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 (一部八零后农村孩子成长的故事)》
第1节

作者: 沙鸥翔集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8-27 15:30:03
  平凡之路
  一
  在四川的东边,起伏连绵的大巴山自西向东横亘在巴蜀大地上,这是大自然造山运动的结果。这里的山虽然有很多都风景如画,但相对于名川大山而言,这方山脉也许算不上大自然的杰作,只是很随意摆放下这些数不尽的山峦,层层叠叠,绵延不绝。如果有兴趣站在高山上向远处眺望,就会发现这地势很像耕田的犁钯犁过一样,低的地方是一道道的深沟,山峦则有龙蛇奔腾的感觉。但如果非要拿它与其它的名山大川比较,就会徒生遗憾,相对而言,它既不像北方山脉那样的险峻,也没有南方山脉的温婉,所以这个地方的地名也很有特点,比如“黑龙沟、尖峰梁、张家坡、天成罐、龙形山”等等,从这些名字就能看出这是地块地无三尺平的地方!但幸运的是它正好处在神奇的北纬31度上,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土壤肥沃,世界上大多数的农作物都能在这里很好的生长,丰富的物产赋予了它天府之国的美名,这是大自然给这方人民最大的馈赠。只是……,一座座山阻隔着人们通向外面世界的路。

  这是一九九七年的农历七月,群山环抱下的安坝乡迎来了一年最热的时节。一条小河由北向南的流去,在下游形成一片难得的小平原,一排吊角楼沿着河岸向下游延伸着,这里就是安坝乡的场镇所在地了。河的上游是两条山脉形成的一条U形峡谷,左边是龙形山,右边是尖峰梁,人们从下游望向峡谷的深处,由于空气中大量的湿气常常让山谷里雾蒙蒙的,而这条河流又如同一条行龙一样蜿蜒而来,人们便形象的叫这个峡谷为黑龙沟,而这条河也就叫着黑龙河了。

  七月,通常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只是今年,天气似乎要比往年还要热些,但对于黑龙沟的人们来说,他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里潮湿闷热的气候。当傍晚的太阳悬挂在远处的山顶上,火红而不再炙热时,老人们就悠闲的聚在村口在黄桷树下,摇着蒲扇,吸着土烟,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孩童们则在树下跑跳着或专心的聆听老者们的讲述。知了还是不知疲倦的嘶鸣着,鸭群在黑龙河的绿荫处扑扇着翅膀,时儿发出嘎嘎的叫声,河里的鱼群的在清澈水里穿游,布谷鸟的叫声也在山谷里回荡,古老的村庄就这样安逸的沉静在时光之河里,任凭岁月流淌,那种悠闲而惬意感觉如同清凉的风抚过热辣的肌肤般美妙。但最令人欣喜的是黑龙河两边的稻田谷子已经熟透了,此时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金灿灿、沉甸甸的黄色。山谷中的气流并不是恒定的,使得稻谷在风中摇摆不定,它时而如轻波浮动,时而如浪潮翻涌,放眼望去,那般影像也是颇为壮观的,这是一幅美得令人要屏住呼吸画面。

  清晨时分,太阳斜挂在远山的垭口吐着红霞,山坳环抱的村庄炊烟袅袅,村落里犬吠鸡鸣、猪哼鸭吟声让宁静的村庄充满了生机,孩童们还惺忪慵懒得端着饭碗坐在屋檐下发呆,妇人们则忙碌着饲喂家畜。吃过早饭的壮劳力们正收拾着收获所用的农具,拌桶、打枷、围席、箩筐已经沉睡了一年,现在是该它们上场的时候了。长期在田地里劳作的男人们皮肤黑得能泛出油光,但身材却健美的得没有一丝丝多余的赘肉,一年中忙碌的时节已经到来,他们说笑着走向着各自的稻田,新的一天就这样迎着初升的红日徐徐的拉开了帷幕。

