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钢枪,一段旅程,诉说岁月峥嵘!》
第18节

作者: 铁无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回到兵营,渡边仍然没有满足,感到心中的怒火还没有完全发泄出来,便亲自带队,命令柳河庄增援的鬼子小队,将全村男女老少驱赶到炮楼,随便挑选了八名手无寸铁的村民,跪在八名早已僵硬的日本士兵尸体旁。炮楼顶上和掩体里的机枪早已压满子丨弹丨,数十名小鬼子荷枪实弹凶神恶煞地站在渡边的两侧,几十名伪军端着枪站成一排,组成一道防线,虎视眈眈地拦在柳河庄村民的前面。
  “我的知道,你们的心里满是仇恨。此刻,看见帝国的勇士躺在地上,你们的心中正在庆贺。我的告诉你们,你们的庆贺太早了。中国有句古话,叫着‘血债血偿’,帝国的勇士不能白死!血,不能白流!”站在掩体上,渡边手拄指挥刀,居高临下地看了一眼跪在尸体旁的村民,阴森地注视着惊恐万状的男女老少:“我的,将用这八个人的鲜血和生命,为帝国的勇士陪葬!也请你们的,告诉那些对皇军心怀不满的人,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妄想反抗。因为,这就是反抗大日本皇军的下场。”渡边的话还没说完,满眼惊恐的人群立即骚乱起来,哭声、喊声连成一片。

  抬头望了望四周,渡边感觉田野里一定无数双眼睛正盯着自己,狞笑着随意的一挥手,掩体里的歪把子机枪立即突突突地嚎叫起来,八名村民来不及任何反应,便倒在血泊之中。
  刹那间,炮楼前的小广场一片死寂,人群停止了骚动,时间在这一刻也仿佛停止了。人们瞪大眼睛,张大嘴巴,木然地望着倒在地上的亲人,大脑停止了转动,泪水汹涌而出。

  “爹!”
  “娘!”
  “儿子!”
  如同一个世纪,又像是一瞬间,凄厉的呼喊从人群中暴发而出,就如浪潮席卷海岸,人们怒吼着向前涌来,几十名伪军端着枪拼死拦在前面……浪潮汹涌,哭声越来越凄厉,怒吼越来越震天,伪军组成的防线岌岌可危。
  “屠夫”渡边阴森的注视着咆哮的人群,慢慢竖起右手,炮楼顶、掩体里的机枪手将子丨弹丨推进了枪膛,两侧的小鬼子纷纷拉动枪栓,枪口对准了人群……一场大屠杀似乎已经无法避免。
  副官掏出王八盒子,推子丨弹丨上膛,枪口朝天,啪的一声枪响,子丨弹丨划破空气的呼啸声尖锐而凄厉,让人感到格外的刺耳和恐惧,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八嘎牙鲁!安静!安静!”副官挥着王八盒子:“统统的,死啦死啦的!”渡边的右手高高竖着,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鬼子的机枪和三八大盖,张开血盆大口,残酷的盯着广场上的猎物,只待命令一下,密密麻麻的子丨弹丨将毫不犹豫的扑进人群,扎进身体……渡边似乎已经看到,鲜血染红了广场,他似乎也已听到,中国人那无助的哀号,脸上的笑容越来越阴森可怕!
  “还他娘的闹呢?还嫌死得不够多吗?”戴着眼镜的翻译官瞪大眼睛看着满脸愤怒的人群:“都记着,今后凡是看见可疑分子,立马向皇军报告。皇军是不会无缘无故杀人的!还不赶紧散了?”没有人回答,所有人眼里燃烧着熊熊的怒火,死死地盯着渡边和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小鬼子,无声地推搡着,想要突破伪军的防线,气氛凝重而压抑。
  “支那人的,劣等的民族,就像是一盘散沙,没有血性!怕死!”渡边慢慢放下右手,厌恶地看了一眼沉默的人群,阴冷地一笑,扭头瞅着翻译:“你的,开路!”大步走到吉普车前,一弯腰,钻进车子,带着卫兵扬长而去。
  按渡边的想法,来柳河庄是准备大开杀戒的。但不久前将军的一次训话,让他这个“屠夫”收敛了许多。他知道,帝国要想在支那站稳脚根,单凭杀戮是不行的。
  杀戮,只能起到震撼的作用。

  中国人崇尚孔孟之道,讲究中庸,秉承“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处世哲理,以及“自扫门前雪”的生活态度,讲究宽以待人,有容乃大,“大肚能容难容之事”,这样的民族向往和平,最容易忘记仇恨。这样的处世哲理和生活态度,却让野心勃勃的日本以及西方一些国家和民族认为是软弱可欺。
  在列强的眼里,中国人习惯于逆来顺受,打一棒再给一颗甜枣,永远也不会有人起来反抗。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胆小怕事的中国人整日过着担惊受怕忍气吞声的日子。少数早早逃跑和侥幸躲过屠杀的中国人,甚至已经开始忘记仇恨,忘记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与己无关的生活,更有极少数的人,面对高高举起的屠刀,卑躬曲膝,高谈“无辜平民”,阔论“曲线救国”,替日本人“建立*****圈”、“构建皇道乐土”的美丽谎言鼓与呼,甘心情愿地做起了日本人的走狗和帮凶,忘记了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战争,没有无辜。有的只是,每个人选择了属于自己的方式来参加战争,直至战争胜利!柳河庄人就是这样,面对小鬼子,他们选择的隐忍,面对屠杀,他们依然选择了隐忍!他们在等待,等待无数勇士将小鬼子赶出中国,等待做这片土地的主人!
  “屠夫”渡边在柳河庄的屠杀,再一次摧毁了人们对“*****、皇道乐土”的幻想,再一次把心怀侥幸的人们扔进了血浪滔天的深渊,点燃了埋藏在人们心中的怒火。屠杀,也必将再一次唤醒那些快要沉睡、迷失的人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汇聚成复仇的海洋,最终将小日本淹没!
  “队长,好消息,好消息!”油子冲进小院,端起水碗一阵狂饮。放下碗,不好意思地一笑:“城里传来消息,明天上午9点,小鬼子的补给队从云州城出发,预计中午1点就能到达山木大队。”
  “多少人押运?”李爽瞳孔收缩。
  “三十多人的一个押运小队。”油子回答。鬼子的一个小队大都有五十多人,由于兵力不足,负责押运物资的小队,一般只有三十多人。
  “三十多人?怎么打?”齐玉成和王飞异口同声。
  “怎么打?照打不误!”于大虎不以为然:“怎么?你俩怂了?”

  “去!”齐玉成和王飞懒得搭理于大虎,望着李爽。俩人知道,于大虎,莽夫一个,只要能打鬼子就成,至于怎么打,从来不考虑。
  李爽两眼盯着地图,久久没有说话。
  “队长?”于大虎最沉不住气。
  “有了。”好半天,李爽回过神来,伏下身子,指着地图招呼大家:“都过来……”
  第十九章巧借地势打敌寇
  青牛岗,距云州城六十里,长约两公里,高不足200米,一条大道横贯东西,向东去云州城,地势较平坦,向西是个大拐弯,山木大队驻地就在西边。道路北侧地势略高,树木茂盛,四季常青,茂密的灌木丛有一人多高,若不仔细,几十个人趴在林子里也很难发现。南侧地势低洼,是片稻田,略30来米的地方,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渠,中间隔着小块稻田。河渠只有二米宽,一米多深,水很浅,还没过膝,渠沿上长着绿油油的杂草。几十个人站在河渠里,若不出声,没有人会注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