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55节

作者: 格林强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3-23 21:37:02
  继续中次六经—太山、末山、役山、敏山。
  首先太山和役山排列肯定有误,而且,役水不可能注入黄河,上文说过,黄河已经北上往华北平原,役水往北最远也就是古济水,但是当我看到贾鲁河时,我觉得这才是役水,我们一起看看贾鲁河—
  贾鲁河像一道引水渠,将郑州黄河南岸北流溪水河流拦住,注往淮河流域!役水就是贾鲁河!
  贾鲁河河道!
  贾鲁河,属淮河水系,为淮河支流沙颍河的支流。因时常有洪水泛滥,古人又将它称为小黄河。发源于新密市山区圣水峪一带,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至市区北郊折向东流,经中牟,入开封,过尉氏县,进入扶沟县后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全长255.8公里,主要支流有:金水河、索须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等。古时的贾鲁河水量充沛,为南北漕运干线,可通舟楫。后因黄河泛滥而淤塞。解放后经治理,成为郑州市等沿岸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及灌溉河道。是河南省境内除黄河以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贾鲁河[JiǎlǔHé] 在河南省中部。战国称鸿沟,汉代名浪荡渠;唐、宋名蔡河;元代工部郎中、总治河防使贾鲁治河有功,为纪念他,改名贾鲁河。贾鲁河上游及其索、须河源流, 原属济水流域, 唐代以后, 济水消失, 扩大了淮河流域面积。金、元以后,因黄河南泛,东京“四大漕渠”相继淤塞。开封成了不通漕运的城市,东南漕断绝。元、明两代,为了沟通东南漕运。在汴、蔡河流的基础上,开通了贾鲁河。

  须水河,属淮河流域贾鲁河水系,发源于荥阳市贾峪乡岵山(古称嵩渚山)东麓沤麻坑,由南向北流经贾峪乡、须水镇后至惠济区岔河村与索河汇流,全长35km,汇合口处以上流域面积137.1km2。沿河主要支流有1条。须水河干、支流上无中型水库,仅有两座小型水库,座落在须水河东支和须水河干流上。
  这一段河流由于历史黄河改道,泛滥,以及人工槽渠的修建,流域变化较大,所以较难判断,不过无论如何还是贾鲁河可能性最大。
  新密市山区圣水峪一带即为役山!
  圣水峪。“因此处位于沟底,有一潭池水出没无常,古人认为是有仙气所在的缘故,因此称为“圣水峪”。周围峰壑并错,树木葱郁,青草野花满坡,鸟叫虫鸣不绝,九个突出的峰尖似九条龙保护着圣水寺,所以当地人又称此处为“九龙嘴”。圣水池深10米有余,阔2米见方,里面是自然形成的石穴,外面由凹凸不平的黑青色石头垒砌而成,翻滚而出的池水漫过池口的石头,向西北悠悠流云—据郑州市地方志记载:贾鲁河发源于密县白寨圣水峪。

  太山—西泰山
  西泰山,位于河南省汝阳县城南52公里处的伏牛山腹地,距洛阳120公里,距郑州240公里,毗邻连霍、南洛、二广高速,临木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堪称郑州、洛阳的后花园,伏牛山旅游的北大门。
  西泰山是西泰山原始生态旅游区,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据《鲁山县志》等史料记载: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周公之长子伯禽受封于鲁阳为侯。为了履泰趋吉,他将原崆峒山一段定为祭拜天地祖先的神山,命名为“泰山”,年年在此祭天许愿。后来,成王即位,周公受命东征,伯禽随战,占奄(今山东曲阜)之后,伯禽被成王再封于“奄”,为鲁公。迁都于曲阜,史称东鲁,立岱宗为东岳泰山。这样,原鲁阳改为“西鲁”,而原“泰山”也遂被称为西泰山。

  介绍西泰山附近一个古城—华阳故城
  位于新郑市区北20公里,为西周华国都城。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前773年,郑桓公见西周衰败,诸侯多叛,问太史伯,郑国何处可以立国。《国语》说:“史伯对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这就是说,公元前773年以前(西周时期),这个“华邑”,即华阳城已经存在。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华阳故城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新发现战国时期护城河、防御墙、城壕、防卫坑等大型城防设施遗迹,此次考古还对华阳故城及周围环境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发现了丰富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存,以及大量商代二里岗时期和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对于华阳故城我一定要再说一句:无孔不入有中国特色的小广告啊~~~
  敏山—
  从上图判断,敏山-即梅山,现在已经是郑州西南市区的一部分这座小山估计已经南寻曾经的面目了。一些找到一条,梅山街,不知有何寓意!
  大槐之山—大騩之山简介
  大隗山,又名七固堆。传说因黄帝曾在此山间得道于大隗而得名。此山七峰参列,石花班烂,色如点翠。山体南北向,南接万年山,东连风后岭,长约2.9公里,宽约2.5公里,总面积7.25平方公里,主峰七固堆,海拔638米。青山绿水,系中国历史名山之一。《汉书·地理志》又云,“密,故国,有大隗山”即指此山。
  景区有水帘洞,石牛山,杏花谷,桃花岭,铜锣湾等,这里有天然泉水。“大隗晴岚”列密八大景之一。 大隗山位于新密市苟堂镇范堂沟村,与禹州市、新郑市交界。新郑至新密公路从此经过。交通便利,此山于周边大鸿山、石牛山、香山等景区形成一体,统称具茨山风景区。
  龙山时代末期,嵩山东南麓聚落遗址形势图。
  接下来会是一系列的古代遗址
  首先是—王城岗遗址
  王城岗古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城址,位于中国河南省的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东侧的土岗上,当地群众称“望城岗”。土岗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一处以豫西龙山文化类型中晚期为主、兼有新石器时代最早期裴李岗文化和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与商周文化的遗址。
  这一带历来是盛产传说的地方。由于附近发现了战国时代的阳城遗址,学界从王城岗小城堡一发现,就开始把它和“禹都阳城”或大禹之父“鲧作城”挂上了钩。目前最新的解读是,王城岗小城有可能为“鲧作城”,而大城才是“禹都阳城”

  。
  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早期夏文化研究”专题组在王城岗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内发掘采样,已测出的碳十四数据和研究成果表明,小城(王城岗二期)的年代,为公元前22世纪,已接近或进入夏纪年的范围之中。王城岗三、四期为公元前21世纪、王城岗五期为公元前20世纪,年代值均已进入夏的纪年范围以内。来自王城岗的样本还确定夏代始年在公元前2070年,王城岗对于研究夏文化的学术价值得到进一步肯定。 2002年至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登封王城岗城址及周围地区遗址聚落形态研究”专题组在王城岗遗址展开新的考古工作。新发现一座面积约在30万平方米大型城址,这是迄今河南境内发现的最大面积的河南龙山文化城址,同时发现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重要遗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