哲反复提起的,他知道老板的风格,只要打算做一件事情,肯定会很早吹风。这种吹风即是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也是观察大家对这种事的反应,以决定下一步推动力度。唐老板从来不会硬推某件事情,他明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道理。虽然他有足够的权威硬推,但还是喜欢采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雨只有下到心里,种子才能发芽。

  矩阵结构是与垂直职能结构相对应的,中国的管理一直是金字塔结构,一个大领导管几个小领导、几个小领导再管几个兵。层层管理。很符合中国人关于‘官’的理解。当然这种结构问题也很多,容易山头主义、容易欺上瞒下、容易失去专业性。更重要的是,这种结构下权利往往会失去制约。有基于此,矩阵管理结构就应运而生了。
  矩阵结构说白了很简单。就是每个岗位都有两个人管,一个是部长、一个是省长。部长与省长一般大,自然可以相互制约,这是外企常用的方法。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大问题:两条线不可能完全的均衡,一个员工两个管,员工到底听谁的?
  瑞和从前也一直在采取类似的模式,但是没有像今天这样明确过。之所以现在唐大老板如此高调,原因古政农也清楚,从前的部长都快被省长整死了。制约已经是名存实亡的事了,所以现在要给部长们撑撑腰,灭一下省长的威风。
  古政农之所以如此关心这件事情,除了他对政治的高度敏感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这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一个财年快结束了,业绩一直不好,当然是直销业绩不好,渠道业绩还算不错。一举改变了分公司多年来渠道的疲软局面。这一点大老板已经屡次表扬。但是直销业绩不好,压力也是巨大的,已经被销售副总敲了多次警钟。
  但是警钟代替不了业绩,既然结果注定,自己还是要想办法。这么多年瑞和的历练,辗转腾挪的功夫还是有的,岂止有,而且精通。职场就是这样,对内下功夫,永远比对外下功夫有用的多。
  集团伙伴渠道部的汤总已经提出离职,空出了一个位置。唐老板已经暗示过他,这个位置希望他考虑。他了解唐总,他嘴里的‘考虑’就是等于决定。只是要向他说明,自己‘非常愿意干’。
  古政农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愿意干’的,他清楚渠道部的位置看起来风光,但是实权却远不如现在的位置,但是唐老板最近关于矩阵的讲话,让他有点有愿意干了。再加上业绩不好,现在就‘很愿意干了’。
  既然很愿意干,接下来就是组建队伍的问题,队伍从前就有,但那是汤总的,不是自己的。虽然不能完全调整掉,但一定要充实自己的人,这是关键。尤其是四个大区的渠道部,必须有自己的人。因为那是封疆大吏,所有的业绩就指望他们扛了。人员调整古政农是内行。他已经拟好了一份名单,而且名单已经交给过几个关键领导看了。
  北部区这边是最重要的据点,这个区域占了占了全国渠道收入的1/3,现在朱弘毅已经内定是大区总了。这个区域渠道部的人选,古政农一开始想的是刘卫东,因为刘卫东他使着顺手,对自己言听计从。不过这个念头一闪即过,立马就否定了。因为再也不能冒业绩的风险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罗宋,虽然罗宋是个刺头,但是他的业绩在那摆着,必须用。
  “你说,怎么样才能消除拜访客户时的那种紧张感?”李渔认真的问了路峥嵘一个问题。路峥嵘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你算问对人了,我告诉你一个诀窍,无论什么样的达官贵人、公子王孙、小姐太太,如果你觉得见他会紧张,你就想象一下他拉屎的样子,也就不紧张了。”
  李渔看了看面前的饭菜,再想想已经喝进去的几瓶啤酒,有了一种想殴打小路的想法。李渔转头对豆腐道:“他是不是很欠揍?”
  窦富强一本正经的说道:“其实仔细想想,在理,话糙理不糙,当然了,小鱼儿,你可以憋住别去想,越想越吃不下去,你试着别想那个场景了。那个场景没什么可想得。怎么样?是不是现在不浮现在你脑海了?”
  李渔想揍他俩了。“豆腐,你死后肯定上不了天堂,蔫坏,浪费了你那张诚实的脸。”李渔突然想起了小路对豆腐的评价:一张诚实的脸、一条杀人的舌、一颗透明的心。

  “上不了天堂是肯定的,我太胖,飞不起来。”豆腐倒是不在乎上不上天堂。他只要眼前的生活。
  今天下午路峥嵘哭着喊着要吃肉,说要弥补一下受伤的心灵,于是三人找了一家爆肚店。找不到补心的地方,就先补胃吧。
  路峥嵘的中通集团丢给了何晓勇,起初路峥嵘很是不忿,回公司后找了刘卫东,刘卫东除了摇头叹气,就是一堆山高水长之类的屁话。而刘东北更是躲躲闪闪,不愿意直接面对路峥嵘。路峥嵘又找到罗宋,罗宋倒是很直接,告诉他:这就是竞争,愿赌服输!
  听完这句话,路峥嵘再也没有找人申辩,他只是咬了咬牙,给自己交代了四个字:此仇必报!
  有人失意,就会有人得意,这个世界永远如此,现在最得意的是窦富强。小路的绝户计算是帮了豆腐的大忙,贺总推荐的两个客户,只用了两天就签单了,绝对算是速度惊人。虽然单子都很小,加起来也不到两万。但是窦富强算是尝到了甜头。

  对于这种好运气,他也有些不解。他找到李渔帮他分析了一下,为什么这两个单子会签的如此之快,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戏演的好?
  李渔听完豆腐的自我表扬,想了好一会,才告诉豆腐:演技只能骗一时,不可能天天到客户那里去表演辞职,这样演法小路也做不到。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豆腐死心眼式的服务,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渔的最终结论是:专业+服务+枸杞=客户推荐。而客户推荐绝对可以有效的缩短打单时间,这种转介绍等于把对贺总的信任迅速转嫁到了豆腐头上,豆腐不用再花太多时间建立信任,而建立信任是最费时间的事。这是快速签单的原因。

  有了李渔的分析,豆腐的自信心更强了。他没事就往老客户那里溜,客户有事的时候,他自然也是立马就到,哪怕披星戴月,哪怕周末过节,都绝不含糊,本来该维护部的活,他包了大半。
  当然窦富强也不是傻出力气,只要逮着机会,他就要求客户推荐,而且还变本加厉,从软件里轻而易举的可以查到客户的客户,客户的供应商。有了这些资料,他就顺藤摸瓜,屁颠屁颠的跑到客户的客户和客户的供应商那里。拿着已有的客户做样板,再加上客户的表扬和推荐,局面很快就打开了。
  窦富强给自己的销售方法起了个名字,叫做‘葡萄销售法’,意思是人家都是一个个的摘葡萄,他是一串串的摘,运气好就连葡萄秧也拔了。
  豆腐这样做虽然很累,但是效果确实绝佳,销售业绩不但超过了倒霉的路峥嵘,也超过做了一个‘大单’的李渔,不但是新员工里业绩最好的,在整个公司的排名也已经进入了前十,确切的是,四十六个销售里,他排第八。而李渔只能排第十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