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与外科医生的婚恋纪实》
第36节

作者: 有姿无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3-16 11:32:50

  第一次给宝宝打防疫针,我是自己抱着孩子坐公交去的。指头上勾着个大塑料袋,里面装着尿片子、卫生纸之类的,两手抱着孩子腾不出手来,坐车时让别人帮忙把钱从手心里拿出投币。
  我在收拾东西给婆婆说去打针时,蛮以为她会二话不说一起去,哪怕帮我拿些小零碎也好。直到我下了第一级台阶,才知道这次要单枪匹马了。我想说出来真实想法,又猜不透她怎么想的,怕惹她不高兴。或许她不愿意出门?或许她认为我一个人能力足够?
  那时我和婆婆很多话不说明的,常互相看着脸色猜。我们俩之间那道无形的墙很厚,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心中汹涌澎湃,隐而未发。现在回首往事,我才知道那时我在婆婆眼中是一个怕吃苦、不理家务的城市大小姐。我当时却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吃了从未经历的苦痛,婆婆是个不贴心看我笑话的阴婆婆。
  我在医院看着别人都是三三两两一起,帮着拿东西、抱孩子,而自己像个单亲妈妈形单影只,心里酸酸的想哭。如果不是在公交上有人让座能歇一下,我都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把孩子抱回家。
  忍到老公下班,我又偷偷告状。估计婆婆在背后会告我的状吧,呵呵!老公就是我们之间的传话筒。他怎么能把话带到又不惹老娘生气要看他的说话技巧了,反正我只保证不当面给婆婆难堪、不跟婆婆吵架甩脸子。

  后来再打针的时候,婆婆和我一同去,也看到了别人家的情况。我们谁都没有再提第一次打针的事,聊孩子的话题也渐渐多起来。
  孩子对防疫针的反应很大,发烧、拉肚子能持续一个多星期。老公说有些反应正常,只是我家孩子表现更强烈。可是孩子不舒服就闹啊,不好好吃奶睡觉,严重影响身体发育。头半年的防疫针还特别频,都是计划免疫,不能不打。孩子后来比同龄人矮瘦,我认为与这关系很大。半年后我们去测评,整个指标由出生时的均上成了均中。我着急,让老公咨询儿科专家,可最终也没说出个良策。后来勉强把计划内的针打完,不然上不成学啊。其它免疫针我们都没有打。

日期:2011-03-16 16:13:51

  但并不是每次老公传话都有效。我想让婆婆多管管孩子好让我美美睡一觉,这个愿望迟迟不能实现,我整日头昏脑涨。每天早饭后,婆婆刷碗、洗尿布、拖地,我称之为“老三篇”。然后她就在自己卧室里看点书、做午饭。饭后午睡,有时也不知在干什么。
  有一天不知怎么心血来潮,找些碎布,自制了糨子打袼褙。随后呢?她可算是找到了有趣的事,做起了鞋垫子!她干完“老三篇”,就戴上老花镜,坐在窗边细细密密地缝起来了。缝好了边,她还要勾描上图案,再一针一针绣上美丽的花!她一双鞋垫子做了一个多星期!
  就不能多抱抱孙子吗?他是不是您亲孙子啊?咱们家现在缺鞋垫子了我们买还不成吗?那能值几个钱啊!我心里那个气呀!我忍,我忍!您乐意做就做吧,我看做了这双还干什么!
  没想到,她做了一双,又做一双,意犹未尽,再来一双!
  那制作精美的鞋垫子成了我的眼中钉,我恨它们!
  我愤愤地给老公倾诉心中的郁闷,他也无可奈何,只是说:“你让我怎么说啊,她不大喜欢抱孩子的,我们小时候经常是爹逗我们玩。她能做做饭不是帮咱们嘛,总是好些。等爹忙完这季农活,让他也来。”
  其实老公早就打算让公公也来,说为了自己的小家让两位相伴几十年的老人分居两地是不孝,他不想让父母太孤单。
  于是,在初冬的一天,公公也来到我们家。
日期:2011-03-17 11:27:27

