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可知隋朝之大隋崛起》
第12节

作者: 回青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宇文邕已经有了自己的队友,但这几个人手里又没有兵权,平时商量机密要事还行,要想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还是很困难的。
  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暗中等待时机,总有一天你宇文护会露出破绽,屠龙宝刀我会抢回来的!

  好吧,看到这儿估计很多朋友已经明白皇帝这份工作真不是人干的!首先当不当皇帝都不是自己说了算,当上之后碰到一个独揽大权的,你还得忍气吞声看别人脸色办事,哪怕给自己找个贴身侍卫也得看大哥脸色,到底谁是皇帝呀?你终于忍无可忍要反抗了,结果还没动手就被别人干趴下了,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选手,你说这工作怎么做?即便自己被杀了,或许手下那些饱读经史子集的人屁都不放一个。给谁打工不是打?老板换了照样挣工资,没必要把自己全家的性命也搭上。保护自身利益最重要。

  但是就有那么一些人,饱读经书又能“知行合一”,舍生取义就是自己的人生信念
  比如:陈蕃、刘陶、文天祥、于谦等等还有很多,对这样的先辈,仅仅用敬佩两字是无法表达内心的敬意的,只能借用古人的一句诗以表怀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日期:2019-06-07 18:52:45
  北周的皇帝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就没有这样的臣子。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换皇帝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臣子的忠诚度大部分都很低。并且佛学作为国家的主流文化,很难培养出文天祥这样的臣子,所以宇文邕现在也只能靠自己。
  宇文护自然是很高兴的,正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使他少了很多敌人,屠龙刀也可以多摸会儿。不过虽然宇文护看似是很风光,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他也有自己的痛苦。因为他的母亲没在自己身边,偏偏宇文护又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所以深为此事苦恼。那么他母亲在哪呢?
  日期:2019-06-07 20:05:34
  答案是:北齐晋阳中山宫。
  事情是这样的,话说还在北魏时代的时候宇文泰跟着贺拔岳在关中拼搏,感觉自己缺少得力的帮手,就派人把身在晋阳的宇文护叫到了身边,宇文护是过去了可他的家人还留在晋阳:除了他母亲还有宇文邕的姑姑等亲属。
  没想到后来天下形势大变,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只能分隔两地拥有着不同的国籍。

  真是一段令人悲伤的故事。
  北齐这边白捡了这么多重要人质,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真遇上什么事儿他们就是最好的挡箭牌。
  宇文护掌权之后经常派使者到北齐打探消息,使尽各种手段就是打探不到,但宇文护一直没有放弃,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就会找下去!机会终于来了,一天齐国派遣使者到玉璧(今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西南,地处黄河东部)希望能跟北齐做贸易。
  北齐又有平原又靠海,物产丰富,为什么会主动找北周做贸易呢?
  日期:2019-06-08 08:18:21
  因为他们想要的是——盐。
  盐在古代是战略物资,其重要性不亚于现今的石油,当今中东的国家靠全球石油贸易富得流油,同样在古代要是能经营盐业,基本上跟钱就是亲戚了。

  所以可以脑补对比一下古代的运城和当今的迪拜。
  据说运城的盐文化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运城有个天然的盐池(内陆湖),早期制盐的方法很简单,把湖水打上来,经过风吹日晒湖水蒸发,人工采集析出的晶体就可直接食用。用海水制盐可没这么简单,在没有电和天然气的古代社会,用海水煮盐是既费柴火又费人力。两者相比孰优孰劣不言而喻。不过由于运城盐池制作方法简单,氯化钠的纯度不高(含有丨硫丨酸钠、丨硫丨酸镁等)所以盐池产的盐味道发苦,又被人们称为苦盐。

  传说黄帝与蚩尤战争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与其争夺盐池这一重要资源。
  舜帝也曾因看到白花花的盐巴而诗兴大发,抚琴吟唱《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除了这些古老的传说,史书记载的与盐池有关的历史也有很多,比如: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商人猗顿就曾靠经营河东盐业富甲天下,后来唐代宗大历初年(766)运城盐池的盐利税收大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等等。
  斗转星移,工业社会下运城盐池产盐已经优势不在,所以已不再生产食盐。但湖内的其他资源被充分开发利用,洗衣粉、洗衣液等化工产品得以大量生产。并且有中国死海之美称的盐池,现已被开发为旅游景区,由于湖水密度大,人体可以漂浮在水面不下沉,很适合不会游泳的朋友游玩。
  盐池做为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历经几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我们言归正传,北齐派使者过来请求双边贸易算的是经济账。北齐临海能煮盐,但海水煮盐本来成本就高,再加上北齐中间有太行山相隔,两边交通十分不便,所以运输成本很高。如果能直接从两国交界之地玉璧购买,价格上肯定会便宜不少,这样北齐这边省钱省力,北周这边呢能赚取外快提高国民收入,显然是双赢。不过由于两国为敌,盐巴又是战略物资,自然不能轻易开放贸易(类似于战争时期的石油封锁),所以之前两国一直没能达成双边协议。

  现在宇文护寻母心切,北齐找上门来做贸易,主动权就掌握到了自己手里,这完全可以作为寻母突破口。于是他派尹公正跟北齐使者谈判,北齐使者一听心想不就是想找回母亲嘛,本来就在中山宫嘛,哪儿都不用去找,这事儿简单,估计高兴之余也给尹公正透了点口风,结果双方聊的很开心。
  宇文护突然得知到失散多年的老母很可能还活着,内心十分激动,自然想尽办法也要把母亲接回来。

  他一方面使软的:让勋州刺史韦孝宽(绝对猛将,请记住这个名字,乃当今北周战略眼光第一)把之前抓获的北齐人全给放了,并且让人给北齐领导人带去书信表达通好之意;
  一方面又来硬的:派人出使突厥,谋划再次攻打北齐。
  日期:2019-06-08 18:46:22
  高湛因为上次的晋阳之战,心理上已经落下了阴影,这次听说北周又要跟突厥联合攻打自己,真是给吓坏了(大惧),赶紧派使者将宇文邕的姑姑送回了北周,态度十分友善,表示要跟北周通好,并且保证随后一定会把宇文护的母亲送回来。
  同时北齐的使者也带来了宇文护母亲的口授书信,书信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详细回忆往事,也是为了让宇文护相信这封信的真实性。第二部分则首先感谢了齐国的大恩大德,接下来就开始打亲情牌,你宇文护享尽荣华富贵,但是老母亲我冷了没儿子给添衣,饿了没儿子给喂饭,荣华富贵又有啥用?今日之后我的性命可就悬在了你的手上!
  很明显这封信是北齐专门找高人写的,言辞之中还带有一定的威胁口气:你宇文护要是表现不好我们可要撕票了!即便如此,这对宇文护来说也是个天大的喜讯,最起码这封信证明他的老母亲确实还活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