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鬼友们在生活中找点恐怖小刺激》
第44节

作者: 梦中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年初冬的一天,杜良起了个大早一个人来到离家较远的大山里砍柴。这里北面是高耸的悬崖,悬崖石壁上有一个地方酷似关闭的门,所以人们就把这里叫作石门峪。杜良脱掉老棉袄,便开始砍柴。小伙子有力气,手脚也利落,天刚麻麻亮一担柴便砍足了,人也累得气喘嘘嘘,满头大汗。杜良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见时候尚早,便将身子靠在山坡上休息。身子往山坡上一躺就感到又乏又困,正在迷迷糊糊中突然听见“咣当”一声响,杜良翻身坐起睁开眼晴一看,见那石壁上的“门”开了,往里边一瞧,原来是个热热闹闹的集市!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街两旁店铺林立,街边上帐蓬、货摊一个连一个,叫买叫卖声不绝于耳,好一派繁华景象。杜良心里感到很奇怪,这是什么地方?从来没听说附近有这么热闹的集市呀?杜良心想反正时间尚早,何不到里边逛逛,顺便把这一担柴卖了买些东西带回家。于是,杜良便担起柴担进了高大的“石门”。走不多远,就是柴草市场,刚把柴担放下,一位老婆婆就来到他的跟前,说要买他的柴。讲好了价钱后,杜良就帮老婆婆将柴担担到家里。老婆婆让杜良进屋里歇一歇,给杜良沏了一杯热茶,杜良正好口渴,接过杯子一口气喝了下去。这一杯热茶下肚后,杜良顿感神清气爽,一身疲劳倾刻消失。老婆婆又问起杜良家中的情况,杜良如实相告。老婆婆听了后直夸杜良是个难得的孝子,靠上山打柴卖几个钱奉养老娘实在不容易……老婆婆告诉杜良说,她家里也只有母女二人,全靠母女俩纺线织布维持生活。两个人唠了一阵后,老婆婆便从柜子里拿出一串铜钱递给杜良,但杜良却没有接,杜良说:“老妈妈,你们母女俩纺线织布挣几个铜钱日子也很苦,这一担柴就不要钱了。我年轻有力气,回去再砍一担柴担回家就行了……”老婆婆说:“那怎么行,钱你一定要收下。”老婆婆一定要给,杜良说什么也不收,两个人正在你推我让,一位俊俏的姑娘走了进来。老婆婆对姑娘说:“小凤,刚才这个小伙子给咱家送来一担柴,给他钱说什么也不肯要……”小凤望一眼杜良说:“这位大哥,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又给我们送到家里来,怎么能不收钱呢?”杜良说:“这点儿小事儿也算不了什么,就别推让了,我得赶紧回去……”杜良刚走出老婆婆家的院子,小凤三步两步追了上来:“大哥,你等等,我娘说你来一回也不容易,让我陪着你在街上逛逛,顺便送送你,怕你不识路……”小凤说着便拉起杜良两个人肩挨肩地来到大街上。

  街两边的货摊上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看得杜良眼花缭乱。小凤说:“大哥,赶一回集市就这么空手回家?买点东西带回去吧。”杜良也想买点儿什么带回去,可是,他兜儿里一个铜钱也没有啊……小凤把杜良拉到一个卖铁刃家具的摊子前,从衣兜里掏出钱买了一把镰刀递给了杜良:“大哥,你天天上山砍柴,送给你一把镰刀吧……”杜良说什么也不肯要,小凤说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小凤姑娘这么一说,杜良就没话说了,只好将镰刀收下。两个人继续往前走,前面有一个老头正在大声吆喝:“祛痰清肺脆甜梨,快来买!”小凤拉着杜良来到卖梨的老头跟前,小凤掏出钱买了二斤甜梨,对杜良说:“这梨子在别的地方买不到,带回家给大娘尝尝,说不定能治好大娘的老痰喘……”人家姑娘给老娘买的梨,杜良不好推辞,只好收下了。买完梨子后小凤还要带着杜良再逛逛,杜良说时间不小了,得赶紧回去再砍一担柴,回家晚了老娘不放心。小凤说:“那好吧,我送你出石门。”

  小凤把杜良送出石门外,杜良停住步,对小凤说:“小凤,请回吧,过几天我还给你家送柴去……”小凤却依依不舍地站在那里,两只脉脉含情的眼睛望着杜良不肯离开,杜良更舍不得离开小凤,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两个人四目相对,默默地伫立许久,谁也没有走的意思……就在这时候,只听“咣当”一声响,那两扇石门紧紧地关闭了!杜良忽悠一下惊醒了——原来刚才是在做梦!杜良揉揉惺忪的眼睛,瞧见身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正是梦中的小凤!杜良两眼怔怔地望着小凤,讷讷地说:“你……真的是刚才送我出石门的小凤?”小凤咯咯地笑了:“你不相信?你身边还放着我给你买的镰刀和给大娘买的梨子呢……”杜良低头一看,果然身边放着一把新镰和一包梨子!杜良惊得一脸骇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过了好一阵后,杜良指着石门说:“你看,石门已经关了,你怎么回家?”小凤说:“你带我回家吧,我要跟你好好过日子,这都是我娘安排的……”杜良听了又惊又喜,这么一个俊姑娘主动要给他做媳妇,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美事!于是,便欢高高兴兴地带着小凤回家了。

