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叫刘备》
第12节

作者: 钢铁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23 20:51:40

  知易行难,什么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允在没有上位之前,肯定也是雄心万丈,我该如何如何。一句话,我来干,大汉江山复兴指日可待。实际上他老人家一上来,把混乱的局面弄得更糟。说漂亮话,谁都行,真把事情做好,还真没几人。知行合一,道理谁都懂,千百年来,为什么只有一个王阳明?
  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李傕、郭汜手握重兵,自然不会伸头让王允砍,不但不愿意,还带着队伍,干掉了王允的小命。有人会说,不是有吕布吗?要知道双拳难敌四手,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吕布再厉害,也只是他一人,不要把一个人过分神话。要知道打战靠谋略,靠的是指挥艺术,古今概莫能外。李傕、郭汜之所以能成功,就是采用了贾诩的计谋。吕布厉害是厉害,也只能是保住自己的小命,逃路,要不是逃得快,小命也得丢了。

  董卓在时,都说董卓坏,可作为小弟的李傕、郭汜来了,只能说是更坏。董卓坏,可董卓毕竟是老大,个人威望是有的,要坏也只能是他一人坏,手下的小弟们还得规矩点。李傕、郭汜虽然大权在握,把持朝政,但资历尚浅。你们吃肉,小弟们也得喝口汤。汤从哪来?正规渠道得到的毕竟有限,那就抢吧,正大光明的抢。李傕、郭汜还要靠他们支持,任由他们胡来,只能说规矩都没有了。
  都是小弟上位,谁来做老大,谁都不服气,结果是谁都不信任谁。你防着我,我防着你,就是谋士贾诩,这样的大功臣也无法得到真正的信任。贾诩很失望,也很无奈。谋士很厉害,但谋士成了老大,只能为老大打工,只有找到一个好老大,才能建功立业。李傕、郭汜都不可能成为贾诩眼中的老大,只有保持距离,对于他们的封赏,只能装着高风亮节,坚持不受。实在推不过,最后接受了尚书典选,封侯就算了。直接推辞还是有点得罪人,只好说:“只是为了救命,哪有什么功劳。”

  帝国的局势江河日下,长安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人死了也没人埋,白骨堆积,尸臭满路。这哪是都城,就是人间地狱。汉献帝不管管,管的着吗?自己的小命都是有今天没明天的事,谁听他的,做老板,做的这种地步,还有什么可说的。待不下去了,再待下去,小命都保不住,在最后汉献帝还是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帮助下逃离了长安,回到东都洛阳,中间情节不忍再述,有兴趣的可以了解这段历史。最后还是曹操这小子有眼光,把汉献帝迎到许都,他的大本营,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光。机会摆在大家的面前,只有有眼光,有能力的人才能抓住。袁绍总是后知后觉,等曹操办完一切后,才反应过来,想再干,门都没有。曹操这小子还是真厉害,哥是打心里佩服。

  日期:2019-06-24 11:49:55
  哥为什么不迎汉献帝到平原?今天的各位肯定会这样问。哥告诉你,哥不能这样做,哥要是这样做了就是害人害己。说起来都是实力问题在作怪,简单的说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做任何事可以超前,但也得量力而行。首先,哥现在还是寄人篱下,还得靠同学加好友公孙瓒的庇护。现在的局面已经完全失控,各地诸侯自行其事,谁在谁眼里都是块肉,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的盘中餐。诸侯尚且如此,哥只能算是大点的小卒子,如果不背靠公孙瓒这棵大树,还能活到现在?哥不能头脑发热,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这个资本。做下属的不能比领导眼光,即使有也得藏着掖着,得看领导眼色行事,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哥的这位同学,没有战略眼光,现正与袁绍斗得你死我活。哥要是把汉献帝接过来,别的诸侯还没行动,哥的这位同学就会要了哥的小命。哥的小命都保不住,不就害了汉献帝,唉!还是不做的好。私下里提供点人道主义援助都不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其次,哥这平原小地方,养活哥的不到三千人马,都费尽了哥的心血。毕竟跟着你混,不讲开多高的工资,至少一般般要达到吧。这些人跟着哥,是看中哥的人品,哥的未来,但眼下活下去是至高真理。汉献帝来了,他可不是一个人,是一大帮子人,都不是吃糠咽菜的主,哥养的起吗?最后,哥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相,哥把汉献帝迎来,能有哥什么事?宰相门前六品官,这是皇帝,随便拉出来一个人职位上都比哥牛逼。结果只能是给哥一个安慰奖,哥还得整天感谢皇恩浩荡。哥接来的是什么?是一个小爹与一群老爹,这种傻事,哥怎能去干。

