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31节

作者: 格林强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峪河村是仓颉造字的地方,阳虚山根据其前面的升山看,应该在洛河北岸!
  洛北河南一片大山——甘山(又是甘)
  甘山国家森林公园——
  豫西大峡谷——(龙余之水)
  罗岭乡元沪河是玄扈之水
  将其北侧甘山系-歪头峰订为阳虚之山,升山是甘山山系核心山区,再折向西南二十里的蛊尾山,一直到槐山,基本都是甘山山系,甘山之前突然一个500里飞跃到了朝歌之山,我把朝歌之山 暂时划到了蓝田县的莲花山森林公园,当然我权当的此次山经在《山海经》中的排列描述都是正确的。接下来我完全按照山海经的距离去地图上大致的扒一扒各个山......
  西500里成侯(暂时放在太白县太白山森林公园)——再西500里超山(暂陇南市徽县云雾山)——向南10里条谷之山——在西南500里葱茏之山(暂陇南市徽县尖咀山,已经到了九寨沟区域了。)——再西300里县斸(音悬竹)之山(太准了——九寨沟-黄龙机场,暂时放在这!)——再西300里首山(暂定阿坝州红原县纳克尖)

  再西300里苟床之山——我给订在青海久治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
  放一张图就美死了——
  青海省年久治年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2238平方公里。年宝玉则,又称果洛山,位于班玛县东部,属巴颜喀拉山,是青海果洛草原的一座神山。长40公里,宽25公里,由无数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主峰5369米,相传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因而备受尊崇。 主峰海拔5369㎡,冰川面积7-8平方千米,360个冰川湖泊各具景观。年宝玉则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十二条旅游登山精品线、“中国大香格里拉”十大精品旅游区,是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说到这,我必须声明,我是个环保主义者,我极度反对,在各种保护区和生态区内自驾游!你的快乐是建立在对环境破坏的基础上的,如果你不能带走你的垃圾和汽车尾气,请你留在城市里.........忍住,忍住!和谐,和谐!
  中山经竟然写到了青海!请问,您想到了什么?
  不知道是否和我一样?
  在山海经中 多次出现一个楚国遥远先祖的名字:老童
  老童、卷章、耆童(为同一人):
  《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
  《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老童令黎邛下地。”
  《山海经-西三次经》: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
  而且这里与白马藏族-氐人后裔的生活区也重合了,意味着什么呢?
  日期:2019-03-07 12:52:05
  放一下五次山经的大致脉络图——
  当我把这些山系连在一起——这不活脱脱是一条古代羌氐民族顺流下中原的贸易最捷径吗?
  日期:2019-03-07 14:15:44
  不知为什么很多大图贴了上来,却没了效果!

  接下来该讲中山六次经了?不过我想插一个话题!关于龙的话题——
  昨天和一个老铁一起吃饭,他知道我写《山海经》考据,给我讲了一个事,他父亲讲的,在大连市瓦房店市区附近老一辈人曾广泛流传的一个故事(定语有点长,抱歉哈):
  ”在20世纪50年代,大连市瓦房店老火车站附近搞建设,挖沟,挖了很深的地方挖出一条鳄鱼来。”
  “这有什么奇怪?古生物化石比比皆是啊!”
  “是只活的,挖出来还活,被钩机钩碎了脑袋钩死了。”
  我到现在还是半信半疑,我哥们,给他爸爸发短信确认此事,老人家说这是他小时候在瓦房店火车站附近非常著名的一个新闻。
  50年代大连地区绝对没有人工养鳄鱼的,也肯定不具备野生鳄鱼的生存环境,如果这事是真的,这条鳄鱼至少也有数万年的寿命!
  我到网上一点相关的信息也查不到。
  我们再看一则消息,这个消息估计很多人也看过,20世纪30年代的《营川坠龙事件》:
  营川是大辽河下游,包括营口市的河川及盘锦市大洼县一带。该事件的过程是:
  1、首次坠落:1934年7月初,营口很多人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人们用苇席给它搭凉棚、挑水浇,寺庙僧侣每天为它作法超度,数日暴雨后它消失了。看见者说它与画上的龙模样一致,有四爪和鳞片,嘴上两个长须,大眼睛凸出,身长大约10来米。
  2、再次坠落即营口河湾坠龙,三个阶段:1)出事:8月初《盛京时报》“龙降酿灾”新闻报道:7月28日一条龙在营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三只小船,卷坏日资厂的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车站的火车。这种奇怪现象,央视纪录片没谈。2)水中折腾。3)进入芦苇丛:8月8日,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一具与传说中的龙特征一致的尸体,腥味远飘,有双角且是鹿角式的杈角,这在动物界罕见,鳞片装了两大筐,死亡前声音如牛叫。

  3、参观龙骨:当时的伪营口第六丨警丨察署将龙骨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盛京时报》派人采访,称为“营川坠龙”等,图文并茂,轰动一时。观者络绎不绝,导致去营口的火车票一时涨价。骨架保存在营口一个师范学校做标本,后因战争时期社会混乱,下落不明。

  4、当代探索:营口市史志办编有《营口龙之谜》一书。2004年底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播出纪录片“破解七十年谜团”,次年播放《龙影遗骨》又探讨(到2008年时重播过9次)。四川电视台拍摄的『辽宁营口的“神秘龙骨架”—视频在线观看』,画面很清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