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 (一部八零后农村孩子成长的故事)》
第10节

作者: 沙鸥翔集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父亲要讲的故事只能是这些,每次父子的交谈内容都是一样的,浩然甚至能在心里接出父亲的下一句话来,而他只是低着头听着父亲的讲述。在他的成长中,父母记忆是比较模糊的。他们为了能在农村修上四正四拖、一楼一底的青砖楼房,也算是拼尽了全力,把所以能借钱的亲戚都借了个遍,而沉重的债务使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赚了些钱就全都用来还债了。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只能让他们自由生长了。

  吴胜彪的故事他从小都听着,记着,甚至背了下来,因为他太过辛苦和痛苦,所以尽管浩然内心很叛逆,但从来也不敢和父亲对着干,他从心里面理解自己的父母,所以对他们的报怨都只能深埋在心里。

  吴胜彪是新中国初定后出生的一代人,所有那个年代的困难他都赶上了,吃不饱饭,穿不上衣服,读不上书,甚至还有不人道的政治运动,家里一共有六个兄弟姊妹,在地里刨些红苕根都要回家分着吃,最困难的时候,米汤和青菜做成的糊糊也只能一天一次,一次一碗。从那些悲惨中艰难的走来,好不容易活了出来,又赶上“文化***”,读书就只背毛 语录。农业社里的大锅饭是凭农劳力挣工分,家里娃娃多,爷爷奶奶的劳动很难养活一大家,队里评工分时,家里年年欠工分,吃饭的多,干活的少,工分少,年年欠口粮,一家人饿得跟个瘦猴子一样,一张脸能清晰的看到皮肤后面骨格。吴胜彪13岁就主动放弃学习,挑着担子去六煤厂挑煤炭来补贴家庭生活。凌晨三点多出发,拿几根葵花干儿当火把,走到煤厂就是上午10点多,一天吃一个饭团,还是特殊待遇。那时才13岁,人和装煤的筐子一样高,一担要装80多斤煤,到家也已经是晚上了,第二天又挑到集市去卖钱,一担煤只能卖一块多钱,却要用一天的时间,只能吃一个饭团。

  就这样混沌的活到18岁,就去了汗田坝煤矿当了个“煤炭拖娃”,当时采煤的技术还非常的落后。井洞只能让一个人爬着进去,爬着出来。开始下井往往是做最苦的工作,就是把井里煤炭运送出来。运煤炭的篓子是用葛藤编椭圆形,装上煤矿后用绳子套在肩膀上爬着把煤炭运出去井口,那些工具父亲曾经像宝贝一样挂在屋里墙上。后来又放过炮,也挖采过煤。
  采煤的工作最可怕不是辛苦,而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塌方、透水、瓦斯这些安全事故随时都会发生,吴胜彪都经历过了好几次死里逃生,直到生了浩然后才离开煤厂,主要原因还是太危险,母亲蔡玉琼不让他继续干了!
  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浩然,虽然现在读书还感觉很苦,但比起父亲来说已经好了很多,所以便也觉得无所谓了。父亲讲不出高深的道理,只会重复的叮嘱着要给他们争口气,好好的读书,混出个人样来。”
  吴胜彪的故事总是不厌其烦的讲着,浩然低着头听着,也不会觉得烦,也不作回答,但每次听着心里都会些许难过。“争口气,”“读书,”“混出个人样来”这些词语已经像烙印一样记在了他的心里,对于前两个词语她仿佛有些麻木了。但似乎对“混出个人样来”还保有兴趣。
  父亲问:“你成绩现在怎样,考高中行不行?”

