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与圣殿骑士团的故事》
第58节

作者: 乃甄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1-31 11:50:52
  关于后来的详细情况人们众说纷纭,但最终结果无可置疑。看来当时的情况是:萨拉丁想派一支精锐的突击队穿过雷蒙伯爵的领地去加利利,但此举为何目的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消灭斡旋团的部队是撒拉丁之子阿夫达尔率领的主力军一部,正开往战斗阵地。据说萨拉丁曾征求雷蒙德的同意,而后者为了不得罪盟友便答应了,条件是部队需日出而往,日落而返,而且不得损坏财产。雷蒙随后还向包括正在前往太巴列途中的斡旋团在内的所有基督徒团体发出了通报。突击队如约准时在日落时返回,未曾损坏财产,但是杀了不少斡旋团的人,并把他们的人头挑在刺刀上得意洋洋地招摇过市。

  斡旋团一行,除留在纳布卢斯另有公干的巴里安外。于4月30日晚到达富拉,在那里,他们收到了雷蒙发来的通报。里德福特的杰勒德决心与突击队交战雷蒙在通报中讲要避免交战,从周围地区匆忙召集了一些圣殿骑士。第二天,在人们通常称作“克雷森泉”的地方发生了冲突。此处大约在拿骚勒以北10英里。即使加上杰勒德的援军,双方数量相差也太悬殊,因为据说穆斯林有7000人。结果冲突成了一场大屠杀,只有杰勒德和两三名圣殿骑士得以逃生,杰勒德还受了伤。提尔的大主教明智地决定中途留在拿骚勒,他与巴里安和西顿的雷金纳德是战斗的幸存者之一,(雷纳金德据说负有转移圣殿骑士团在耶路撒冷财宝的责任)最后到达了太巴列。此役使居伊痛失了一批精兵良将,雷蒙和杰勒德的敌对也更加尖锐了。

  日期:2019-01-31 19:40:22
  这件事使雷蒙羞傀万分,于是重返岗位,决心尽职。他废除了与萨拉丁的和约,然后随斡旋团一道去晋见居伊。到耶路撒冷之后,他向居伊和西比拉表示臣服,他们也对他表现得宽宏大度。表面看来,现在基督徒的团结已占了上风,但这种团结的下面仍埋藏着强烈的仇恨和猜疑。
  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实力较量,秣马厉兵。各种史料对参战的人数历来说法不一,差异很大,而且大都偏高。1187年6月底在阿克集结的拉丁军大概有1200名骑士、1万名骑兵,还有2000多名图尔科波里人。图尔科波里人是从当地招募来的,主要是些骑兵。他们是弓箭手,比骑士轻装,但除在一些特殊场合外,其战斗作用与骑士相同。他们在“军事教团”的部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军事教团”又是王国职业部队的核心。在居伊已下了总动员令的情况下,圣殿骑士团与医院骑士团集合起了400名骑士。然而这样做就意味着大大地削弱了城堡的防卫力量,而城堡防御是王国战略的核心。

  1187年3月,萨拉丁从开罗到达了大马士革。他从豪兰、阿勒颇和帝国其他地域调集了人马,甚至伊兹丁也从摩苏尔给他派来一支强大的分遣队。萨拉丁兵力的准确数据,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超过了法兰克人,总共兵力可能多达4万。大部分士兵骑着体型小而速度快的乡间马,其武器主要是弓箭。萨拉丁还有相当数量的铠甲骑手,他们象突厥的骑士那样,用剑和矛作战。
  日期:2019-02-01 18:09:49
  穆斯林骑士披的是锁子甲,(其下摆和袖子一直延伸到膝部、小腿、臂和手),内有紧身皮上衣,外罩一层布衣。外衣的作用是防止炎热的阳光把铠甲晒烫。骑士颈部和面部有防护甲,头戴锅形或圆锥形头盔,外加护鼻罩。骑马的军士以及图尔科波里人则不是这样重甲披身。骑士作战时不骑笨重的骑兵军马,而是骑更小巧的安达卢西亚马。如果说马匹也有护甲,那也只是局部的,与骑士相比,马匹更容易受到弓箭的伤害。

  1187年5月底,萨拉丁将其军队集合于豪兰山区提比利亚以东的阿什塔拉。在这里,他给众多的埃米尔下达了作战命令。并作了如下的布置:侄子塔吉丁负责右翼,他最能干的副手格克贝里负责左翼,他自己则指挥中路。6月26日(星期五),部队向提比利亚湖南端的乌库旺纳挺进,在该地驻留5日。侦察队向萨拉丁报告说,法兰克人已在萨富里雅集结,该地在拿骚勒以北,常被用作军事基地。萨拉丁把大军部署在由北向东约15英里的提比利亚城正北的山区。1183年和1184年,法兰克人曾两度凭借坚固的阵地拒绝应战。这一次也许是为了诱使法兰克人到更有利于己方作战的地区,萨拉丁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围困太巴列(提比利亚城,围点打援?),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该城。但雷蒙的妻子埃施瓦伯爵夫人死守在城中的内堡中,向居伊求援。

  7月2日夜间,耶路撒冷王军作出了进军的决定,这对拉丁王国的前途有决定性意义。此次耶路撒冷王军集中了1000名左右的骑士,总兵力近两万人。而相比萨拉丁却有一万多的骑士和总兵力达4万人。因此,法兰克人在兵力上毫无优势可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