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
第25节

作者: 司马寻欢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对赵匡胤的影响很大,因为他生在军营长在军营,从记事起就看到过无数的将领是怎么带兵打仗的,精明干练的有,夸夸其谈的有,行侠仗义的有,但纪律严明上下齐心的,没有。所以如何治军如何收复军心,是郭威亲自给赵匡胤上的皇帝培训班的第一课。
  此时的郭威虚心听取将领们的建议,博采众长,制定了先攻河中的策略,五月份就攻下了河中的外城,然后用围困打消耗战的办法与敌对垒,郭威下令各路兵马继续围而不攻,不管手下的将领们如何请战,如何义愤填膺,他都严令三军不得妄动,否则以军法论处。
  就这样,战局陷入了僵持,而对峙双方的心态则正应了《围城》中的那句名言: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来。“其实双方都很痛苦。
  谁先撑不住,谁就先失败。李守贞苦守孤城近,外无来兵救援,内无粮草补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到了七月份,李守贞合伙人赵思绾第一个支撑不住了,举城投降,让李守贞万念俱灰,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敏感的郭威抓住这个时机,下令全力攻城。憋了足足一年的汉军一阵猛攻,赵匡胤拿着武器,第一次站在了战场上。他大展自己从小在军营的练就的一身好武艺,在战场上对叛军毫无留情,勇猛杀敌立下了很多军功。
  城池很快易主,战败后的李守贞携全家自焚而死。这位反复无常的风云人物,历经政权更迭,见惯你争我夺,终于死在叛乱之战中,也算是死得其所。到十二月份,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也被剿灭,三镇叛乱就此平定
  后汉隐帝刘承祐见郭威出征告捷,赏!任命郭威做了邺都留守,官可以给你,但为了我的安全就是不能让你回京城。赵匡胤此时已经小露头角了,但郭威并没有向朝廷推荐他,不是不想重用他,而是出于私心,他想所赵匡胤留在自己身边,好好培养和调教他。
  郭威非常赏识赵匡胤,更重要的是希望将来赵匡胤能为自己所用。赵匡胤毫无怨言,他很清楚当时的局势,能跟在郭威身边,虽然工资开的也不高,官给的也小大,但一定比去京城谋个一官半职要划得来。虽然他并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不是真的对,但他选择的义无反顾。

  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大大小小的战役,赵匡胤都是做为亲兵追随着郭威走在上战场的征途中,他确实学到了很多。
  日期:2019-01-26 09:55:41
  此时的郭威在后汉朝廷中的地位和声望已经是最高的了,乾祐二年,公元949年8月份,郭威班师回京城洛阳,洛阳两京留守王守恩为人贪财好聚敛,又自恃位兼将相,对郭威颇失礼。郭威大怒,当即任命随征的保义节度使白文珂代王守恩为留守。
  其实郭威这是犯了大忌的,大臣的任免只能皇帝自己来,他一个枢密使哪有更换大臣的权力?但事是做了,就像换掉一个小兵一样把首都的市长换了,但后汉朝廷没有追责也没有过问,就这么让白文珂顺顺当当的当上了京城留守。

  这让在郭威身帝的赵匡胤感到朝廷是一个没有章法的朝廷,小皇帝很难驾驭他手下的这帮大臣们,同时他也看到了郭威做事的霸道和果敢。这个优秀的品质,赵匡胤GET到了。
  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初夏。
  柴荣、赵匡胤都在郭威手下当差,干得有声有色,两人逐渐成了郭威的心腹。这天,郭威让人通知他俩还有韩通到自家赴宴。
  三人如约前来,到了留守将军府后院一看,除了郭威,还有监军王峻。王峻和郭威是多年好友,为人深沉,颇具谋略,被郭威倚为臂膀。酒席间闲谈,说到当时的朝政,郭威叹了一口气:“说实话,这老刘家的天下,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我前段时间被朝廷征召,回了一趟京城,看到现在的朝廷已经远远不是先皇刘知远当政时能比的了。
  18岁的小皇帝只顾玩乐,而朝中的大臣们也趁乱发财,尤其是那两个宰相苏逢吉和苏禹珪,。我和杨邠、史弘肇、王章,是先帝指定的辅政大臣,杨邠掌管朝廷机要,我负责在外带兵征伐之事,史弘肇负责京城的守卫,王章主管财政。
  可是这两个宰相,因为我们四人分掌着事情,对他们办事有阻碍,就对我们三个看不过眼。我不在京城眼不见为净,但回到京城就发现他们几个根本没把心思放在辅佐皇帝上,而是争风吃醋争权夺利,互相指责互相埋怨。
  大臣们之间如此争斗,什么事都不能取得统一意见,将来可怎么办啊?!”

  王峻笑了笑说,把这一年多时间来朝中种种骇人听闻的丑事粗略的讲了一下,赵匡胤等人都听得面面相觑,无法想象朝堂上居然已经混乱到如此地步,也不能理解几个托孤大臣之间竟然有如此大的仇怨。
  此时的郭威已经有了强烈的预感,闹到如此地步,朝中定出大事。但愿这个小皇帝能遂一化解。不幸的是,这个小皇帝却是用另一种更加彻底更加极端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老在我面前吵吵啥,惹闹了我,把你们全杀了!之前咱们已经详细戏说过了小皇帝杀大臣的全过程,在这就不重复了。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
  在这一年郭威建立了后周王朝,给赵匡胤开的这个皇帝培训班,郭威又亲自上了一堂结业实习课。课程的名字叫:黄旗加身!
  后来赵匡胤把课程升级了一下叫“黄袍加身“,交了一份80分以上的答卷。
  那这个黄旗加身的MBA课程到底讲的是个什么实操的案例呢?
  欲知后事如何,明天我们一起上课!
  日期:2019-01-27 08:13:04

  《大宋这些人儿》024-皇帝特训班的结业课
  各官看官,惊堂木一拍,听我寻欢为您娓娓道来。
  各位,有没有发现今天的内容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是的。乖乖哟,居然把书名给改了。哈哈,古代皇帝为什么老改年号?特别是很多人说他的这个年号是抄的别人的。天涯的网友好几个都跟我说,你这书名是抄人家《明朝那些事儿》的吧,
  你看:
  《明朝那些事儿》
  《宋朝那些人儿》
  连儿话音都带的是同一个字。如果用白度查一下,原创度只有20%不到,所是严重抄袭。
  我的个天,天涯上,真是人才辈出啊,我表示悔罪。确实是抄人家的。不是我不想改,主要是想借人家的名气和热度,咱也趁机火一把,你说你随便整个鬼都不知道的名字,出版社它不给你出啊。

  所以请允许我花了一番心思之后,改的这书名《大宋这些人儿》
  至于为什么这么改,还有什么考虑?我今天不真不想说。
  等第二部书的开篇,我再来解密。
  好了,惊堂木再那一拍,咱们书接上回。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 这一年不仅对郭威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对中国的历史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是赵匡胤皇帝培训班结业实习的一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