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能不能就放过我这一遭?》
第54节

作者: 普普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点添妆,她还不至于舍不得!
  事情既然已经问清楚,其余的便不方便再同外人说了。钱孙氏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笑着同柳林氏话一阵家常,又聊了聊这一回外出的趣事,特还说了一下几样拿来的临县风物怎样做才好吃,见天色不早,便施施然告了辞。
  一回到家,她便叫来了长子,先问一回丈夫哪一日才能回家,再问一回自己离开这一段,家可有什么大小事。
  钱大郎一一答了。
  想到长子在清鸣书院做训导,同郑时修等人多有接触,也常能听闻顾延章的一些个行事,钱孙氏便再细问了一回两人的为人。
  钱大郎一听便觉不对,待得知这是给幺妹挑婿,连忙道:“还是顾延章罢!”

  郑时修虽有才,可架不住脾气甚高,虽说才子多傲气,他凭着那一股子才气,也配得这等傲气,但有更为出色的顾延章可选,作甚要舍本而逐末呢。
  一回郑家小弟染了赌瘾,欠下一屁股赌债,最后还是靠得钱家才将此事摆平。真有这样的亲家,将来也不晓得会生出多少事来。
  斯事体大,他也顾不帮着那郑时修刷墙刷粉,修补名声,连忙将事情和盘托出,告知了母亲。
  钱孙氏几乎是立刻把郑时修给排了出去。

  果然人还是要对,这样一下来,那顾延章登时便亮堂了许多。学问做得极好不说,一样还洁身自好、品性出众,虽然家世有些差,可那妹妹的终身既然已经有了着落,倒也不算什么了。
  她想了又想,决定还是要等丈夫回来,把顾延章唤过来,好生同他谈一谈,只要他不执着于延州战事,其余皆也好说。将来入了官,家虽然帮不什么大忙,搭老头子多年的旧情,倒也能运作运作。
  钱家下没有一个长于做官的,若是能托出来一个半子,将来帮扶一下岳家,也不算太差了。
  顾延章并不晓得后头有这样一位长辈正打着自己的主意,他此时抓着从书院从县衙里头誊抄出来的邸报,几乎已经要坐不住了。
  延州收复,正发征集令,广引天下贤人能士共建之!
  顾延章人在蓟县五年,一千八百余个日日夜夜,没有一天不挂念着延州,他的父母兄长俱在那一处,死无葬身之地。而季清菱的父兄一样战死在那一处,连马革裹尸都无,全然是尸骨无存。
  他要带着这一个小姑娘回乡,看一看能否还有机会收殓双方亲人的尸骨,好生安葬。实在不行,也得建好衣冠冢,引魂入土。
  这么多年,他与季清菱没有一天不在分析北蛮,如果能为驱逐鞑虏献一分力,这才不算愧对死去的父兄,愧对那一城冤魂。

  终于可以回家了。
  顾延章心思全不在书卷之,他将那份邸报草草抄写一遍,再等不下去,找个理由告了假,拿那抄本径直回家去寻季清菱。
  得知这个消息,季清菱哪里还坐得住。
  她等这一份邸报久矣!
  蓟县虽好,终究不是长留之地。
  顾五哥的前程还是要靠延州!
  她接过顾延章递过来的邸报,粗看一遍,再细看一遍,等到终于确认,这才将那一张纸贴放在心口,欢喜地道:“等咱们收拾收拾回到家,将将是初冬,打点好住处,我陪着你一同读书,开春考州学,说不定还能赶下一场发解试,当真是老天都在帮忙,样样接得正好!”
  顾延章焦急了一路,见她这一脸的笑,再听她说一句“陪着你一同读书”,突然心踏实起来,生出了十分的雀跃与期盼。他点了点头,不由自主地便含着笑附和道:“等天气凉一些咱们启程,不然路途这样远,小心要暑。”
  季清菱抿了抿嘴,略有些不好意思地应了一声。
  顾延章哪里会怕这秋暑,还不是为着她才这样说。
  她把那邸报复又看了一遍,小心收起来,这才商量似的道:“顾五哥,等咱们回了延州,有一桩事情要托付给你。”
  她语气郑重其事,其还含着几分的歉疚,听得顾延章不禁整肃起来,问道:“什么事情这样要紧?”
  季清菱道:“我家几位尸骨……现下还不知道在何处,想要寻觅也与水捞月无异,等回了延州,还要麻烦五哥陪我去衙门记领,再探一探能否有些蛛丝马迹可以寻到下落。”
  自莫名其妙托生在这一具身体里,她一面感恩苍,一面感激原身,一面也想着能否为对方做些什么。原来那一个“季清菱”小小年纪便命丧黄泉,也未留下任何言语,她无法揣摩对方心思,可其身后事,却还是要认真办好。
  “季清菱”的父兄均已战死沙场,延州被屠,北蛮在城内纵火三日,三人十有八九是尸骨无存,可饶是这样,还是得好生找一找,万一真得了寸骨寸衣,好歹也能立冢建碑,魂魄将来才能有一个落脚之处。
  这些事情,自己一个女子,虽有心有力,办起来却未必有顾延章容易,是以此时特意提出来,好叫对方也有一个准备。
  毕竟两人虽然相依相靠许多年,究竟仍是两家两姓,她晓得以顾延章的品性,决不会推拒,可也不能将对方的帮忙视作理所当然。
  二人在蓟县这五年,一开始确实是靠了自家当的玉佩,可及至顾延章院考结束,入了良山,每月都往家拿许多银钱,后来买屋买舍,雇人雇仆,一大家子的嚼用,至家俱细软,下至柴米油盐,全是凭着他一人扛下。
  两人因缘际会相识相处,又同吃苦,共患难,对方不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疼着养着自己这样一个非亲非故的外人,已经是至情至义,若是再不心怀感念,守好分寸,那实在是太过于得寸进尺了。

  季清菱心这样想,面便不禁跟着露出了歉愧的表情,她不好意思地望着顾延章,等着对方答复。
  是她不说,顾延章也早想到了这事,此刻只柔声道:“你且放心,万事有我……等回了延州,我自去办事,你也莫要乱跑,彼处不蓟县,虽然已经收复,难免仍有零星漏,总归不会那样安定,我本原想你先留在蓟县,待我将事情办妥,打点周全,再着人来接你……”
  不待他把话说完,季清菱便已将头摇得同拨浪鼓似的,连声道:“你不放心我,我一样不放心你!延州虽然收复,可万物俱殆,百废待兴,你一个人回去,许多庶务谁来处理?眼见要考州学,还有许多家产事务要打理,我若是不跟着,便是留在蓟县也吃睡不好,何苦要这样两相分开,倒不如一并回了,虽然有些风险,只要小心些,也不打紧。”
  顾延章心一暖,却是仍然抱有忧心。
  他其实自得了邸报的消息,先是满腔喜悦,紧接着便是满腹犹豫。
  当初年纪小,想得也不周到,听了季清菱的安排,只觉得十分有道理。可如今年岁渐长,看事看物,再不像从前那般简单。
  小家伙当日的规划,回延州考州学,借延州剑指科考,自然是再妙不过的一招,可却忽略了许多客观的问题。
  蓟县回延州,沿途基本都能走官道,虽然辛苦,究竟也还好,只是一旦到了延州,乍复之城,难免有许多管得不周到的地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