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八十年——刘备的汉室梦、刘禅的梦醒时!》
第6节作者:
信陵小司徒新号 刘玄德,努力!
汉灵帝熹平四年 家里记
日期:2019-06-30 10:06:19
第三篇 黄巾乱起——三尺长剑破残贼!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 地点 涿郡涿县 心情 激情澎湃
(一)汉裔辞家破残贼!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这个天下还是乱了起来。张角三兄弟黄巾起义,声势浩大,整个大汉的各地政权,可以说,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
在那时的我看来,或者说一直的我看来,黄巾军的起义,威胁到了大汉的统治,而我身为大汉血脉,必须要在这个年代有所作为,匡扶汉室,拯救黎民于水火!
因此,我也是在家乡利用我平日里与各路豪杰相交的人脉关系,聚集起属于我的部曲。在这里,陪伴我一辈子的虽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的二人云长与翼德出现了。
在后世的罗贯中所写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里,将我们三人写成了义结桃园的三兄弟,我是大哥、云长是二弟、翼德是老三。但是实际上,我们三人,却并非结拜的异姓兄弟,可我们的实际关系,与此也是差不多的。云长翼德二人,我会有专门的篇目去论述。
所以,利用我平时的人脉,当我招募属于我自己的武装的时候,很快,便是聚集了一些人马,虽然人数不多,可能只有数百人,但也正是从此刻开始,我刘备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也许那时的我都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招募部曲,竟然也开启了我群雄逐鹿、三分天下的征程!
当我聚集了数百部曲之后,分别交由云长翼德统领,二位兄弟整天跟随在我的身边,护卫左右、保我周全,从那时起,我们立志上报国家、下安苍生,并且一直为了这个梦,而努力的奋斗着、拼搏着!
可是,此刻也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我的部署并没有战马,都是步卒。就在此时,中山的大商贾张世平、苏双等人携带着千金,贩马来到涿郡,此二人见到我后,我们也算是意气相投,他们二人也认为我胸有大志,因此给了我很多的资助,这也使得我得以有资财来结交更多的人,聚集更多的兵马,说实话,我真的很感激他们(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就这样,我与云长翼德率领着招募的士卒跟随校尉邹靖前往战场镇压黄巾军!不得不说,战争这东西,实在是太凶残了,哪怕我早有觉悟,可是到了真正的战场依旧是险象环生。
当时平原、青州一带黄巾军猖獗,张纯造反,朝廷下诏青州调兵讨贼,于是青州刺史派遣从事率军讨伐张纯,而我当时,正在平原一带,众所周知,想要建功立业,就要有着相应的机会,而我现在所需要的,则正是一个机会。
就在此时,我的老相识,平原刘子平出现了。他知道我的志向,也认同我的能力(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因此,当青州从事率军路过平原的时候,刘子平向青州从事推荐了我,因此,我才又得到了讨贼建功的机会,所以,我也很感谢刘子平。
可是,机会归机会,战场上的搏杀出的功勋真的是一刀一枪的打出来的!多少的人缺胳膊少腿,血流满地,到处是鲜血、到处有哀嚎,那简直是一个惨烈的修罗地狱,我虽然想要建功立业,可若是没有这些流血、没有那么多的百姓遭难,也许,我更希望做一个平凡人。但是到了现如今,再怎么想要回避,也于事无补,只能勇敢向前,一战到底!
于是,第一战,就差点把我给弄死。当时,在平原外围,我遇到了黄巾军。我所部甚少,与黄巾军拼死血战,战况虽没有几万人交锋那样大的规模,可也是异常的惨烈,惨烈到什么程度,几乎拼杀到了两败俱伤,而我更是得假死才能逃过一劫(中创阳死),幸亏这时候黄巾军也退去了,我的部下才得以将我用车拉了回来,救治了我,否则,我刘备真的是刚登场,就挂了,苍天眷顾、高帝保佑、恩人救我,让我刘备没有这么早就领盒饭,真心的感激涕零!
日期:2019-07-03 14:59:15
(二)光宗耀祖当官了
而也正是因为这次军功,我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职位,中山国的安喜县尉,这不是一个大官,只是县里的一个小官职,但是我也是很开心了。
我大汉末年,天下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已经稳固在了三级制,也就是州郡县。我大汉沿袭秦制,在高祖初并天下后施行郡国并行制,也就是天下既有郡县,也有诸侯王国。
到了孝景皇帝的时候,吴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国因为已经威胁到了大汉的中央集权,所以自从武帝开始,在推恩令以及酎金夺爵的举措下,诸侯王国被逐渐的分化削弱,而与此同时,郡县的实权则相对增大,为了防止郡县过于权力增大,武帝又将天下划分为十三州,设置了十三州刺史部,长官为刺史,但那个时候,我大汉的行政区划依旧是郡县二级制或者州郡县二级半制,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的州不是地方的固定行政区划,州刺史也不掌管地方的大权,而只是一个监察地方郡县的官员,所以,州以及州刺史并没有固定在地方。
但是到了光武帝中兴及至如今,州以及州刺史已经固定位地方的统领郡县的长官了,因此此时我大汉天下的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制。州的长官叫做刺史,更是在五年后也就是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9年),在当时有异心的刘焉的建议下,将刺史改为州牧,而州牧更是牢牢的集一州的军政大权于一身,使得地方的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中央朝廷的权威也就越来越淡漠,刘焉,误国不浅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时的天下大乱,州刺史的职权已经不足以镇压一州,只有更加集权,才能保证地方的稳定,所以说,刺史改州牧,也是迫于天下形势的无奈之举。
而在州之下,则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是为郡,郡的长官为郡守,孝景皇帝的时候将郡守改称为太守,依旧是掌管一郡的大小事务,在郡守之下,为郡尉,辅佐郡守掌管郡里的军事事务。
而郡之下,则是县,县的长官大体上延续了秦时的制度,万户以上的长官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称为县长,基本上是这个情况。而县尉,则是与郡尉一样,辅佐县令主管一县军事事务的官员,这个职位,说实话,虽然我得来高兴,但实际上我是不太满意的。
而恰巧在此时,又发生了一件令我比较愤怒与不平的事情,当我在安喜县尉任上的时候,我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朝廷下诏书到州郡说,如果是因为军功而成为长吏的人,都要精选一番,然后淘汰一批(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
他奶奶的,是哪个孙子想出的这个主意?我们拼死积攒点军功,获得的职位,招谁惹谁了,就要精选然后在裁汰?而且这个诏书里很明显有猫腻,在当时,我大汉中央政府卖官鬻爵基本上路人皆知,地方政府大权把持在世家豪强大族的手里也是成为了常态,这诏书分明就是有的人想要从这次裁汰里捞取一些好处,给钱多的人就留下,没钱没势的自然就被淘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