  浩然沉默了一会说道:“我语文成绩还是比较可以,除了语文,其它的课程根本学不进去,考高中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了。”他斜了一眼父亲,和数学老师打架的事断然不会跟父亲说,但还是很担心父亲会不会有所了解。
  吴胜彪喝了一口酒后,陷入了沉默!
  爷爷吴煜鸿接过话说:“浩然呀,过了年你就升高中,爷爷边说边把手伸进荷包里,掏出些钱,今年给你拿20元压岁钱,给你弟弟拿10块,你一定要记住,努力读书,才有希望走出农村哟!”
  读书改变命运这个道理也许是千年文化传承的结果吧!确实,在农村因为读书走出去的人才大有人在,周围每个村子都有些例子,浩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对于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来说,马上就要升学考试了,这一切已经回天无力了!
  成长的烦恼似云雾般的萦绕着浩然,但也会有些小小的幸福会如约的光临,比如爷爷的压岁钱。从记事以来,爷爷的压岁钱都是他每年最大的期待,每年都从不缺席。浩然接过爷爷的压岁钱小心的收藏着,并没有说话,只是很小心的把钱叠了叠放在荷包里。过年后他计划去供销社买一支“英雄616”钢笔,虽然去年也买了一支,但他怀疑在学校小卖部买的很可能是假的,笔常常漏墨水,而具容易把纸划坏,后来不小心给丢了。

  除夕的晚上,无非就是大吃一顿,然后打盆热水,把脚反复的洗个干净,而后一家人围着一个火炉看看春晚,等到转钟铃声的到来,然后一家人对着东方烧一柱香,然后放上两块杆柴,作揖磕头,点上一挂鞭炮,噼噼啪啪后,新的一年就算开始了!
  正月初一的早上,按照习俗要去给祖先拜坟敬香,磕头作揖,保佑新的一年里平安,妈妈还特别加了一句保佑浩然能考起高中!仪式结束后浩然便给爸妈说要去集上和同学玩,这是他们早就约好了的。曾勇、云伟、张成、王艳、婷婷也已经在街头的老桥上等着浩然。今天天气还不错,冬天的阳光懒懒照着,田里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准备盛放了。
  浩然说:“我带大家去爬双牛山吧!”
  显然,这是一个愉快的决定,大家对这个决定几乎毫无异议。
  浩然的爷爷曾经给他讲过双牛山的故事,他一度非常有兴趣要去看看,可是路途有些远,所以一直没有去成,好在今天是正月初一,天气晴朗,又有这帮朋友,正好可以去看看!
  很多民间故事,总是老者的口述传递,而后激起孩童们的探索欲望,从而使故事得以传承。比如双牛山的故事,就一度让浩然好奇不已,这是他爷爷所讲的故事中他认为最真实可极的故事,因为双牛山就在生活的半径范围中,因为很高而常常望见,但却从未去过。

  双牛山是因为山顶上有两头惟妙惟肖石雕卧牛而得名。相传明末,四川人被八大王屠杀殆尽,清朝初定江山时,皇帝颁布圣旨,令湖广迁移些人口来填充四川。在湖南一个胡姓的家族,因为家族太庞大,人多地少,不得不分家,最年轻的幺房就响应朝廷号召,奉旨入川。他用两架牛车拉着家当一路来到此地,安顿下来后生活也过得平静。但思乡之情却如梗在心,就常常牵着两条牛来到山上望老家的方向。山上有座很不起眼的土地庙,也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显得有些破败不堪。胡老汉每次上来便搬些砖石加以修缮,也顺便给庙里添点灯油,拜一拜。久而久之,土地庙也有了一些新的景象。渐渐地,胡老汉老了,两头牛也老了。一天深夜,胡老汉在梦里梦见了两头老牛和他说话:“胡老汉,我们两条老牛跟你从湖南一起来到这里安了家,转眼都快二十年了,我们现在都老了,今天晚上我们就要死了,这些年我们每次去望故乡,都拜了土地爷,你跟他磕头,我们也跟着磕头,你给他修庙,我们就给他驼石头,这一干就是二十年,感动了土地爷。我们无意间舔了他的香灰,开了天眼,受了土地爷的点化,今天晚上就要化作土地菩萨的护法,不能再陪伴胡老汉了。土地爷还给他带话,要感谢胡老汉给他修了庙和添的灯油,作为感谢,要赐一块福地给他百老之后安息,保他子孙昌隆,并指明了地点在屋后山腰桂花树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