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义》
第44节

作者: 天行健192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5-07 09:46:39
  第一八回劫朝廷祸起西京
  争车驾兵连古道
  话说由于郭汜妻子的挑唆,郭汜把李傕恨之入骨。郭汜的火气愈来愈大,誓与李傕不能两立,便亲自带领军队去攻打李傕。当郭汜的军队包围了李傕的军营时,李傕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急忙集合军队守住营门,站在门楼上对郭汜喊道:
  “郭将军,你兴师动众,究竟为了什么?”
  郭汜在马上指着李傕说:

  “你自己心里明白,何必问我?”
  李傕说:
  “我心里明白什么?简直是叫人摸不着头脑!我们二人亲如手足,我一向对你没有二心,你一定是听了什么人的谗言了。”
  郭汜说:
  “你两次下毒害我,还说对我没有二心?你为了独揽大权,杀了樊稠,这回又轮到我的头上了。但我郭汜不是好惹的,今天定与你见个高低!”

  无论李傕怎样解释,郭汜只当耳旁风,根本就不听他那一套。终于也激起了李傕的怒火,对郭汜喊道:
  “郭多①!一定是因为我杀了樊稠,你心中不服,才无中生有地罗列一些罪名来反对我。我平日待你不薄,想不到你今天竟如此无情无义!你以为我怕你吗?”
  郭汜在马上咆哮道:
  “我又何尝怕你!”
  说着便命士兵们进攻营门。李傕命士兵在门楼上弓弩齐发。郭汜没有攻下营门,反而有不少人马中箭倒下。他只好整顿人马,收兵回营。从此以后,李傕和郭汜便经常以兵戎相见。献帝非常忧虑,命侍中、尚书等游说于二者之间,劝说他们和解,但这些官员们几乎磨烂了舌头,二人就是不听。
  3月,郭汜打算把献帝劫持到自己的营中,以便利用皇帝来压服李傕。郭汜营中的一个军吏是李傕的奸细,在夜里偷偷地溜了出来,把这消息报告给李傕。李傕闻言大惊,决意先下手为强,把天子先劫持到自己营中。贾诩进行劝阻,李傕根本就不听。第二天,李傕便命他的侄儿李暹(先,xiān)率领数千名士兵包围了皇宫。太尉杨彪出来问李暹说:

  “李将军包围皇宫,惊动了圣驾。你们究竟要干什么?”
  李暹说:
  “郭汜造反,天子处境危险,李车骑命我奉迎天子入营,以便保护。”
  杨彪说:
  “自古帝王没有住在人臣营中的。做事应该符合天人之心,你们这么做,就是劫持天子,必然使天怒人怨,还是赶快收兵回府吧!”
  李暹说:
  “车骑将军大计已定,太尉不必多言。”

  李暹说着便带兵冲进了皇宫。他们带来的三辆车,让天子坐一辆,贵人伏氏坐一辆,朝臣贾诩、左灵共坐一辆,其余群臣和宫人们在后面跟随,在军队的监押下,进入李傕的营中。李傕又派出大量的士兵和车子,把御库中的金银、缣帛、珠玉、简策等都拉到自己的营中,然后放火焚烧了宫殿。大火一连烧了多日,不仅宫殿、官府被烧毁,还延及民房,长安城内到处都成了一片瓦砾废墟。献帝为了使李傕、郭汜和解,派出太尉杨彪、卫尉士孙瑞、大司农朱儁等十余人到郭汜营中去劝说。郭汜断然拒绝和解,还把这些公卿扣留在营中,作为人质。朱儁性情刚烈,而且年事已高,当天就气死了。

  15岁的献帝,在李傕营中,每天都是忧心忡忡,以泪洗面。伏贵人整天服侍在他的身边,对他百般安慰,总算使他在困窘的环境之中,有了一个贴心之人。伏贵人名伏寿,琅玡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父亲伏完,官居侍中之职。这年4月,献帝在李傕营中立伏贵人为皇后,仪式当然是非常简单的,气氛也是抑郁的,不过是正其名分罢了。
  郭汜为了打败李傕,暗中和李傕的部将张苞、张龙等相勾结,让他们里应外合。一天夜里,郭汜带兵进攻李傕的军营,在营外弓弩齐发,箭射进献帝住处的幔帐中,还射中了李傕的左耳。张苞、张龙想要乘机打开营门,但没有得手。他俩又放火烧营门,在忙乱中也没有点着火。屯兵在别处的李傕部将杨奉闻讯带兵赶到,在营门外把郭汜的队伍打退。张苞、张龙因为事情已经败露,便率兵投入郭汜的军营。

  事后李傕感到皇帝住在军营中很不安全,便在当天夜里,把献帝和伏皇后以及侍臣、宫人们迁移到北坞。北坞是李傕在长安城中的堡垒式的私宅,墙高院深,很难攻入。李傕命校尉率兵把住坞门,使内外隔绝,到了第二天中午以后,献帝和伏后吃了一点东西,侍臣和宫人们却没有人管饭,甚至连水也喝不上。献帝向李傕索要5斗米和5具牛骨,以便给左右之人做饭吃。李傕说:
  “刚刚吃过了饭,还要米干什么?”
  只命人拿来一些腐臭不可食的牛骨头来。献帝大怒,要把李傕召来斥责。侍中杨琦进谏说:
  “李傕是边地之人,有夷狄之风,不懂礼仪。还是不要激怒他,先忍耐一下吧!”
  献帝听了这话,也就只好忍气吞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