  杜良的老娘天天为儿子的婚事发愁,家里穷得叮当响,担心儿子这辈子说不上媳妇。没承想儿子上山砍柴带个俊媳妇回来,这下可把老人家乐坏了!乡亲们听说杜良做梦得娇妻,又惊讶又羡慕,都说杜良有福气。但也有人在背后为杜良母子担忧——谁知道这媳妇是仙女是妖精?说不定哪一天娘儿俩要被这妖精吃掉呢……但杜良和老妈妈却对乡亲们的议论毫不在意,小两口照样亲亲热热,甜甜蜜蜜。小凤对老婆母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特别是老婆母吃了小凤给她买来的梨子后,老痰喘病竟神奇地痊愈了,从此身康体健,精神倍增,仿佛年轻了十岁!有了这样孝顺的儿媳妇,老人家乐得整天都合不拢嘴……杜良有了这样的好媳妇,过日子的心劲儿更高了,他每天起早贪晚地上山砍柴,是小凤给他买的那把镰刀,刃口锋利无比,割柴如割韭,毫不费力,并且从来不用在磨刀石上磨,始终雪亮如新!有了这把宝镰,杜良一天比一天砍柴多,卖柴的钱也一天天增加。媳妇小凤尤善纺织,一把纺车一架织布机,常年手脚不停。纺出的线粗细均匀,织出的布光滑无纰,拿到集市上人们争先恐后地抢着买。小两口摽起膀儿勤劳过日子,生活一天天地好起来,后来小凤又生了个胖小子,一家人欢天喜地。人们看到这一切,渐渐地也就把小凤是妖是怪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

  上陈村的湖边有一户人家,高墙大门,院美如画。大户住着公子逸良,还有许多仆人丫鬟。逸良是位翩翩少年。父产万贯,虽是家底丰厚,可逸良并未因此成为纨绔子弟。逸良从小阅读诗书,爱好文艺,闲时更是酷爱种植花草树木,逸良的院里种了许多的月季花,逸良偏爱此花,只因幼时去了一次寺庙,见院中有几株月季花,鲜艳夺目,便讨了些回去。逸良身患异疾,每月初十五便会头痛难忍,像被巨石锤压一般。逸良出世时正逢中元节,即是七月半,二十年前一个滂沱大雨的清晨,逸良降临在大户人家周氏家族,可逸良出世却与一般婴孩不一,他不哭不闹,胸口还有一道像是剑刺过的胎记,常人家婴孩不哭闹,便要吊起来,拍屁股拍到哭出来,可这婴孩却毫无感觉,只是倒着脸变得通红,家人见无法,便请来道士问津。道士为逸良算了命,直摇头,说:“死于周,活于周。”后为逸良做了几场法事压制。

  逸良每夜都会在院子里吹笛,佳肴美酒相伴左右,父母甚少理会逸良,诗书是逸良的亲人,佳肴美酒是生活,吹笛是消愁,群花是佳人。逸良并未觉得孤寂,反倒逍遥的过着这仙人般的生活。长笛鸣奏,月季伴舞,独饮一杯,对诗几首。
  这天夜里逸良喝了几杯酒,兴兴的吹着笛子,雾气像是颇大的样子,四周更似仙境一般,壁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吹来一丝丝轻风,桌上的烛火竟灭了,逸良心想,四周光亮,便无理会,继续奏笛。
  这时墙边的石头倒了下来,只见一女子趴在地上,逸良惊讶的说:“谁。”只见那女子拍了拍手上的灰,站了起来,温雅的说道:“我不是故意的。”逸良见那女子站了起来,朦胧间一阵香气飘过,那女子缓缓抬起头,貌美如花似仙人,那如乳般白的脸色,双颊略带花粉,薄唇轻弹诉语,精气有神目水灵,额间画了朵花瓣,逸良被这样突现如仙子般的女子迷住了。那女子迷茫的走上前,站在逸良的面前柔柔的说:“公子……公子……”逸良稍稍缓过神,着急的站了起来,紧张的说:“你……是何人?”

  那女子万分柔情的说道:“小女子是住在隔壁的,夜夜听闻笛声诱人,失态的搭在墙上看着,谁知……跑来一只夜猫,吓了一跳,这才摔了下来,惊扰了公子,小女子失礼了……望公子见谅。”
  逸良见女子淡妆俏颜,怎忍心责怪,连忙说道:“姑娘喜爱鄙人奏笛,实乃鄙人荣幸,若是早知姑娘喜欢,定会邀请做伴,怎会责怪姑娘。”
  那女子羞答答的说道:“小女子谢过公子……”
  逸良说道:“不需多礼,鄙人逸良,敢问姑娘芳名?”
  那女子愣了愣,水灵灵的双眼看了看自己的绿色衣裳,眼珠子转了转,说道:“……小女子碧裳。”
  交际一番二人便互相认识,逸良继续抚笛奏乐,碧裳翩翩起舞,似那万绿丛中一缕脱颖而出的娇花,蝶蛹伴舞,笛声飘香。自后逸良时常与碧裳奏笛起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