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传》
第48节

作者: 作家阿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5-07 11:15:38
  张汤对霍光突然转移的问话很诧异,和谁联系往来,怎么往来是他的自由,连皇帝都不曾干涉,这个死了的骠骑将军的弟弟怎么还问起这个了,张汤的脸色虽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反感,但还是用沉默回应。
  如果在张汤这儿呆的久了,难免会惊动他人,丞相想朝张汤动手,就一定会派人监视,方才他左顾右盼很久才敲门,所以霍光并没有理会张汤的不悦,只是长话短说,“御史大夫绝不能舍弃右内史这颗棋子,假如长安不在大人的掌控之下,推行新财政将更加困难,陛下把汲黯调走,认同您的举荐,也是看中您和义纵大人能够配合得天意无缝,这个时候切不可使小性子,大人有机会要找右内史谈谈。”

  霍光因在皇帝身边,清楚有人指责推行算缗告缗过程中义纵的不作为,他本人也对这条新政有诟病,尤其是告缗令鼓励相互揭发检举,这对人心的损害是不可量化的,但是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这个当口首先不能落他人口实。
  日期:2019-05-07 13:24:09
  张汤若有所思地看了看霍光,从他深夜的造访中,似乎应该嗅到些什么,不过霍光不想再把话说得更明白了—他不能和张汤说,你手里的底牌没有丞相多,除了兒宽、杜周是你的人,你在朝中很难和背靠大将军的丞相府抗衡。
  倒是头走时霍光和张汤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啊,“今日天子前往甘泉宫,路上颠簸,想是有人蓄意破坏,御史大夫当警醒义纵彻查此事,并向天子谢罪,唯有大人提醒,方能叫右内史警觉。”
  “今日天色已晚,明天老夫去拜访右内史。”
  很多事都毁在这个明天上。
  日期:2019-05-07 13:24:46
  22
  丞相根本没想给张汤和义纵和解的机会,第二天早朝,长史边通弹劾义纵阻挠丞相府执行告缗抄家行动,太子监国无意处理这类纷争,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想丞相却以义纵对圣意阳奉阴违直接闹到了甘泉宫。

  丞相逐一列出义纵罪状,在霍光听来,无非是打击豪强时的一些酷辣手段,这些都不足以致义纵于死地,皇帝当时微微闭着双眼,好像将养着精神,丞相话音刚落,猛地睁开,迸射出一道精光,“义纵以为朕再不走甘泉宫之路,朕生病期间,他不能兢兢业业、履行职责,有人破坏道路他却不闻不问,光是这一条,朕看就可以治他死罪,既然丞相又弹劾他这么多条罪状,索性腰斩弃市吧!”
  这一下不光叫保举义纵的张汤觉得头皮发麻,连丞相都觉得对右内史惩罚太重,只是如今的庄青翟已然是骑虎难下,他和张汤的仇怨已经不可调和。
  来不及张汤做出应对,丞相跟着打了一套组合拳,“臣有本弹劾御史大夫张汤!”
  天子又闭上了他那精明的眼睛,点了点头,丞相是有备而来。
  “臣以违反算缗令逮捕长安商贾田信,审问中得知此人和张汤素来交好,”说到这儿,庄青翟刻意停顿了一下,瞄了一眼张汤,不想张汤却若无此事一般也在侧头聆听,他心中想,看你还能神气多久,接着道,“在供述他的财产来源时他说,每次张汤和陛下商议国家经济政策之后,都私下告诉田信,田信于是囤积居奇,等到物价高涨的时候再予以抛出,所得利益与张汤平分。”

  刘彻又一次睁开他的眼睛,流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长安之中的确有不少人每次都能得到内部的消息继而从中渔利,御史大夫不想替自己辩驳一二吗?”
  张汤跪道,“臣今日来,一是为了义纵之事,义纵得臣举荐为右内史,却不尽心侍奉陛下,臣有失察之责;二是为了郭解的案子,臣特来请示之后该如何处理。”
  霍光心中不由得发紧,张汤太自以为是了,他理所当然地以为,在丞相和他之间,天子会选择站在他张汤一边,御史大夫继续说道,“虽然未能生擒郭解,臣还是叫霍光搜查了大量的书信,经过整理证明郭解和赵王有密切地往来。”
  张汤丝毫没有注意皇帝面色不善,更无视霍光小心递过来的眼神,天子沉着声音说道,“朕此前听你说郭解案子牵扯到一些诸侯王,甚至还有一些在长安的大人物,更有人把矛头直指大司马大将军,御史大夫以为卫青和郭解是否有牵连啊?”
  “臣不敢妄下论断!”
  “你如何就不敢妄下结论,所谓卫青和郭解有牵连无非是迁徙豪强到茂陵邑大将军替那人说情,就凭这一点你们就想捕风捉影构陷大将军?朕来告诉你,从案卷内容看,这个所谓在长安的大人物从先帝时就和郭解有勾结,大将军发迹又是什么时候的事!张大人,朕要提醒你,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国之重器,是皇后的弟弟,是朕姐姐的夫婿!”
  对卫青的定论颇值得玩味,霍光心道,只是现在他更担心张汤的处境,庄青翟面露得意之色,一双鼠眼逼视着张汤。
  张汤支支吾吾没有答话,他被皇帝如疾风骤雨一般的批评弄得有些慌乱。

