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鬼友们在生活中找点恐怖小刺激》
第42节

作者: 梦中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三娘见张木匠这般凶相,连忙说是听药店学徒喻士林说的。张木匠当即邀约了一群人,拖着李三娘到药店与喻士林对质。
  张木匠一脸怒气,持斧而立,而小士林一口咬定亲眼看见张氏杀鸡。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眼看事态难以收拾,药店老板建议去找城隍判案。
  众人簇拥着来到城隍庙,张木匠、木匠妻、喻士林三人跪在殿前。张木匠粗声粗气地道:“我老婆若偷鸡食肉,我便杀妻以正家规!”说着,便让妻子在城隍面前发誓。
  张氏说:“我若偷食李家之鸡,神明罚我站不起来!”
  喻士林听了张氏之言,亦随口发誓:“倘我胡乱诽谤张氏,那我此时就站不起来!”

  说毕,三人都等待着城隍发落。一会儿,张氏站起身来安然无恙,而喻士林顿时觉得双脚麻木、重不可抬,一时站不起身……
  张木匠“嘿嘿”一笑:“果然是这小子满口胡言!”说罢,朝着喻士林“哼”了一声,与众人说笑着走出殿去。等他们走后,小士林才能起身,他不由大喝一声:“城隍呀城隍,你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我—我走!”
  次日,喻士林即别离故土远走他乡,发奋读书,十年寒窗,高中进士,授了金印。说来也巧,待士林衣锦还乡,当时嵊县县令之位正好暂缺,他便走马上任,做了县令。
  城隍回忆到此,不由“哈哈”一笑:“喻县令啊,做官难,难做官,你是阳间一官,我为阴间一宰,然而断案之理相同:小大之狱,必察于情。当日我断案之时,非不明察,我明明知道你是对的,那鸡的确是张氏吃了。但是,我仔细一想,特地错判此案,罚你站不起来。”
  喻士林一听,得知自己当年居然是被冤枉的,不由又惊又怒:“这是为何?你今天必须讲出个让我信服的道理来!”
  “当时张氏跪在我面前时,暗暗向我祷告,说是一时嘴馋吃了李三娘的鸡,要我念她腹中尚有三个月大的胎儿,饶她娘俩性命。我仔细察看,发现张氏确有身孕,我若依实而断,木匠手起刀落,两条性命都将成为刀下之鬼。我于心何忍!于你又何益?故我特地错判,实是为了成全两条生命呀!”
  喻士林大吃一惊:“啊,还有此事?”
  城隍点点头,又道:“喻大人,当时你负气出走,发奋读书,我觉得我有愧于你,便时时在阴处照拂你。如今九九归一,你金榜题名,张家男儿长成,错断一桩案,倒落得两家都兴旺,岂不是好事一桩?”
  喻士林听了,幡然醒悟,当即向城隍赔礼:“原来如此,蒙城隍赐教,晚辈茅塞顿开,请原谅晚辈的无礼。择日定为你重塑金身,重修庙宇……”
  第二天一早,喻士林惦记着重修庙宇之事,刚走出县衙,只见两鬓染霜的张木匠颤巍巍地领着妻儿守在门口,一见他,三人当即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张木匠泪如雨下:“喻……喻大人,您还记得当年那个蛮不讲理的张木匠吗?那就是草民我啊!都怪我当时一时糊涂,这些年来让您蒙受了那等冤屈,我是一个罪人哪!”说着唤过儿子,“快拜谢过你的救命恩人!要不是喻大人当年替你母亲受过,你和你母亲早成我斧下之鬼了……”

  喻士林抬头一看,不由愣住了:这男孩不就是自己的贴身随从张可吗?他……他是张木匠的儿子?难道……
  张木匠缓缓说道:“那件事后,您就不在药店待了,我思前想后,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一日夜里,城隍爷托梦于我,我才知晓事情原委。当得知大人您来此上任后,为报答大人当年之恩,我特地打通关节送小儿到您府上供您使唤,这样多少可减轻一点我当年种下的罪孽……”
  原来如此!喻士林不禁百感交集,上前一步扶起张木匠……
  不久,喻士林便重修城隍庙,重塑城隍金身。从此,他时时记着城隍错断案一事,在任几年,将百姓之事视为己事,断案如神,明察秋毫,被百姓称作“喻青天”……

  清乾隆年间,直隶建安县红土坡村有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赵成,女的叫玉兰。赵成的祖上曾经是当地富户,后来家道中落,到赵成这一代却只能勉强糊口了。这年,玉兰怀了身孕,临产时孩子却是“逆生”。常言说“女人生产命关天,不知哪次进了鬼门关”!孩子虽然生下来了,玉兰却因出血过多命赴黄泉……痛失爱妻的赵成只是嚎啕痛哭,已经不知道岀哪门了。在亲友和乡邻们帮助下做了一口棺材,总算将玉兰埋葬了。

  赵成一个汉子整天守着没娘的孩子哭哭啼啼,好心的婶子、嫂子们每天主动来给孩子喂奶,但毕竟吃饱的时候少,饿肚子时候多。吃不饱的孩子呜呜哇哇地哭,赵成也跟着流眼泪,真是度日如年。
  一晃到了清明节,赵成到坟地给妻子上坟烧纸,回来的时候看见路边上躺着-个衣衫褴褛的姑娘,赵成便上前问道:“姑娘为何躺在这里?看你这副模样好像是病了吧?”姑娘说:“我叫胡凤莲,家住在河南,因家乡遭了百年不遇的水灾,全家人都被洪水冲走了,只有我一个人逃岀活命。一个孤零弱女无依无靠,只好到处流浪讨要,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听了姑娘的诉说,赵成见姑娘已饿成这个样子,觉得实在可怜,便对胡凤莲说:“姑娘,到我家去吧,好歹吃顿饱饭再走……”胡凤莲饿到这分上也讲不了许多,便跟赵成回到家里。吃过饭后,胡凤莲千恩万谢地说:“大哥真是个好心人,我看你一个男人扶养襁褓中的幼儿也实在不容易,反正我没有去处,大哥若不嫌弃就让我留下伺候你们父子吧,……”这样求之不得的事赵成当然答应,于是,在乡亲们帮助下赵成便和讨饭的姑娘胡凤莲成了亲。

  胡凤莲与赵成结为夫妻后,一天到晚忙里忙外,把家务事做得井井有条,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家也像个家了。特别是对赵成前妻抛下的孩子视若已岀,为祝福儿子将来成人,胡凤莲给儿子取名“宏儿”。胡风莲对宏儿视若己岀,时时处处细心照料,赵成心里有说不岀的高兴。两口儿亲亲爱爱欢欢乐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日子过了两年,赵成却突然得了重病,百般医治无效,终于抛下孤儿寡母撒手人寰。胡凤莲哭得天昏地暗,痛不欲生,可是,看着身边苦命的三岁儿子,她只好擦干了眼泪撐起艰难的日子。尽管生活贫困,但胡凤莲想方设法没让儿子受过一点儿委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