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三代风云录(史上最全的先秦史)》
第9节

作者: 千秋如梦醉
收藏本书TXT下载

  类似的,网络百科也不靠谱,很多东西也是网友东拼西凑发表的。举个例子,百度百科中,关于燧人氏和弇兹氏的编辑就很混乱,实为文献资料和当代出版读物的混编,其中有些东西出自王大有的《三皇五帝时代》等书。
  王大有先生是当代美术家,后开始研究上古历史,对图腾文化和古文字学有所研究,对天文学、考古学亦有心得。在其所著的关于上古历史的考证书籍中,有其独到的见解。然而其著作重民间传说而轻传世文献,多属于推理、猜想和附会,还有主观臆造的东西,重要内容皆不注明出处,其文字更似小说,其中关于伏羲、炎帝、黄帝等的世系年谱更是精确到了生卒年和在位年数,令人匪夷所思,于学术上实难采用。然而在网络上其内容流传甚广,许多历史爱好者以其为真,当引起注意。

  这里,需要做一下声明:中国目前已知的古文化遗址众多,有些遗址的出土文物也能与古书记载的上古时代的社会风貌相对应,例如贾湖遗址出现了刻符,与伏羲造书契的传说相对应;仰韶遗址有绚丽多彩的彩陶文化,与宁封制陶的传说相合;大汶口文化遗址的特点比较符合东夷集团的特色……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考古发现能够证明伏羲、炎帝、黄帝等具体人物的存在,所以,上古时代的历史只能作为传说,而非信史!

  日期:2018-11-16 23:11:36
  第4回 华胥氏履迹产子 伏羲氏画卦治世

  却说燧人之世,有女子住在华胥之渚(今陕西蓝田县华胥镇,镇内有华胥陵,渚,小洲),名华胥氏(这同时也是个氏族名)。一日闲游至雷泽,忽见一巨型足迹,十分奇特,华胥氏深感好奇,便以脚踩之,忽有青虹罩身,许久方散,然后华胥氏就莫名其妙地有了身孕,而且这一孕就是整整十二年。
  十二年后,华胥氏于成纪(今甘肃天水)诞下一子,长得十分英武帅气:人首蛇身(一传牛首龙身),大目,虎鼻,龙唇,龟齿,额头突出,肩膀宽大……长大后身长九尺一寸。此子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的伏羲。
  伏羲出生,言其母而不言其父,恰是当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写照。然而处于封建社会的古人可不这样认为。圣人岂能无父?
  于是,伏羲便有了两个爸爸。

  其一为雷神,因为其母感孕在雷泽,那个脚印就是雷神留下的,雷神长得人首龙身,与伏羲一样。雷泽在哪呢?据说在今山东菏泽东北,即雷夏泽。可是华胥氏家住陕西,山东感孕,甘肃产子,相距遥远,莫不是迁徙缘故?这事儿也说不清楚。
  其二则是燧人氏,这当然是后世附会的。
  为何有二父?其实并不稀奇。一个代表天,说明他是天选之子,有神的意志;一个代表人,说明他是人间帝王,有人的出身。
  实际上,从伏羲开始,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包括商祖契)、周文王(包括周祖后稷)以及汉高祖刘邦,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时都发生了神异事件,所以以后再遇到此类事件,切莫惊奇。
  且说大神伏羲,以风(古作凤)为姓,名方牙(或苍牙),号黄熊氏(一作皇雄氏),有圣人之德,以木德王天下,居于东方,又称木皇、春皇、青帝、苍帝,其德如天,如太阳一样光芒四射,故称太昊,又写作太皞、太皓、大皥。
  不过,传世的先秦典籍中,说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说太昊,将太昊与伏羲看作一人那还是西汉末年的事儿(刘歆《世经》)。古史中,太昊是东方诸部落(东夷)所尊崇的始祖之一,他和伏羲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儿,目前还存有争议。不过,古人多将伏羲、太昊合二为一,言伏羲为名,太昊则为部落名和部落首领称号,姑且从之。
  那么,伏羲为什么叫伏羲呢?因为三种动物。
  金文的“羲”字由“羊”、“我”和“兮”组成,其中,“我”的本义不是自己,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是一种兵器,“兮”,语气词,指拿着兵器挥砍时发出的声音。也就是说,“羲”字就是拿着利器杀羊。
  伏羲又名伏牺,“牺”的古字为“犧”,牛也成了被杀的对象。

  伏羲又名伏戏,“戏”从戈,也是一种兵器。
  至于“伏”字,一人一狗,那是在狩猎,也可以解释为制服和驯服。
  伏羲又名庖牺,“庖”的本义是厨房。
  所以,伏羲,他其实是个厨子。
  只不过,这个厨子比较高级,他是给神做饭的,换个学名,那叫祭祀。
  古代用于祭祀的动物,色纯的叫牺,体全的叫牲,合起来叫牺牲,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牛和羊。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绝非一般人能为之,所以,伏羲二字,恰是伏羲身份地位的体现。
  至于伏羲还写作宓牺、虙戏和包牺,用的则是“伏”和“庖”的通假字。
  史载伏羲天资聪颖,善于观察,受蜘蛛织网的启发,发明渔网,教民渔猎,并驯服牛马、豢养牺牲,引入庖厨,于是受人拥戴为首领。他的辅佐芒氏又发明了罗,用于捕鸟,于是有《网罟之歌》,歌颂天下安定。
  忽有一日,黄河涌动,有异兽跃出河面,形似骆驼,左右生翼,马身龙鳞,高八尺五寸,能够踩于水面而行(水上漂),因如龙似马,故称龙马。其身有图,有黑白之斑共计五十五点,这就是后世所谓“河图”。伏羲观河图而灵感顿生,于是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鸟兽羽毛的纹理与山川水土之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系辞下》),创作八卦,用来比类天下万物,预测阴阳。
  八卦,即乾、坤、离、坎、震、艮、兑、巽,分别表象天、地、火、水、雷、山、泽、风, 一卦三爻,或阴或阳,阴阳变化,可用来解释世间万物。
  同时,八卦的推演和排列应用了二进制算法,相传伏羲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九九算法。
  伏羲,其实还是个数学家。

  八卦,实为上古优秀的哲学创作,绝非是后世所传的算命工具,它的出现使先民智力大开,所以伏羲得称圣人,亦有天皇、羲皇之称。
  除八卦外,伏羲还在天文历法方面有所建树。
  古人记时与确定季节,日月星是重要参考。月亮和星辰都在夜晚出没,白天就只剩下了一个太阳。起初,人们直接观测太阳,以太阳所在位置来粗略确定时间,后来,人们发现,地上的影子则比直接观测太阳更加准确和方便(省眼),于是有了立竿测影,即在平地上竖一根直木,以其影子的方向来确定时间,后来演化出圭表,表,即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圭,即平放于正南正北方向标有刻度的平板。正午时刻,以圭表所测日影长度能确定季节和制定节令。圭表之后,则有日晷。日晷为一圆盘,叫做晷面,其上标有刻度,圆盘中心有一指针,叫做晷针,亦称表。日晷向阳斜放,通过观测晷针的影子方向可测得时刻。圭表不知起于何时,而伏羲时传说已有日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