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 (一部八零后农村孩子成长的故事)》
第7节

作者: 沙鸥翔集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然他们在学习上一塌糊涂,但其实也各有所长,浩然喜欢武术,也带着他的兄弟们一起暗自练习。云伟能用笛子吹出笑傲江湖的曲子,而这个乐器全靠他自己摸索学习,并没有老师指点。曾勇对美术颇有些天份,凭借着老师讲了一点点美术基础知识,他也能把静物素描画出些水平。张成虽然身材有点微胖,但打起篮球来却能灵活过人上篮。但这些特长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家庭和学校都无法让他们在这些特长上有所作为。

  自从他们放下了读书的负担后,心里常常是轻松的,他们打算就这样混到毕业就算是皆大欢喜。但班主任偶尔还是会劝他们好好读书,将来的路才宽些,对于这个道理,他们每个人都是明白,但读书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落下的太多了,到了初三,并不是想努力就能有好的结果的,如今这样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充满了无赖的。

  他白天没心没肺的闹腾着,但晚上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想想过去的自己,也曾经想当个好学生。小学的时候,学校是大队的一座破寺庙改建的,老师也常常是名办老师,代课老师,但那里的学习还是很轻松的。刚进入初中时他曾经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可是最终没有坚持住。父母不在家,又不舍得给些生活费,只能每天跑上好几十里路程,翻过两座山回到家里吃了饭又去学校,特别是冬天,脚上常常穿着一双黄布胶鞋,脚上的冻疮常常红得发亮,那种困苦真是让人怀疑人生。最终困难战胜了好好学习的誓言,而现在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他自己希望的,但也只能无赖的接受这个现实。

  日期:2019-08-30 08:36:27
  四
  秋意渐浓,安坝中学里的柳树叶被秋风狂吹几天后,终于脱去了它飘摇的外套,只剩下些沧桑的枝条儿。树上的鸟窝没有了树叶的遮蔽,也被鸟儿无情的抛弃了,显得失落而凄凉,只有学校后面的一排银杏树,因为秋风的洗礼,焕发出生命中最后的美,特别是傍晚的夕阳照着金灿的树叶时,真是一道极美的风景,有些同学会挑选一些漂亮的银杏叶押在书页里当书签,或拿在手里呆呆的看上一阵,也有些女同学会把银杏叶扎成一个毽子,课间休息时会踢上一阵。

  晚自习的铃声响得突然而急促,同学们都忽忙地奔向教室,大家都整齐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前排一个空着的位置此时显得特别的明显。浩然清楚的知道空着的位置是王艳的,心里纳闷,王艳为什么还没有来上课呢?正在犯嘀咕时,吴老师走上了讲台,但却没有人喊起立,老师看了一眼王艳的位置,然后就问:“怎么王艳同学没有来呢?谁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跟我请假。”然后刘婷婷站了起来说:“下午放学后,我们去食堂打饭,正吃着,王艳就被她的一个亲戚叫住,说了几句话,王艳就急匆匆的回家了,好像是他们家里出了什么事情,王艳是跑着回去的,好像很急的样子。”听到这里,浩然心里开始莫名的乱想了一阵,她家是出了什么事?什么事?下自习了去看一看!

  晚自习才上了一节课,浩然就给婷婷打听了一番,看样子应该是出了什么大事了,这让浩然莫名其妙的为王艳担心。到底出了什么事,这个问题让浩然有了急于想知道答案的冲动。他跟曾勇、云伟和张成商量要去王艳家看个究竟,说着,四人拿起电筒就出了发。走完一截公路后就要汇入小路了,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并且还夹带着风。土路被雨水淋了后非常的滑,加上他们也没有雨伞,他们把外套解开,将衣领口顶在头顶上冒雨前行。

  浩然和张成一个劲的往前走。云伟有点怯怯的说:“浩然,这雨越来越大了,我们还是先回去吧!”
  浩然则说:“没关系,这点雨怕什么。”

  他们继续在漆黑的夜里前行,手电筒在雨中地晃动,他们一步一滑的走着,都被摔得像个泥人似的。但这些困难本也算不上什么问题,最可恶的是远处的小树不断的晃动着,如果多看一眼便会让人莫名的恐惧,晃动的样子实在是太像传说中的诡异之物。
  尽管如此,毕竟是四个人,他们还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着。走着走着,一会儿就走到了文家哑口上了,翻过文家垭口就能看到王艳的家了。他们来到这里时,四个人都像个呆子一样矗立在那里不敢动了!一条不宽的土路在前面延伸着,可他们根本不敢往前走了。垭口左右两边都是一排密密的柏树林,就算是白天都只能看到一线天,柏树林下是一片片的坟堆,在手电的照射下,仿佛还能看到坟茔上晃动的什么祭祀品。柏树在风中摇晃着,风吹着树发出呼呼的声音,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恐惧的感觉几乎让人不敢大口的呼吸,那简直是难以逾越的害怕!

  这些农村娃娃,从小就听着这里超自然力的故事长大的,有很多可怕的龙门阵都是关于文家垭口这里的,什么“吊颈鬼、道路鬼、金钩獠牙”的故事不知道流传了多少代,但老人们总是会不厌其烦的给小孩子们讲述,小孩子们虽然听起来害怕极了,但还是很愿意听。对于浩然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隔壁黄老汉所讲的故事,并且还是他的亲身经历。
  黄老汉是个有些名气的老石匠,徒子徒孙少说也有好几桌了。虽然年近八十了,人也很瘦,一脸的皱纹如同湖面的波浪,但还是目光如炬,精神矍铄的样子。他常常爱衔着个长烟杆给小孩子们讲些过去的故事,而浩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文家垭口的遭遇,所以浩然至今还是深信不疑。解放前他还很年轻,在外乡修了桥后回家,走到这里时已经是半夜了,他提着马灯路过这里,远远地看到坟冢旁边的树桠上吊着一个人影,在树上晃悠着,披头散发的看不见脸,白白衣服还吐着长长的舌头,当时就背凉凉的不敢再走了,心想肯定是遇到了不干净的东西了,心里的恐惧一度让他有些慌乱,随后他便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努力的回想祖师爷的挂像,以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镇静片刻后,他从背后的背篓里请出了所有打石头的工具摆放好,墨斗、竹尺、錾子、手锤一一排列开,然后盘坐下在地上用手锤对着地上打了起来,一边打着一边念着“尘归尘、土归土、桥归桥、路归路,……”他用那独有腔调和节奏敲打着,念叨着,錾子和手锤在黑夜里能清晰的看到火花。他就这样自顾自的重复着,低着头努力的不去看,不去想。直到雄鸡报晓,东方渐明,他才镇定的从垭口走过,回来后可能是惊吓过度,或者是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便一病不起,过了很久才恢复阳气!

  也许这个故事被黄老汉讲得太生动了,浩然对这个故事一直都深信不疑。甚至一度对黄老汉所描述的法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央求他传授给自己,而黄老汉以浩然不是他的徒弟而拒绝了,并神秘兮兮的说这是他们祖师爷传给门徒的绝技,外传无用。
  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他们会与这个传奇的坟阵不期而遇,如今黄老汉已经故去多年,但他所讲的故事却在浩然心里如此的鲜活。此时心里还是一阵阵的犯怵,背一阵阵的发凉,那种幻觉在脑海里跟真的一样,让浩然一个劲的低着头不去看那个树,并不断的提醒自己是幻觉,才勉强着平静着心情。他很后悔自己没有记住了黄老汉那个完整的咒语,但还是在心里默念着“尘归尘、土归土、桥归桥、路归路,”却怎么也无法拼凑出完整的咒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