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恩仇录——见证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第1节

作者: 折冲万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8-03 17:20:02
  前言
  作为一个中国人,笔者无比挚爱着自己伟大的祖国。那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每一个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又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标签,即伟大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那什么是中华民族哪?抛开繁琐难懂的学术套话,让笔者用最为简练的话来描述。中华民族就是,汉族+已经汉化的民族+正在汉化的民族集合。汉族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核心,自古以来,汉族先进的社会制度、繁荣昌盛的经济、辉煌灿烂的文化,向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辐射出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强大的吸引力,把周边的少数民族紧紧吸附到汉族周围。虽不免民族冲突的发生,但历经民族交往、民族交流,直至民族融合。周边的少数民族,最终,逐次,逐批地融入到汉族之中,并同汉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民族共同体。这个不断融合、发展的民族共同体,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共同缔造得。但在中华历史的舞台上,众多少数民族往往只能充当配角。而能够入主中原,跟强大的汉族并驾齐驱的,却并没有几个。至于,能够建立全国统一政权的少数民族,更是凤毛麟角,只有区区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满族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满族全称满洲族,满族及其前身女真族,曾两次成功入主中原,满族更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

  很多人非常反感,中国历史上,曾与汉族激烈冲突的少数民族政权,包括,女真族的金朝和满族的清朝。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并不改变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族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反倒是,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尽都被汉族的璀璨夺目的文化所陶醉、征服,并甘心情愿效忠于汉人雄浑磅礴,而又博大精深的文明。即便,有所挣扎,也改变不了逐步融入中华民族的最终命运。须知,中华民族可是以汉族为核心得。这不也证明了汉人,除了拥有汉唐那样强悍的硬实力,更有这无形阴柔的软实力吗?

  再者说,历经五千年的民族大融合。中华各族儿女,早就血脉交融相通,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兄弟。有哪个汉族兄弟,敢说祖上没有一点少数民族血统!又有哪个少数民族同胞,敢说自己毫无一丝汉族血脉哪!更何况,经过密切的融合和发展,中华各族儿女信奉同一文明,传承同一文化。正因如此,中华各族儿女,才会被共称为炎黄子孙。所以说,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只能算是,发生在现今中华儿女共同祖先之间的内战,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兄弟之争。抛开历史上的不幸,今日,中华各族儿女情如手足,相亲相爱,如同一家。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心协力,努力拼搏,共同奋斗,这才是最重要的!

  中华历史,浩浩汤汤。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车轮,也永往直前,总不停歇。而纵观满洲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以及该过程中,同汉族的交往、摩擦、冲突与融合。恰好是,中华民族不断演变发展的最为真实、客观写照。透过中国历史上,满汉两族之间的恩恩怨怨,我们所见证的,尽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威武和传奇。笔者有着满族血统和汉族血统,这也让笔者能用更为客观、公正的视角,去看待满汉之间的历史。就请允许笔者带领各位读者,一同探究这份跨越数千年的恩怨情仇,一起领略中华民族的蓬勃英气和雄浑壮丽。

  日期:2019-08-03 17:23:27
  第一卷:满洲民族的形成
  第一章、民族起源
  一、
  我国东北地区,东临浩瀚大海,北靠西伯利亚荒原,西邻蒙古大草原,南接祖国内地。在塞外风雪的砥砺下,刺骨严寒的沁染下,千万年腐殖质的滋润下。这片东西、南北各绵延三千余里的沃野黑土,处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气息,和坚毅与果敢的气魄,也养育着中华各族儿女。悠悠五千载,中华各族儿女在这片白山黑水,共同繁衍,一起生息,互相不断融合。这种历史积淀,注定了东北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神圣组成。

  东北地区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又因纬度高,相比于内地,东北地区的冬季寒冷漫长,积雪冻土期长,夏季温暖而短促。由于地理跨度大,使得东北地区的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经济模式也有较大区别。在古代社会,东北地区的南部,即今辽宁一带,气候较为温润适合农耕。而东北地区的中部和北部,即今吉林、黑龙江,和外黑龙江(现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环境要严寒酷烈得多。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限,东北地区的中部、北部,是很难进行农业开发得。只能以渔猎经济为主,辅以游牧经济及非常有限的农耕经济。低效的经济模式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却让东北大地成为了渔猎民族的摇篮和天堂。历史上,很多叱咤风云的征服民族,如:鲜卑、女真、蒙古、满洲,都是由这片神奇的白山黑水间孕育而生。东北地区也和蒙古高原并成为,北方强胡悍虏源源而出的两个大本营。

  但东北地区的南部,因受气候温润,适合农耕,且毗邻内地,方便迁徙等影响。很早便有古汉人从中原向北迁徙至此,并勤恳耕耘生息。虽然生活方式与渔猎、游牧相异,却不妨碍以农耕为生的古汉人,在东北地区的土著民族中,占据一席之地。至夏商周时期,东北地区便已形成了古汉人、东胡、肃慎、秽貊四大古族。狭义上,汉人将其聚居的东北地区南部,即今辽宁一带,称为辽东,意指辽河以东地区。广义上,辽东又可泛指整个东北地区,包括被俄国割占的外东北,以及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地区。本书中的辽东一词,皆引其狭义本意。

  我们知道,民族的性格与其生存的环境,是有着密切关系得。为了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东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必须要适应穿山越岭、跋涉林海、转徙江河、驰骋草原的生活。同时,为了争夺宝贵的资源与领地,掠夺额外的财富和奴隶,他们还要进行长期、激烈的军事斗争。在严酷环境的塑造下,频频战火的洗礼下,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养成了精于骑射弓马、勇武彪悍的民族性格,以及吃苦耐劳、不畏艰险、果敢顽强的民族精神。

  对于东北地区各土著族众的剽悍性格与顽强精神,史籍文献多有明载。《后汉书》记载,扶余“其人粗大强勇而谨厚”,沃沮人“性质直强勇,便持矛步战”,高句丽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北风扬沙录》记载,女真人“耐寒忍饥、不惮辛苦,食生物,勇悍不畏死……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不用舟楫,浮马而渡”;《扈从东巡日录》亦记载,东北土著“勇悍善骑射,喜渔猎,而耐饥寒辛苦,骑上下崖壁如飞”,尽显雄浑苍劲、阳刚强健之色。就连从古自今,生活于东北地区的汉人,也都传承了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勇鸷无羁、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时至今日,好勇斗狠仍是现代东北人群的整体性格之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