  早上的谷穗总是缀满了露珠,把穗子的腰压得很低,透着朝霞与晨风的轻拂折射出炫目的光。收获的号令从他们猫腰埋头,用力割下第一株稻禾正式打响,那噗呲噗呲的声音锋利而干脆,稻禾被一株株的割倒后一排排罢放着,等待着打谷人把它拾起。而身后的拌桶边,两个壮实汉子正挽起衣袖,随后便甩开了膀子用力的挥舞着手里的稻禾,谷穗和打枷的碰撞发出“砰”的声响,而后是极富默契的鼓点,“砰、砰、砰,砰、砰、砰,”两个人开始卖力的演艺这收获的节奏。随着新的组合不断的加入,拌桶与拌桶之间也能默契的配合,“——砰、砰、砰,——砰、砰、砰,”那此起彼伏的声音低沉而铿锵,有一种慑人心魄的感觉。每当这个节奏响起,这山沟里就会显得格外的充满诗意,如同一场极富韵律的原生态的音乐会,虽然没有人指挥,却极富感染力,它能轻易地穿越山谷、冲上云端,回荡在时光的河流中,这是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最美的节奏。

  阡陌纵横的田埂上也如同交通要道一样繁忙,挑着箩筐的人们开始将刚打下的谷子往家里搬运着。他们带着草帽,顶着烈日在窄窄的田埂上用小碎步轻稳的走着,扁担和着脚步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时间快到正午了,天蓝的没有一片云朵,太阳已经挂在天空的正中央,形成一团炫目的光晕,热辣而耀眼。王艳带着草帽站在一个小土坡上,扯着嗓子大声的喊着:“——爸——爸,——妈妈喊你们回家吃饭了”,她努力把声音拖得很长,仿佛是故意让这声音在山沟里回荡。这个15岁的小姑娘,长得清秀而朴素,干净而文静,圆圆的脸蛋上还有两个可爱的小洒窝,白皙的皮肤泛着些红润的光泽,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把这幅脸蛋称托得格外的俏丽,一个花季少女初长成,是一个活脱脱的美人坯子。王忠诚听到了他女儿的喊声,停下了手中摔打地谷穗,转过身大声的回应着:“——要——得,马上就回来了”!

  一会儿王忠诚带着王艳的姨父张泽熊和其它的亲戚们挑着刚打下的谷子回来了,王艳急忙打来了一盆洗脸水给长辈们洗脸,然后把一个大搪瓷茶缸端放在桌子上,里面是刚刚熬好的老鹰茶。堂屋里的四方桌上摆放着朴实的美味正泛着香气,豆笋回锅肉、腊排骨,腊香肠,这些都是农家待客的好菜。特别是正中间的大品碗里,咸菜和着青辣子炒的老腊肉,还点缀着些些蒜苗,在大碗耸成一个谷堆的样子,那香味足足能飘上一里路。还有土碗里的苞谷酒,也散发着浓烈而热辣的酒香。

  每年的这个时节,他们这几家人就默契组成了互助小组,顺序早早的安排好了。王忠诚在桌上边吃边着说:“兄弟们,莫客气,随便吃随便喝哟!吃了午饭就睡一会瞌睡,等了太阳落土的时候才上工,晚上可以趁着月亮把我家的谷子打完,明天就好去熊娃家。”
  长辈们在桌上吃肉,喝酒,聊天,时而能传出些轻松的欢笑声。而他们谈论的话题大多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比如公社时期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多么的困难。土地还是那块土地,只是种地的形式变了,于是收成也变了,这是农民们最好的时代。这些话题小孩子们还听不懂,只是凭着好奇认真的聆听着。关于粮食收成的话题,对于农民来说是讲不完地,但如今年年都丰收的日子,足以让他们在繁重的劳动中获得些快乐。

  王艳带弟弟王子恒乖乖的坐在桌子旁边的长板凳上,大人们吃饭喝酒,孩子们暂时还不能上桌子,只能在一边端着碗吃着,听着。弟弟一边吃一边还伸长脖子望着桌上碗里的咸菜炒腊肉,眼睛鼓得溜圆,像一只馋猫似的,长辈们时不时的给孩子们挟块肉,那便是他最满足的幸福。王艳则一边吃着一边还要帮妈妈端菜或者给长辈倒洒、添饭,她那副乖乖懂事的样子赢得了长辈们的不少称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