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去世了,回村里奔丧,却发现惊天秘密……》
第10节

作者: 吴老六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公里的鬼门线,我们走的很慢,似乎是想尽量延长这最后的相聚时光。
  但曲已终人需散,在悠扬悲伤的太极歌最终停止时,我们还是走到了终点。

  “归来……”站在鬼门关前,百林叔用一种悠远的古腔高声吟唱,“归来……归来……归来。”
  他迈出了一步,随后,脚下燃起了绿色的火焰。
  我记得第六日夜里,最后保护我的女纸人就是在这绿色火焰中化成了灰烬。我明白,百林叔他们的结局,亦将如此。
  百林叔和抬着棺木的纸人纷纷走进了鬼门关,装殓我爷爷的棺椁,也被他们一并抬了进去。
  看着绿色的火焰将百林叔,将我所熟悉的一个个村民,将我那不愿与其分开的爷爷一并吞噬,我终于哭着跪在了地上。
  “左子,我走啦。”最后一个走进鬼门关的,是和我从小玩到大的江铁蛋。
  此时的他,只是个小孩样子的纸人。我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他长大的样子了。

  “左子,别哭了,你也走吧。”向我点了点头,江铁蛋也在鬼门关中随风而去。
  “哇!”我痛哭流涕。这哭声就如婴儿时一般无法自已。
  “爷爷!”我哭着,看着那绿色的火焰和那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渐渐于世间中消失,我明白,现在真的只剩下我自己了。
  哀曲怅怅泪茫茫,独身支影欲断肠;
  鬼门关前送先人,江村寿衣迷已殇。
  江上村消失了。本就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小村落,如今已廖无人烟。
  我也该离开了,在这之前,我要找到爷爷留给我的那本书。

  向着鬼门关磕了几个响头,我擦干眼泪站了起来。
  人已逝,鬼已走,而我这个活人,还需要继续挣扎。
  回到老宅,看着空荡荡的院落,我咬牙走进了柴房。记得爷爷曾在忘川河上给我演示过,那本神秘的册子就在灶台内。
  伸手在灶台内扒拉了半天,我一无所获。
  不同于城市,农村的灶台很大,烧的也不是天然气,而是传统的木柴或农作物的梗。说实话,在这地方藏本书,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难倒爷爷就不怕烧火时把那本要传给我的书付之一炬?
  不过,想想这几日的经历,说不定那本书还真是不怕火烧呢!
  火烧?
  记得昨晚在忘川河上,爷爷就是从燃起金色火焰的灶台中拿出那本书的。
  而我的绿色火焰,难倒是找到那本书的关键?
  想到此处,我打了个响指,看着指尖跳动的火苗,我心想:“老子现在算什么?特异功能人氏?X战警?修仙会点火的道士?”

  呸!老子只是个法医!
  把火苗投入到灶堆中,立刻便燃起了一片绿色的灶火。
  看着灶台里熊熊燃烧,但却一点烟也没散出来的火焰,我咬了咬牙,把手伸了进去。
  这一次,我很快便摸到了一本书。
  “有了!”我兴奋的把手抽了出来,果然发现了手中乃是一本古册。
  随着书被我取走,灶火瞬间熄灭了。被这绿色的火焰焚烧,灶台里的玉米梗却丝毫没有被烧成灰烬的迹象。这让我联想起自己曾用绿火点烟的经历。
  怪不得香烟没味!因为绿火根本就没点着烟!
  想到这里,我用正常的方式点上一根烟,深吸一口,给自己庆祝了一下终于得到了江上村历练的最终奖励。
  这是一本古册,上面的纸张完全不是现代工艺所造。甚至,我所知道的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能拥有这种神奇的造纸技术。
  最早的造纸术可以追溯到两千两百年前的西汉时期,那时的纸张做工粗糙且极易损坏。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其更易于书写和保存并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使书这种载文之物彻底取代了竹简而得以普及。
  东汉之后,历经近两千年,造纸术也不断改进,直至清末出现了现代造纸术的原型,即工业化生产。
  造纸术的改进使得纸张的保存时间越发长久,但无论如何,除了近代的某些特种纸外,绝大部分用以载文的纸张都会有一个共性,便是易于损坏。
  火烧,水浸,暴力撕扯,受潮发霉,鼠类噬咬。纸张的天敌可谓遍布天下。这就造成了古籍保存的难度十分惊人。

  我曾参观过故宫,那里面对古人书画保护的严密程度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完全密封甚至被抽成真空的保护柜不说,甚至连光线照在古籍上都被绝对禁止。
  就算这样,保存至今,能有60%完整度的古籍已经可以算是完美了。但我手中的这本书,却形如崭新!
  从表面上看,这本书的纸张与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黄麻纸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这纸张却坚韧异常。

  方才从灶火中取出古籍时,我虽然打起了十二分的注意,但还是不小心让这古籍划到了灶台中的玉米梗。
  被当作柴薪用的玉米梗,一般都很干燥,断裂后很容易形成尖锐的断茬。与脆弱的纸张比起来,这种断茬可谓天敌。
  然而,当我拿出古籍后却发现上面并没有任何损伤。伸出手黏住纸页角落三毫米的一角,我轻轻一使劲,没撕动。
  “得到宝了!”我兴奋的心想道。我明白,就冲这纸张的坚韧程度,也绝对可以刷新考古界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认知了!
  抑制住兴奋的心情,我开始仔细观察这本古书。我其实并不关心这本书在考古学上的价值,我只关心它究竟能给我解开什么样的谜团。
  然后,在看到古书封面上的三个大字后,一种不详的预感浮现在了我的心头。
  这三个大字是:我!看!不!懂!
  好吧,这是四个字。但并不是古籍上记载的,而是我心里骂出来的。
  又是那鬼画符一样的文字!
  这文字,我爷爷会,江百林会,江铁蛋会,那幻象中被关在棺材里的女人肯定也会!估计,跟这一切相关的人或鬼或不管什么东西,就他妈我不会!
  封皮都是用这种该死的鬼画符来书写,里面的内容难倒还有意外?
  意外个屁!
  翻开书,看到满篇的鬼画符,我心里最后一丝侥幸玩儿蛋去了。寄希望于这古书能解开谜题的我彻底失望了。
  这次老家之行,爷爷走了,村民走了,手机被砸烂了,作为最终奖励的古书却一无是处。
  除了获得了一个点烟点不着,烧人也烧不死的闲的蛋疼的点绿火神通外,我什么也没得到。
  好吧,我想起来了,还有一根家里祖传的毛笔。只不过我并不是书法家,而我也并不指望这根模样古怪的毛笔能再带给我什么惊喜。
  带着一种不知是失落还是庆幸还是恐惧的心情,我离开了江上村,回到了省城兰京市。

  回到家,赖在熟悉的沙发上,我只想舒舒服服的睡个正常觉。
  然而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
  是我的女友,任雪。
  任雪是名入殓师,只不过她并不在殡仪馆工作,而是我的搭档。

  我弄乱的尸首她来收拾,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任雪很漂亮,身材也是万里挑一。我想,她要是做模特或去拍电影,肯定能一炮而红。
  但任雪却对名利毫无兴趣,她的兴趣,在我看来却是怪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