  “朕每次要做的事情,那些商人往往提前知道,然后囤积原材料,这些事此前你和朕讲过,今日听丞相的意思,分明是有人贼喊捉贼呀!”皇帝的语气从平缓转向愤怒,张汤的不解释愈发叫他生气。
  张汤却无意回答皇帝的责备,“臣不知贼喊捉贼之事!”
  “御史大夫什么都不知道,敢问御史中丞李文当年的案子又是谁告发的?”庄青翟终于亮出了杀手锏!
  张汤心头猛地一颤,这是深藏在他心里多年的秘密,当年他刚刚履新御史大夫,手下一个叫李文的中丞不买他账,所谓不买账,其实不过是仗着自己的背后有更有势力的人撑腰罢了,李文私下差人调查张汤,深谙此道的张汤于是和一手提拔的鲁谒居商议除掉李文,官大一级压死人,有张汤的支持,鲁谒居暗中使人罗织李文贪污受贿的罪行,而受理此案的杜周得到张汤的授意,当然巧用法令,竟治了李文死罪。张汤知道,这一定是前些天鲁谒居的弟弟受到别的案子牵连,他正好路过廷尉,却装作不认识他,引起了对方的不满,所以便告发了当年他和鲁谒居在李文案上的阴私。张汤无法坦诚,若是和皇帝讲了这前因后果,他多年来在天子面前塑造的一心为公的形象也就崩塌了,他只能硬着头皮说,“也许是李文当年得罪了什么人,所以有人匿名举报。”

  皇帝从桌案上拿起一卷竹简,扔到了张汤的头上,这一下力道甚猛,竟砸了张汤一个跟头,“你倒摘得干净!那你去向廷尉这般解释吧,赵王说你曾经给手下鲁谒居做足疗,以上侍下必有大奸。朕不知道该怎么袒护你!”
  皇帝的语气里蕴藏着雷霆般的愤怒,从前见过天子发脾气,可是被气得声音都颤抖了还是头一次,霍光相信这个时候如果张汤跪下请罪,一切仍然有转机。
  张汤颤抖着捡起赵王的上书,想不到刘彭祖倒先给自己倒了一盆脏水,从做刀笔小吏那一天起就知道,他不过是皇帝的一把刀,杀人的刀,等到刀钝了,或是杀得怨声载道的时候,皇帝就必然要弃车保帅,无情最是帝王家,他朝着皇帝磕了一个头,转身走了,留下霍光陪在皇帝身边瞠目结舌—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当天夜里,廷尉派人通知张汤的家人其被捕入狱,张贺早些时候听说了父亲被天子责骂的事,却不想这次陛下是动了真格,他想请太子替父亲说几句话,可太子对张汤一向看不顺眼,求情就不知从何说起。倒是张安世找到霍光,请他暗中帮忙疏通,即便张安世不来求自己,霍光也不甘心叫张汤落得如此下场,当务之急还是能进到诏狱见张汤一面。

  因为事关父亲,平日沉稳有城府的张安世这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要不要请杜叔叔帮忙?”杜叔叔就是杜周,也算张汤的心腹,现在代职廷尉,看起来升任只是时间问题,可从张汤继任丞相失败的那一天开始霍光就明白了一点,除非你的屁股坐到了那个位子,否则那位子就不是你的,减宣、王温舒都对掌握国家司法权力的要职虎视眈眈,张汤要真的倒了,杜周的胜算还真不大。
  所以霍光摆了摆手,营救张汤是隐秘之事,现在外面疯传的不是张汤和丞相的斗争,而成了张汤和大将军在掰手腕,这消息自然是有人刻意为之,这无疑给营救增添了难度,谁愿意跟当朝大司马大将军作对呢?
  另一边太子前往大司马府拜谒卫青,既是舅舅,又是臣子,卫青的身份使得他在处理这一层关系的时候颇为尴尬,大将军心里清楚太子是替张贺说项来了,也不等太子张口,卫青便说,“处置张汤是天子的意思,绝非外面传言是我不满御史大夫,舅舅非恋栈权力之人,又不通政治权术,哪里会和张汤过不去?”
  太子知道舅舅为人,“可是看张贺神不守舍,我也是心里难受,总想帮他一把。”

  这时候平阳公主叫太子晚上留下吃饭,卫青小声道,“你放心好了,会有人替张汤说话的。”太子倒是一愣,张汤这个人在官场上人缘不好,除了他提拔的几个人之外哪个身居要职的人会替他向父皇求情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