  曹操为什么行?哥告诉你,一切还是靠实力说话,曹操有这么一搏的能力。不说曹操的家底了,各位都知道曹操的家底很厚。哥刚出山的时候,也就是哥拉着兄弟打黄巾为功名拼搏的时候,曹操仅凭一战就火线提拔为平原相,就是哥今天的职位。黄巾起义平定,朝廷任命他为东郡太守,这小子竟然还拒绝赴任。人比人气死人,要是哥,哥早就屁颠屁颠的去了,还怕去晚了,万一朝廷变卦机会都没了。只能说,有背景,任性,可人家就有这任性的资本。曹操不仅是任性,也是有任性的能力。二十岁就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这个不能说是曹操能力怎样,人家出身好,生来就是当官的。曹操一赴任就崭露头角,不怕事,什么豪强,在他眼里都一视同仁,只要敢犯法,老子就敢处置你。一日洛阳宵禁,蹇硕的叔父违反了,蹇硕的叔父大家不知道,但蹇硕都知道,后来的十常侍之一,当时还不是,但也是汉灵帝的宠幸。我管你是谁,直接就把他杀了,以儆效尤。杀了也就杀了,蹇硕还不敢有什么怨言,谁叫曹操的叔父曹嵩是太尉呢?太尉是什么官?三军总司令兼国防部部长。曹操有牛逼的资本,当然也有牛逼的担当,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愤青。据说这一行为还得到了汉灵帝的赏识,认为曹操是个可用之才。

  日期:2019-06-24 17:37:09
  曹操作为北部县尉只是做了他职责范围内的事,也就是说做了该做的事,并且做的很好。按理说得到的应该是鲜花和掌声,事实却非如此。本来大家都不用遵守规则,想干啥就干啥,现在你曹操来了,就要大家都遵守规则。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乏黑色幽默,当大家都不遵守规则时,不遵守规则就是规则。当有人来要求遵守规则时,你就破坏了规则。曹操无疑就是这个破坏规则的人,可曹操后台牛呀,虽遭人恨,却也无可奈何。这时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就集体爆发,大家共同想出来一个办法,给曹操升官,有多远走多远不就行了。这样既不得罪曹嵩,又不让曹操面子上过不去,你工作能力强,让你升官还不是情理之中的事。很快在大家的集体运作下,曹操就升为顿丘令,从此大家又过上了幸福生活,皆大欢喜。

  曹操到任顿丘令,时年二十三岁,哥还在涿县卖草鞋呢。曹操脾气还是没改,以规则办事,谁违反就办谁,雷厉风行。顿丘地界的那些规则破坏者就苦了,都这么多年了,谁还能改的过来。受不了,真的受不了,这简直就是让老虎不吃肉,螃蟹直着走。办法,还得想办法。还的找理由,理由只要找总是有的。曹操的堂妹夫犯罪,注意是堂妹夫,不是自己的亲妹夫,就以这个理由把曹操的顿丘令免了。曹操有没有后悔,从来没有。曹操61岁勉励曹植的信中写到:“我二十三岁做顿丘令,现在想想我当时的所作所为,到现在我都不后悔。现在你也二十三岁了,应该努力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