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长歌》
第40节

作者: 我非扶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11 00:10:45
  【大丈夫当如是也】
  前面介绍过郡县制,在郡县下面有一个叫亭长的低级官职,具体的说最是基层的治安管理单位。
  这工作并不好做,没什么权利和俸禄,耽误干农活还容易得罪人,可有的人却干得乐此不彼,比如沛县(今徐州地区)辖下泗水亭的亭长刘季。
  刘季,在平民家庭老刘家里排行老三,刘太公(刘季老爸)给儿子们起名字也是按伯、仲、叔、季的长幼顺序来排的。老大叫刘伯,老二叫刘仲,按理说老三应该叫刘叔,可这个老三偏叫刘季。
  至于刘季上面有没有个三哥或为什么不叫刘叔叫刘季?在这里就不探究了,我们只需知道,刘家老三叫刘季。
  刘季在后来的事业有了起色后,就有了另外一个霸气的名字───刘邦,现在就叫刘季吧!因为此时的他还一事无成。
  史书上记载,说刘老三好酒好色好赌还不好干农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渣男,但是…仁厚豁达,好施舍。其实这并不矛盾,史书上还说了,他在外面出了赊点账,也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坏事。
  这就可以证明一点:季哥虽然有点不好的个人习惯,但人品没问题,可能有点不拘小节,但并非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地痞无赖的类型。他干亭长之所以乐此不彼,说明别人认可他,也说明他有点能耐。
  可他留给后世的那些事儿大部分都是做了亭长以后发生的,史书上对他在这之前尤其是年轻时的记载特别少,但也可以从中略窥一二。
  当然,对刘季的母亲在怀刘季时是如何的电闪雷鸣和蛟龙缠身这类迷信的话题,在这咱就不说了,要聊刘季的从前就先得看看他所处的时代。
  刘季比嬴政小几岁,算是同时代的人,秦统一六国时,刘季已是三十多岁。可见,在他的人生中,变化应该比较大的青年时代是在战国时期度过的。
  我们季哥也是有偶像的人,他年轻时非常仰慕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投到魏无忌的门下一直是他的理想,可是很遗憾,就在他下定决心去投魏无忌时,得知魏先生已经仙游去了。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出来,总得有点收获吧!于是就改投魏无忌的门客张耳的门下。这一晃就是很多年,可最后世事弄人,魏国又灭亡了,季哥就只好打道回府了。

  说到这就简单的介绍一下门客,春秋战国时期,养客之风盛行,那些贵族子弟都养着大批门客,战国四君子就是典型,门客多的可达数千人。说白了这些门客就是包吃住,在主人需要的时候就帮忙办事或出谋划策的人,混得好的可能还有个一官半职。
  在这些门客中虽然也有混吃混喝的,但大部分还是些有理想有能耐的人,战国末期的“窃符救赵”和“毛遂自荐”的故事都是和门客有关的,而像刘季这种无疑属于后者───有理想也有点能耐。
  可是秦统一天下后,政策也变了,刘先生在外面没法晃了,看来理想是没法实现了,还是回老家老实呆着吧!
  后来承蒙相亲们的厚爱,还当上了个小亭长,刘季当然知道这是个基层小吏,但他不知道,这也是他辉煌人生的起点。
  由此可以看出,刘季阅历丰富、志向远大但是不得志,且性格豪爽重情义。凭这些又可以推断,刘季平时的做事风格虽然有点粗,但绝非粗人。
  史料记载,他和与他同一天出生的卢绾小时候一起读过书。文化水平不知道怎么样,但文化功底是一定有的,至少不是个没文化的人。
  时代造就人物,如果是太平之世,刘先生此生基本上是定型了,到天了就是再升几级当个县级干部什么的,可偏偏就让他碰到了乱世。这位不想干农活的平民注定了要干一番非平民的事。
  不过刘先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曾经去咸阳服徭役的时候,正好碰上始皇帝出巡,看到了皇帝车队的阵仗后,季哥感慨万千:大丈夫当如是也!
  他当时只是服徭役的,有没有说过这些话谁也不知道,不过就算是后人加上去的,却也符合他的个人性格和人生轨迹。
  对于当时那种处境的刘季来讲,这句话有两层意思,首先就是一种自然的感慨和对始皇帝的仰慕:这才叫成功,干出这样的事业才叫大丈夫。
  另一层意思就是表达了一个正常人的对比心理,对现实中自身处境的一种无奈:别人怎么这么厉害·,我这辈子看来是没指望了。
  非也,刘家老三,你的事业还没开始,你这辈子非但不会如此,还会很风光,风光到在那英雄辈出的乱世里,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