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
第38节

作者: 司马寻欢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种石敬塘曾干过一回的丑事,刘崇又干了一回,虽然这次没有自称人家的儿子,上升了一丢丢,但还是自称为人家的侄子啊,把契丹人又搞蒙圈一回,他们实在搞不懂汉人怎么就这么乐意当别人的小辈儿呢,虽然很看不起汉人这种装孙子的行为,但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不就是想让我给你出个兵吗,可以啊,这个忙又不是白帮的,帮你打,我也能占到便宜啊。
  同样是在公元951年称帝建国,两个几乎是同时起跑。但两人发领导的国家发展势头可却是截然不同,后周的发展是越好,但北汉却频频不见有什么起色,地盘太小,那时候还没挖出煤呢,也豪不起来。

  从951年开始。两国就不停的交战,刘崇也有胜的时候,但败的时候更多。这就把刘崇郁闷坏了,本以为有了契丹人的帮助,应该很容易打赢,结果却总是与希望相反。刘崇后悔的肠子都悔青了,让贼作了叔,珠宝美女也送了一大堆,可是契丹人却并没有帮助自己把郭咸灭了啊。那自己这孙子装的也太不值当的了。
  就在刘崇郁闷的不行的时候,后周传来了郭威去世的消息,这让刘崇乐坏了。他承认郭威牛逼,但是他现在死了随叫随到,他死了接班的这个就不一定牛逼了啊,趁虚而入,赶紧把后周灭了。
  所以北汉就联合契丹气势汹汹的就打过来了,契丹的皇帝派的是他们军队里特能打的杨衮带兵来打,对外号称十万大军,其实也就五六万,北汉自己出兵两三万。合起来也有八九万的大军。来势确实凶猛!
  刘崇将军队分成三路,中路,左路和右路。中路由自己御驾亲征,带领的都是北汉最精锐的部队,左路军是他的手下大将张元徽,右路就是这个契丹大将杨衮。
  面对这八九万的两国联军,刚当上皇帝,还没来的及爽一下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这是柴荣没预料到的突发情况
  从十八岁就参军的柴荣,虽然还没有独立指挥过战争,但大大小小的仗自己也打了上百回,身经百战的他倒也没怎么虚,关键是时间太紧,还来不有及汇合所有军队,就得先正面迎敌,所以,这无论如何对后周,对柴荣和赵匡胤来说,都是一场需要检验这么多年充电效果的严峻考验。
  这样一场仓促应战,到底该打呢?
  战场上又会发生什么样戏剧性的变化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日期:2019-02-04 06:40:46
  《大宋这些人儿》032-跟高平之战唱反调的人!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北汉皇帝刘崇发动的这次消灭后周的战争,其实有两个地方是犯了大忌讳的。一个是勾结契丹打汉人,通敌卖国等于说是要与所有的汉人为敌,二是置“礼不伐丧”的规矩于不顾,你要打别人,可以,至少等别人把死去的爹先埋了再打吧。
  当然搁在别的朝代,一般都不会像刘崇这么蛮干的,主要是因为后面的事不好妥善处理,社会舆论也不好安抚。但在五国十代那样的乱世,刘崇就顾不了这么多了,管他合不合礼,管他什么民心不民心的,我就是要趁着你柴荣手忙脚乱的时候把你灭了,你能咋地?
  但刘崇的如意算盘虽然打的好,但现在得意却为时尚早!
  毕竟周世宗柴荣不是长于后宫妇人之手的温室花朵。他是经历经无数次野外寒雪凛冽过的腊梅。
  郭威虽然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边打天下边治天下的功绩却是十分卓著的。传给柴荣的天下底子还是非常不错的。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是五代十国的乱世,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最需要做的是稳定军心,先想办法把头上的脑袋保住,把皇位坐稳。
  所以当满朝文武都劝柴荣稳定压倒一切,避一避风头再说的时候,其实也是出于一种好心,因为如果皇帝御驾亲征,留下来京城的禁军如果造反的话,那不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那边还没打赢呢,家里的老窝就被自己人端了。
  但柴荣并不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自己必须御驾亲征,首先我不能让刘崇那个鸟人觉得我还没打就怕了他,那以后我这个后周的皇帝威严何在?还有谁会把我放在眼里。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不御驾亲征,让别的将军带大部队御敌,如果军队判变投敌或倒戈相向,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没有还手的能力,所以我必须御驾亲征。我必须控制这支庞大的军队,我必须通过这次机会树立我当皇帝的威信。

  但在皇宫召开的战前紧急筹备会上,出现了一个很响亮但很怪异的声音。说话的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后周的当朝宰相冯道,冯道这个老臣在五代十国时期非常大出名,人送外号不倒翁,他有张秦苏仪之才,在乱世里是个神奇的存在。
  日期:2019-02-04 06:41:32
  他先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都当了很大的官,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咱们贤明的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对于外界传言老滑头的家伙冯道,还是重用了,并拜为宰相。就是因为冯道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郭威用他就是看上了他非常善于判断形势,对当时各个藩镇节度使的来龙去脉都非常熟悉,是不可多得的战略性人才,郭威也善于用有才之人,所以冯道在后周的这三年干的是相当不错,很多主张和建议都得以被采纳实施,在朝中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那是相当的高。

  听说柴荣这个新皇帝不知天高地后的要御驾亲征时,冯道明确表示;不行。
  冯道把原因说的很直白,原因有二,第一,现在是新老皇帝交接的敏感期。一旦战败,国将不国,家破人亡。第二现在后周禁军的军心不稳,对这个新皇帝持的是观望态度,一旦哗变,局面将无法收拾。
  听到当朝宰相的这番充满好意正义凛然的反对意见后,柴荣抓了抓头,说道:“当年唐太宗平定天下,不都是御驾亲征亲自出马吗?我身为皇帝怎么敢偷安呢?,您老说是吧?”
  (“吾见唐太宗平定天下,敌无大小皆亲征。”)
  咱们的冯老先生仗着自己宰相的老资格也来了句:你是皇帝不假,但你以为你能和唐太宗比吗?(“陛下未可比唐太宗。”)

  如果你只是个秘书,你敢这么跟你的老板说话吗?弄,不炒了你丫的鱿鱼我跟你姓。拍马屁还来不及呢,谁说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说这么不给皇上面子的话。
  好在柴荣是经过商见过世面的人,没有当场发飚,只是脸色一沉,用极其低沉的声音说:“父皇曾说刘崇心胸狭隘,北汉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咱后周如果御驾亲征,必定像泰山压顶一样,将他碾个粉碎。(“刘旻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山压卵。”)
  没想到咱们的冯老先生,不慌不忙地回了一句:“皇上,太祖所言极是,但你未必就是山啊!(“陛下作得山定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