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回到了17岁》
第19节

作者: 发面大包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又是一个周二,姜斌继续着采购的副业,不同的是,还有弟弟姜满同行。两个月的时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也就不再瞒着姜满了。
  暑假快要结束了,姜斌思量着,时间不再自由,让弟弟熟悉一下,说不定后续还能跑个腿。同时,也跟王队长打了商量,每次会派人把货提前送过来,免去了姜斌折腾。
  像往常一样,姜斌姜满两兄弟等在桥头的显眼处,手中不停煽动的草帽,依然赶不走火辣辣的热浪。
  毛桃的运输车来的比平时早了一些,与之前不同是,他现在已经坐上了驾驶座,一路上风驰电掣,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劲儿。
  这年头,所有的运输团体组织都是国家直营,每一个开卡车的都禁得起组织审核,个个根正苗红,更重要的是待遇好,而且时髦又体面,进门说媒的,差点踏破了毛桃家的门槛,自是引得老娘王芳一阵羡慕。
  四个轮子一转,县太爷不换,这就是高富帅司机的底气。
  毛桃倒是一如既往的跳脱,蹦下车后,拉着姜斌说不完的话,正事也是有的,每年渔季差不多国庆节前后结束,副业也就只能再干一个月了,因此想趁着这个月把量提到50斤,多干一些。

  姜斌是没意见的,有钱岂能不赚,再说王来福巴不得多卖点,社员也能改善点生活不是,因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对于毛叔和毛桃的帮助,姜斌是感激的,他也想的明白,这种感激只是暂时放在心底,以后有恩报恩吧。
  目送卡车离开后,两兄弟也不多待,一身轻松的往回赶。
  ”钱回家给娘收着,不要丢了“姜斌一边说着,一边把装钱的布包递给了姜满,”路过镇上秤点肉,再给你买双鞋,“出门的时候,姜斌早看到弟弟的鞋已经咧了个大口子。
  ”哎,哥,你放心,保准丢不了。“姜满也是个机灵鬼,虽然学习不咋的,但是一跟钱打上交道,那是聪明伶俐的紧,”哥,钱让娘存着,不买鞋,天热不穿鞋都行。“
  一路没停歇,公社的土路那真是一言难尽,幸亏是步行,要是骑车,屁股还不得颠开花了,就是走路都硌得慌。
  姜斌特别怀念后世,村村通工程,连村道都给整成了水泥路。
  镇子上已经来过多次了,熟悉的很,两兄弟径直去了门脸最大的供销社。
  最近割肉的次数多了,连售货员都给了好脸色,这年头吃肉本就奢侈,还经常吃肉,一般家庭能受的了?
  买完肉,姜斌又在杂货区买了2毛钱的大白兔,这是家里两个小的最爱。
  买鞋的时候,倒是让姜斌犯了难,瞅了好几遍,硬是没有一双看入眼的,颜色只有绿、灰、黑,三种颜色可选,单调的很,而且款式简单。最后没法,只能选了一双最常见的草绿色解放牌胶鞋。
  虽然有些心疼,但是拿到手后,姜满还是很喜欢,一路上把鞋子挂在脖颈上,愣是舍不得穿。
  镇上离家倒是不远,可这八月的日头,实在毒辣,姜斌心疼弟弟,不时的找个树荫歇会儿。
  ”大斌,大斌……“
  姜斌听到后面有人喊他名字,扭头一看,乐了,有车坐了,生产队的刘永好赶着驴车朝这边过来。
  近前一看,驴车坐了不少人,都是生产队的大姑娘,小媳妇。
  也没有客气,提着东西,两兄弟没等车停稳就爬了上去。
  ”大斌,瞅着这些东西哟,得好几块钱了,今儿个是发财了?“车上的莲花嫂子看那几斤肉眼睛都冒火。
  ”嫂子,家里人几个月没见荤腥了,这不老娘怕受不住,咬了牙,才让割了二斤肉。“本着低调的原则,坚决不提挣钱的事情。
  这年头,紧张的气氛刚去不远,上头又没有新政策,风气未开,谁敢瞎说,老老实实的吃自己的饭就行,除了家里人,谁也靠不住。
  谨言慎行,一直是姜斌信奉的信条。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的开学季。
  寂静已久的校园,突然间变得喧闹起来。随着孩子们从三年级升到了四年级,姜斌也成了四年级孩子们的班主任。
  农村的小学,条件还不是那么好,几乎没有水泥地面,任何地方都适合杂草生长,一个暑假过后,教室前后、操场等等地方都已被杂草占领,“绿化率”可以说绝对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因此开学全校大扫除,必不可少。

  姜斌的班级被分到了打扫操场,一人多高的蒿子长得很是茂盛,中间夹杂着带刺的拉拉藤,轻轻一碰,胳膊就会拉出一道血印,徒手肯定是不行的,不得不安排一些离家近的同学,从家里带来镰刀、锄头、铁锨等工具。
  男女生一起劳动,虽然很累,但也抵挡不了很久不见的喜悦,这个年纪最是无忧无虑。
  除了打扫卫生,交学费,发书也是个重头戏,每人交上五毛钱的学费,同时领回自己的书。
  可仅仅五毛钱的学费,也是难倒不少家庭,班里就有五六个孩子交不起学费。
  老王头家的闺女就是其中一个,思娣是他们家的第五个孩子,十三岁的年纪,是班上年纪最大的孩子,也是最聪明的。
  她的五个姐妹都没有上学,只有她得了这机会,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老王头的媳妇担心儿子读书受欺负,因此让思娣当个临时“保姆”,可这个“保姆”却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
  现在老王头的儿子已经四年级了,思娣似乎也没有了读书的必要,可是思娣这丫头并没有放弃,局促的坐在教室里。姜斌瞧在眼里,没有多说什么,默默的把她和几个孩子的学费垫上,希望能对他们有一些小小的帮助。
  开学第一天,倒没有课程,姜斌得以早早的下了班。

  不过,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就投入到学习当中,而是提了一斤虾皮出门。
  最近,因着张俊的缘故,姜斌来知青大院的次数有点多,本来是支书的政治任务,嘱咐着他常来,多陪陪张俊。
  来的多了,也就多了一份情谊。
  到了大院门口,姜斌有些疑惑,熟悉的门口多了些许不一样,晾衣绳上黑压压的一片,床单、被单、枕巾、衣服,一件挨着一件。

  以姜斌的了解,张俊的情绪一直不高,可没心情整下这么大的“场面”。
  “俊哥,俊哥在不?”虽然有些迟疑,姜斌还是远远的张开了大嗓门。
  话音未落,房门吱呀一声开了,瞧着是姜斌,张俊立马招呼着进屋。
  姜斌倒也轻车熟路,径直往屋里去,还提了提手里的虾皮,笑道“俊哥,给你尝个鲜。”令姜斌没想到的是,今天居然来了客人,五十来岁的女人,倒不像是乡下的打扮,不过红肿的眼泡有些不太协调,令姜斌有些尴尬,好像来的不是时候。
  见着姜斌有点不自然,张俊赶忙上前介绍,这是他的母亲,特地从徽京来看他的。
  之前,在多次的接触中,姜斌对张俊的家庭,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的父母都是老革命,而且是少见的知识分子,父亲张远志在徽京大学教书,母亲高红梅在政府部门任职,再加上五个孩子,本来是其乐融融的一家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