  上午买菜时,就听到老大妈聊天嘴里常冒出“盐”字,没当回事。回来正准备敲几个字,嫂子来电话,让快去买盐,说她弟弟转了六家超市都没买到。家中的盐正好不多,我就出去看看情况。刚进一家小货店眼望调料架上瞅,老板就喊着:“没了,没了!”据说一开门,就有人成箱搬。
  “为什么啊?”我问老板。
  “问我?我怎么知道!你问问自己为什么来买啊?”老板笑着说。
  “听说了呗。来看看情况,好奇怪啊!”
  正说着,不少大爷大妈纷至沓来,都说已经找了很多地方没有,就来小店里看看。大家议论纷纷。
  我又转了转别的地方,“盐”成了最热的字眼。
  大家说有人造谣制造恐慌,可是我们都急着购买不是也不知不觉成了帮凶吗?
  我买了瓶生抽,转身回家。

  刚才爸打来电话又催着去买盐。
  我笑了,说:“有什么急的?我就不信这个邪!日本辐射,人家本岛还挺着呢,咱们就慌成这样?没盐,我可以用酱油,可以吃豆腐乳,可以用火锅汤料,可以吃榨菜,可以吃……”
  没等我说完,老爸已经挂了电话。
  呵!今天真是怪异的一天。
日期:2011-03-17 17:34:38

  (正文)
  公公这次来是打算长期居住,所以把老家的地托付给一个本家种,收成全归他们,只要能替着缴税就成(那时种地要缴税)。家中最值钱的是一头大黄牛,也卖了出去。为了找个好买主,公公问了多家。他最关心牛的去向。屠户,不卖;牛贩子,不卖!哪怕是他们出高价。最后,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说买来帮自家干活,只是出不了大价钱。公公二话没说卖给了他。虽然,从此再也无法控制那头牛的命运,可他又能怎样?能做的只有这些了,他不愿为了钱而让内心愧疚。公公特意最后和牛合个影,拿给我们看。

  提起那头牛,公婆啧啧称赞着,赞它如何健硕,如何能干,如何善解人意……
  婆婆戴着老花镜,把照片端详一遍又一遍,说着:“你不知道,那毛啊,光溜溜的,像抹了层油,明亮亮啊……”她似在对我说,又似在自言自语。
  我在一旁看着,确实漂亮,但那不过是一头牛啊。可是透过婆婆的眼神,我分明看到她是在看着一个孩子,一个亲人!
  婆婆拉着公公问长问短:今年收成怎么样?院子里那块不平的砖换了吗?她藏在一间小屋里的旧货封严实了吗?不要让耗子糟蹋了……
  平时说不了几句话的婆婆那天说得特别多。她看我在旁边听,就讲起如何把草屋翻成了水泥房。
  “院子里铺地的砖是我一个个挑出来的,每块地铺成什么样我都有计划。咱那房子,样样经我的手,我嫌你爹干活毛糙……”她满脸自豪地说着,眼睛里闪亮闪亮的。

  忽然,我想起她有一次给我妈说:“我啊,不过是来打工的。”当时以为是玩笑话,现在我明白了,老家那个她盼望多年、亲手打造的大瓦房才是她心目中真正的家。这就是为什么她对蛾子们视而不见,为什么干完“老三篇”就躲起来,为什么任我成为“独行侠”的真正原因。在我忍耐的同时,她也在忍,忍着心灵的孤独,忍着对家园的牵挂,忍着对这片钢筋水泥的不适……
  老公插话道:“咱家那么好,以后孙子长大些你们带他回去住几天。”
  婆婆乐得合不拢嘴:“可不是嘛,我有这个打算。”
  我心头一惊,张了张嘴,把话咽了进去。唉,孩子还小呢,现在是去不了的。走一步说一步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